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文首先分析了育雏期蛋鸡的生理特征,然后重点介绍了育雏期蛋鸡如何从饲养管理方面来避免蛋鸡患病,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蛋鸡养殖;饲养管理;鸡舍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0.033
0 引言
多数蛋鸡养殖户在疾病预防方面,多注重通过使用药物来避免蛋鸡发生疾病,对正当、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缺乏足够的认识。在500d养殖中,蛋鸡在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3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方法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措施对蛋鸡疾病预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蛋鸡未来的生产效益。蛋鸡疾病的预防需要从日常饲养管理入手,同时注重品种、生物安全,对蛋鸡疾病预防饲养管理措施进行论述。
1 生理特征
育雏期蛋鸡饲养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且育雏期蛋鸡的生理特殊性也较为突出,具体表现:蛋鸡体温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尤其是刚出壳的蛋鸡,身体娇嫩、身体缺少丰满的羽毛保护,价值蛋鸡的大脑调节功能不成熟,缺少自主调节体温的能力,若外界温差过大,极易引发呼吸道疾病或者其他疾病;育雏期蛋鸡的生长发育速度相对较快,且新陈代谢旺盛,在饲养方面,需要充分满足蛋鸡的营养需求,合理配置高蛋白、高营养、高能量的饲料,若营养供给不足,必然会导致蛋鸡的抵抗力下降,增加蛋鸡的患病几率;育雏期蛋鸡的胃部容积相对较小,消化系统不成熟,容易出现各种肠道不适应症;育雏期蛋鸡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其免疫力极差;育雏期蛋鸡的敏感性相对较强,若饲料中存在有毒物质或者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都会导致育雏期蛋鸡出现应激状态,进而引发病理性反应[1-2]
2 饲养管理
根据育雏期蛋鸡的生理特征,在蛋鸡饲养中要采取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
2.1 进雏准备
进雏前,需准备好各种器具、常用药物,鸡舍内要彻底清洗、消毒,鸡舍温度需符合蛋鸡生长需求,在进雏前28d需封闭鸡舍,并落实好基础的生物安全措施。育雏期蛋鸡的养殖、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为突出的工作,养殖管理工作人员务必要秉承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针对鸡舍内出现的各种异常,要尽快采取措施解决[3]。因此,对于大型养殖场,挑选的鸡舍养殖管理人员务必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且有突出的责任心。
2.2 温度、通风
温度、通风的控制是避免鸡舍内发生疾病的基本条件,尤其是育雏期,正确的通风不仅关系蛋鸡的体型发育、抗病能力,同时还关系蛋鸡是否能正常成活。在养殖管理中,需控制好鸡舍的温度,需定期检查蛋鸡背部、垫料、饮水的温度,鸡舍内垫料的温度应控制在27℃左右,在实际养殖管理中,应根据“蛋鸡”的情况调整,而不是根据“温度计”的数值进行调整。蛋鸡正式进鸡舍前1d,鸡舍温度应调整至35℃左右,蛋鸡进鸡舍后根据蛋鸡的体质情况、反应来调整温度,若蛋鸡的精神不振或者体质较差,应将鸡舍内温度调高1~2℃[4]。
在蛋鸡养殖管理中,应重点考虑4方面温度控制及2方面的通风控制。即“空气温度控制在30℃左右、地面温度控制在29℃左右、饮水温度控制在29℃左右、鸡舍内风速不得大于0.15m/s、鸡舍内需要有空气流动”。饮水温度控制是首要任务,其次分别为地面、空气、体感温度[5]。
2.3 饮水
鸡舍内进雏后,让蛋鸡稍作休息就可添置饮水,通常在蛋鸡进入鸡舍3h后再放置饲料。一方面,育雏期蛋鸡先饮水可帮助蛋鸡有效吸收营养物质;另一方面鸡舍内温度相对较高,水分蒸发量较大,需尽早饮水维持蛋鸡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同时可起到缓解应激反应的作用。
