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危机干预与教育中同行

2019-09-10 12:59:38刘玲玲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4期
关键词:危机考试班主任

刘玲玲

摘要:危机干预时下里常见于心理问题,它是运用相关技术或调动某种关联事物,或运用某种技术激发个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一种行为。本文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呈现了一种不一样的教育---危机干预。让我们感到危机干预之于教育不可或缺。文章采取个案分析方法,叙述了两则故事,在学生成长的非常时期,运用心理学技术进行适度干预,帮助学生度过情绪危机、情感危机。从而彰显教育的人文关怀,让阳光照进学生脆弱的心灵

关键词:危机干预 教育

危机干预时下里常见于心理问题,它是运用相关技术或调动某种关联事物,或运用某种技术激发个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一种行为。后来较多地应用在社会问题、甚至外交问题上。在人们的眼中,危机干预似乎与教育关联不大。但亲历其中,才让我感到危机干预之于教育不可或缺。

因为我的专业,时常接触到一些特别的人和事。那一天下午,我正在备课,忽然接到同事电话:“快来,这里要起火了!”等我匆匆赶到,“火”已经烧起来,小幸同学正在与班主任在办公室对峙,“什么宏志生!上绩不听课,成绩一落千丈,还不服管教!”“家里面父母辛辛苦苦为你打拼,你却在课堂里走来走去,破坏课堂纪律!”……面对班主任的怒吼,小幸同学却没示弱,看他高昴的头,还有他眼里的愤怒与眼泪,以及那紧紧攥着的拳头,我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我决定将男一号带离现场,再来了解事情的原委。

在我的办公室里,小幸颤抖着,哭泣着,我没有说话,只是让他的手放在了我的手心里,安静地听他哭泣,听他低喃。很久一会,他渐渐平静下来了,我能感到我手心里他的手不再颤抖,于是我开始寻问事情的原委,但他已经无法完整地叙述了,并且有点前言不搭后语,我再问他一些生活中饮食起居的事,他居然也说着说着就跑题了。情况超出了我的意料,我停止了问话,给他泡了杯茶让他慢慢喝着,自己出来到了他的班主任办公室。班主任向我诉说这孩子最近的“恶行”,上课老师们反映他不在自己座位上坐着,而是一节课一节课地在教室后面走来走去,影响老师教学,考试不填答题卡,成绩由位居年级前列一落到倒数十几名。在老师眼里,他就是因为不认真导致成绩剧烈下滑。我将班主任拉到一边说情况可能有点复杂,原因也可能不像我们眼前看到的这样,这孩子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应该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我需要见他的家长。

在我的一再要求下,家长终于来了,一对憨厚的农民夫妻。我耐心地给家长谈现在的高考制度下允许休学,允许复读,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孩子的健康比学业更重要,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谈一个家庭的幸福感想,我的观点得到了家长的部分认同,他们答应利用周末带孩子看病。于是我将医院地址与联系方式告诉家长,静待消息。

过了几天,孩子的父亲一个人来了。从他一进门就一直低着的脑袋,我意识到了自己曾经的判断是正确的。良久,他的父亲开始叙述看病的过程,医生对孩子进行问诊后当即留住院,诊断结果为精神分裂前兆。我吓出一身冷汗,当时如果不是自己的果断与坚持,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接下来,孩子接受了医院的药物治疗,而我则继续进行心理辅导,通过读书、游戏、日记、劳动等方式完成孩子的家庭作业。我默默地祈祷孩子未来的人生平平安安,也真心希望盼望子女成龙成凤的家长能够理性一些,但生活总是事与愿违。

今年夏季,我又遭遇了这么一件事。这是一场重要的考试,但是在第二场考试清查人数时发现了一个学生未到。消息传来,场外老师们紧急行动,联系考生电话关机。多方联系未果,直到限制进入考场的铃声响起。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埋怨,考前的良好祝愿泡汤,同时泡汤的还有100%通过的愿景。老师们的埋怨不无道理,辛辛苦苦努力了三个月,到了最后检验成果的时候忽然出现的意外,让所有人的希望破灭。为了不让事态漫延,学校决定进行危机干预,于是我再次成为了干预大使。

