摘要:牦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因此,深入分析牦牛病毒性腹泻的具体流行特点,掌握该种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和病理学变化,然后采取对症措施进行防控,提高防控质量。该文分析了牦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控措施。
关键词:牦牛病毒性腹泻;传播途径;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0.083
0 引言
牦牛病毒性腹泻又被称为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它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它是一种单链的RNA病毒,病毒粒子外观成球形。临床上受病毒感染的牛会表现出多种临床症状,如腹泻胃肠炎、消化道黏膜糜烂、繁殖障碍、出血综合症。牦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在世界各地的牛养殖主产区广泛流行,呈现世界性分布,会严重影响到牦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给牛养殖产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牛病毒性腹泻可感染的动物种类较多,该种病毒的致病机理较为复杂,因此该种疾病已成为世界各地畜牧兽医领域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
1 流行特点
自然条件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只会感染牛,任何品种和年龄的牛都会感染该种疾病。人工感染条件下其他牲畜如猪、羊也可感染该种病毒。猪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后,临床症状和猪瘟十分相似,而羊感染该种病毒后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在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被感染的羊成为养殖场的主要传染源。患病牛带毒牛是该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源,患病牛可持续性的向外排毒,在病死牛的脾脏、血液、骨髓、肠淋巴结等组织和呼吸道中存在大量病毒。健康牛通过与患病牛直接接触,间接接触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口腔傳播感染,也可通过交配进行传播。母牛和犊牛间主要通过胎盘垂直感染。在青海省高原地区牦牛病毒性腹泻呈现地方流行和散发流行,任何年龄的牛都可以感染各种病毒,其中6~18月龄的肿瘤感染该种病毒后临床症状最为明显。冬春季节是该种疾病的爆发流行高发季节。进入冬春季节后,由于养殖户将牛群集中养殖,整个养殖场相对较为封闭,使得养殖场呈现爆发流行,犊牛的发病率可高达25%,病死率高达90%~100%。成年牛感染该种病毒后,通常不会表现出特征的临床症状或者表现出轻微的临床症状,常成为隐性感染者,成为养殖场的主要传染源。
2 临床症状
自然条件下该种病毒的潜伏期为1周左右,人工感染潜伏期在2~3d,临床上根据牛日龄的不同,主要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犊牛感染各种病毒后,常呈现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的特征。患病牛体温升高到41℃左右,持续2~3d后,精神状态变差,食欲下降,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剧烈咳嗽。随后出现水样腹泻,在粪便中夹杂大量肠黏膜和血块,口腔黏膜糜烂坏死,口腔粘膜糜烂,表面还可发现有灰白色的坏死上皮组织附着,从口腔中流出大量的泡沫状唾液、鼻镜干燥、鼻镜龟裂[1]。慢性型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感染。妊娠母牛感染该种病毒后,可经胎盘将病毒传播给新生犊牛,犊牛出生后,表现为突然发病,症状较为严重的身体严重脱水消瘦,白细胞显著下降,采食欲望下降,流泪,口腔黏膜糜烂性坏死,在发病4~5d后死亡。个别成年牛感染该种病毒后呈现慢性性经过,患病牛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腹泻,主要为先急后重,发病后期在粪便中能够发现大量血块和肠黏膜组织。病情严重之后患病牛脱水严重,体重减轻。
3 病理学变化
病死牛解剖后,肉眼可看到鼻镜、齿龈、舌头、软腭、硬腭、咽喉等黏膜表面会出现形态不一,形状不规则的浅烂斑。鼻腔内蓄积很多黄色的胶冻样渗出物,气管黏膜表面附着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肺脏出血严重,肺脏水肿明显,将肿大的肺脏横切后,切面呈现干酪样。病死牛的食道黏膜呈现糜烂性坏死,瘤胃粘膜部分出现水肿,充血和糜烂,皱胃呈现炎性水肿和糜烂,肠壁水肿,显著增厚。小肠呈现急性卡他性炎症病变。空肠和回肠表面存在很多点状和斑块状出血,粘膜呈现片状脱落[2]。盲肠和大结肠末端存在条纹状出血,淋巴结水肿明显。
4 实验室诊断
采集到的病料先进行细菌学检查,并不会发现被染色的致病菌在培养基上也没有出现生长情况。将采集到的病变脏器组织,经过适当粉碎处理后接种到牛肾细胞中,在细胞中培养3代后,细胞没有出现病变,然后选择使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荧光抗体进行荧光检测,可发现存在特异性的荧光病变。常用的血清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综合实验充值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其中综合抗体实验检测确信更高,具有很好的重复性,但由于处在免疫耐受的牛不容易产生牛病毒性腹泻抗体,检测出的血清很容易呈现阴性,造成漏检。在进行琼脂扩散试验中,如果检测出的病料有60%呈现阳性反应[3],即可对病情作出确诊。
5 防治
目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引起的牛病毒性腹泻还没有特效药物,临床上主要采用收敛止泻,清肠补液的原则进行对症治疗。主要首选药物为次碳酸铋片、磺胺脒片,每头牛使用30g和40g,一次口服,磺胺脉片每天使用2次,首次用药加倍,连续使用5d。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病牛,可以选择使用丁胺卡那霉素300万国际单位、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300mL,维生素C注射液10mL,30%的安钠咖注射液10mL,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1次/d,连续使用3d。同时在整个牛群的饮用水中添加98%的盐酸吗啉胍粉剂,添加量为100g/100L饮用水连续使用1周,采用上述综合措施进行治疗,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为有效防范牦牛群中再次出现该种疾病,应防止感染牛群中持续发病,避免牛群之间垂直感染。因此需要加强牛群的检疫检验,及时清理牛群中的隐性感染牛,对未发生的犊牛养殖场进行分开圈养加强饲养管理并全场消毒,养殖场应始终坚持自繁自育、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妊娠母牛在分娩前要确保饲料营养价值全面,犊牛出生后应及时注射抗生素和口服抗生素,接种牛病毒性腹泻弱毒疫苗,提高对该种疾病的抵抗能力。在养殖场内除养殖牦牛外,禁止养殖其他动物,禁止健康牦牛和患病牦牛直接接触。同时当地兽医人员还应该深入基层开展广泛性的卫生宣传工作。让广大牦牛养殖户能够充分认识到牦牛病毒性腹泻造成的危害以及具体的流行特点,强化养殖户思想教育,引起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重视。还应为养殖户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方案,并保证养殖户能严格执行,提高该种疾病的防疫意识,便被动防疫为主动防疫。
6 结束语
牦牛病毒性腹泻是牛养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疫病。在发病初期,由于牦牛的特征性,临床症状较少,不容易被发现,不容易被诊断,该种疾病的致死率不高,常不能引起饲养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而各个养殖场由于缺乏对该种疾病的有效检测,没有制定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导致牦牛病毒性腹泻的感染范围日益扩大。需要当地畜牧兽医人员和动物防疫部门,加强对基层地区养殖户关于牛病毒性腹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关于该种疾病的预防意识,同时还严格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大政方针,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该种疾病的发生。当地畜牧兽医人员也需要加强科学研究,研究出更加快捷安全,简便灵敏准确的检测方法,以便及时确诊,及时采用药物进行治疗,降低损失。
参考文献
[1]窦小波.一例奶牛病毒性腹泻的治疗[J].北方牧业,2006(21):22.
[2]张玉柱,王德弟.牛病毒性腹泻的治疗分析及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24):186.
[3]陈其芳,孙晓林.牛病毒性腹泻症状诊断及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4(13):80.
作者简介:华丹扎西(1988-),男,蒙古族,青海人,大专,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