部分养殖户在育雏期蛋鸡饮水温度控制方面有错误的认知,认为育雏期蛋鸡最好饮用温水。事实上,在育雏期蛋鸡进鸡舍前3d,最好让其饮用温度27℃的凉开水,水中可加入一定量的葡萄糖(3%),但是葡糖糖的饮用时间需要加以控制,进而避免蛋鸡出现糊肛现象。为提高蛋鸡的疾病免疫能力,在蛋鸡进鸡舍5d内,应让蛋鸡持续服用抗菌药、电解多维[6]。
2.4 湿度
绝大多数蛋鸡养殖户在养殖管理中都注重“温度调节”,忽视了鸡舍内的湿度调节,但湿度调节对于蛋鸡健康生长有极为突出的影响。在低湿度条件下,因鸡舍中空气粉尘较多,且温度相对较高,蛋鸡就容易出现脱水、呼吸道疾病、异物性支气管炎;在高湿度条件下,会给真菌、细菌、病毒的繁殖创造条件,引发霉菌病、球虫病等。建议养殖户根据地区的天气条件、空气湿度,通过洒水、通风等措施调节鸡舍内温度。
2.5 饲喂
饲喂应秉承“少量多次”的原则,根据不同的蛋鸡品种及饲料喂养要求,配置营养均衡的饲料,尤其是在蛋鸡进鸡舍7~30d内,务必要根据蛋鸡的体质对饲料进行调整,以确保蛋鸡形成良好的疾病免疫系统,构建起良好的骨架,让其快速达到标准体重,进而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生率。7日龄的蛋鸡应每24h喂养6~9次,随后根据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少喂养次数。
2.6 免疫
免疫是避免疾病的直接手段,合理的免疫程度对于确保蛋鸡的健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应根据地区近年发生的流行疫病确定适宜鸡舍的免疫方法。在育雏期,免疫的次数相对较多,蛋鸡的应激反应相对特殊,要求养殖户在免疫中,要做到“轻拿轻放”,尽量避免蛋鸡出现应激反应。以点眼、滴鼻等方式免疫的过程中,应控制药液的垂直高度,控制在1.8cm左右让药液垂直滴下,注射免疫应注意扎针是否准确,切忌边扎针边注射,建议在蛋鸡颈部皮下1/3处用手捏起蛋鸡皮肤然后开始注射药液,免疫用针头应该定期消毒,注射中要注意摇匀药液,避免注射量不均匀导致抗体无法正常产生。
2.7 日常强化
平日要以“消毒为先、喂养为辅”。消毒应落实多级隔离消毒制度,外部环境需要每日例行1次消毒,带鸡消毒应每2d进行1次,管道冲刷应每天进行1次,达到为鸡群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目的。若缺少良好的消毒环境,消毒效果难以保障,病菌有可能在鸡舍中滋生,鸡舍进出入员应例行进行消毒,以避免外来病菌进入雞舍。另外,在日常喂养中,可适当增加益生菌,既往研究证明,益生菌能促进蛋鸡机体消化酶的分泌、调节蛋鸡消化道微生态环境、提高蛋鸡机体免疫力,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蛋鸡的生产质量。
3 结束语
蛋鸡疾病的防控要遵循蛋鸡的生长规律,重点抓育雏期温度控制以及喂养控制,通过洒水、通风等措施调控鸡舍内的湿度,为蛋鸡成长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以确保蛋鸡能形成良好的免疫能力,在日常养殖中要注重消毒制度的落实,同时可适当喂养一定量益生菌,以达到提高蛋鸡生产质量,提高蛋鸡免疫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纪家玉.盐城地区蛋鸡高效饲养关键技术集成[J].山东畜牧兽医,2019,40(10):18-21.
[2]赵所辉.试论蛋鸡疾病预防的饲养管理对策[J].吉林畜牧兽医,2019,40(10):37.
[3]刘长海.蛋鸡热应激的营养调控及饲养管理[J].现代畜牧科技,2019(10):35-36.
[4]侍忠明.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J].养殖与饲料,2019(9):45-47.
[5]熊金荣.浅谈蛋鸡的饲养管理[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3):124.
[6]康恺,李光辉,孙晨雨,等.高温饲养条件下蛋鸡卵巢组织的差异mRNAs筛选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0):106-109.
作者简介:朱洪庆(1971-),男,本科,站长,研究方向:畜禽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