从收集的信息来看形势不太乐观。学生状况有:成绩中不溜秋,行动缺少自制力,经常上课睡觉,不愿与他人交流,酷爱玩电游,有过通宵玩的记录。家庭背景同样不容乐观,父母离异,父亲在外打工,平时不管孩子,经常流露出对孩子失望。负责监管的母亲经济状况差,缺少对孩子的掌控力,并且母子俩的沟通有障碍,经孩子常一言不合就往外跑,拖都拖不住,连续几天不回家,母亲无可奈何。

干预小组由家长、年级组长、班主任、驻班老师和我组成。我们与孩子的母亲约定到可能出现的地方寻找,半小时后接到他母亲的电话,透露了一个信息,邻居发现他家有一双鞋,孩子可能在家。于是我们的决定前往学生家里。十几分钟车程,我们到达目的地。房子是孩子的母亲租赁来的,环境很恶劣,是一栋自造楼房,老旧棚户区,楼道斑驳,让我们悬着的心更加紧张,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还有可能有不良社会关系的影响。

我们的到来让小顺同学很惊诧,但也只是抬了一下眼便无表情,两只眼睛睡眼惺忪,爱搭不理。信息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对自我无所期待的孩子惯常的表现,而他的神情中也表现出害怕、胆怯与缺少安全感。按照事先的分工,我们在按部就班,而我则在内心坚定了我的干预原则:如何唤起他對生活的信心,唤起他对自我的期待。我们的沟通按部就班,经了解孩子不参加考试是因为没有带准考证而被门卫拒绝入内,站在校门口等了一会就回家了,没有求助也没有争取。在年级长与驻班老师询问过后,我轻轻地拉着孩子的手,用疼惜的眼光看着他一如我自己的孩子,我轻轻的问:“孩子,遇到困难为什么不求助呵?我们大人都经常会遇到困难,都会需要求助,何况你是孩子”。我没有责备,也有意地避开了他的自卑,而是用一个常见的求助技术问题,他有些释然,明显地放松警戒,眨巴着眼睛望着我。“以后遇见类似的事情,一定要学会求助”。接着我试探地问他对这事怎么看,他说不知道。信息表明,他对事情的后果没有想过,与之前了解的他多次提出退学要求联系来看,他对自己没有期待,我需要唤起他的意识,我说“听说你平时都不怎么努力,但成绩还行,说明你很聪明,现在是检验高中阶段的学习成果的时候,放弃非常可惜,你愿意做补救吗?”他有些意外,高兴地点点头。我说我们来就是来帮助你的,会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补考,但他必须参加后面的考试,他表示同意。于是我们决定带他回学校,危机干预初级目标达成。接下来的两天,我亲自负责他的吃饭问题,牵着他的手去食堂,给他打饭、端汤,关注与关爱,让他内心冷漠的坚冰渐渐消融,他的脸上有了一丝笑容。和同学们一起复习,减少了脱群的失落。后来的考试他坚持了下来,也顺利地通过了考试。这是危机干预的中期阶段目标,消除了眼前的考试压力,同时通过应对考试让他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信心。

危机干预让我对教育有了自己真正的见解,每一次接到任务时有些担忧,有些茫然,但是每一次的经历都在激发我对教育、对人性更多的思考……教育有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危机干预则会让我们接触到人性中最柔软、最无助的部分,从中施展教育的力量。危机干预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怀,彰显的是教育的人文本质,愿危机干预与教育同行。

参考文献:

[1]张佩珍.价值观教育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2001(6):42-43.

[2]余如英.构建校园危机干预体系——以某中学校园危机事件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0):15-16.

猜你喜欢
危机考试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夸夸我的班主任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英语文摘(2019年4期)2019-06-24 03:46:08
停电“危机”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中学科技(2017年5期)2017-06-07 13:01:01
班主任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44
“危机”中的自信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35
你考试焦虑吗?
中学科技(2015年6期)2015-08-08 05:35:38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41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