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的太阳与内敛的珍珠

2019-09-10 07:22:44韩春霞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光芒珍珠岗位

韩春霞

太阳,光芒四射,一旦跃出地平线,便被万人瞩目。我们很容易发现那些光芒耀眼的学生,那么又该如何让这些光芒传递能量,福泽万物?而不是让他的光辉覆盖一切美丽、让其他事物為之形色黯然呢?珍珠,柔润精致,虽然也熠熠生辉,却容易被埋于沙土不为人知。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寻找到这些小小的珍珠、并且将它镶嵌在合适的位置?

在我教的班里有这样两个可爱的小男孩,他们年纪虽小,但却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个性差异——陈xx,他头脑灵活,反应极快,语言丰富,善于表现和表达,但是他很难倾听别人的发言,在我的课上,陈同学自开学以来似乎有霸占课堂的趋势,总是在我提出问题的两秒钟之内,他给出的答案早已脱口而出,几乎没有给其他同学留下任何思考和表达的余地;冯xx,他不善言辞,不喜说笑,不能很好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但是,他回答问题的准确率相当高,尤其是针对一些疑难、有深度的问题,他的理解能力和课外知识丰富的优势更加凸显出来,更重要的是能够坚持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很有主见,这一点难能可贵。

总体来说,这两个孩子的思考和表达能力都比较出色,但一个张扬,一个内敛。一个似小小的太阳,他的光芒遮住了其他同学;一个似深藏的珍珠,有着巨大潜力可以开发。很明显,如果从教育心理学上来看,前者在认知上属于冲动型学习者,后者属于沉思型学习者;前者在思考时倾向于不假思索就迅速给出答案,比较容易犯一些低级错误,这种认知风格可能影响了他的实际水平;后者往往考虑的方面比较多,体现出来的特点就是反应稍慢,但错误极少;从教学策略上来看,前者需要引导深入思考,需要适度的“静”,后者需要鼓励张扬个性,需要适度的“动”。根据他们的特点,我为他们制定了一个特殊的岗位:小小评价员。职责是充当老师的助手,协助完成教学工作,关注课堂动态,对同学们的发言及表现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总结。这个岗位对于陈xx来说,更多的是对他的一种约束,帮他更多地学习倾听,多思考;对于冯xx来说,我期待的是一种挖掘和鼓励,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帮助他学习表达、学习评价,利用已有优势纵深发展。有了这个想法以后,在课间时候我找到了他们。陈xx听完以后,本来就很大的眼睛瞪得特别圆,小脸一本正经的,像小鸡啄米一样连连点头,并且还主动给我出主意“老师,我有印章,谁说得好我就给谁盖章!”“老师,我家有好多书,我可以拿过来给他们看看”“老师,我保证完成任务!”……得到了他的热烈回应,我似乎感觉到了成功就在眼前。当我找到冯xx的时候,他有了不同的表现。我觉得自己已经表达得很有情绪、很具鼓动性了,但开始的时候我竟然感到了他的一丝迟疑,最后被我说服的时候,也只是腼腆地一笑。你瞧,这两个孩子的特点在这一件事情上就表现出了这么大的差异。

在计划推进的过程中,确实取得了一些效果,陈xx学习更加积极,热情,冯xx更加关注和融入课堂,对与课程相关的课外知识保持强烈兴趣。但是在活动不久以后,也发生了这样一些现象:在课上,当其他同学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论是对是错,陈xx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瞪圆眼睛,然后大声说“不”,就算是很浅显、很明确的正确答案,他也会绞尽脑汁努力推翻,这种否定,无疑是想“展示”自己,凸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这个岗位让他生出了一种傲气。再如,当我实施“扬长计划”的时候,学生们的反应特别强烈,既好奇又期盼。我从喧闹的反应中突然获得这样一种讯息:为什么他能当评价员?为什么不是我?本来应该是大家的课堂,却成为一个人的舞台,这是不公平的,不公平的就很难是合理的。通过这些反应,我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疏漏,小小评价员这个岗位有特殊性,几乎是量身定制的,我开始的初衷就是想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结果造成这个活动过于简单独立,将大部分个体排除在外,忽视了其他学生获得成长的机会。

经过半年的实验和思考以后,我决定将“试验田”扩大,努力将全体学生纳入到整个扬长计划中来。我不再仅仅设置评价员这一个岗位,而是将班级所有学生的成长进行归类,尽量用“特点”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力争让评价更加公正、公平、全面,将机会尽可能多的平均发放给每一个人。这个被整改以后的活动计划第一步就是“以一带一”,即主评价员暂时一正一副,以新带旧,实现新旧更替,评价员的产生,最后由平日获得小奖章数量的多少来决定;第二步找出班级中所有孩子相似或独特的特征进行归类分组,比如在进行知识类的教学时,就会按照画画、写字、运动、朗读、唱歌等不同类别再分设特长评价员,在不同时段和内容发挥评价作用;在进行操作类教学时,就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分设相关任务角色,如管理员、操作员、观察员、汇报员、统计员等,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特长领取任务,驱动成长。大约一个月为一个轮换周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再次进行任务更换调整,进行尝试或巩固。

回顾这个计划实施的过程,最初我只是想为这两个特点突出的孩子提供平台,但现在已经形成了全班进行的一项活动,由一个评价员,到班里的“五大员”、“五大将”,仿佛全面开花。平台多了,孩子尝试的机会多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多了,扬长教育的管理模式在我的课堂上已经初露端倪。新的计划正在实施当中,也许成功,也许仍会有很多错误和困难不断出现,还需等待时日以观后效。总之,无论是太阳还是珍珠,无论是砾石还是水滴,他们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但有的需要引导,有的需要挖掘,有的需要培养,有的需要等待。一种合适的方法,就是一个成长的平台,无论有没有光芒,都能让他听见掌声,看见未来。

猜你喜欢
光芒珍珠岗位
“小珍珠”
光芒
光芒
心声歌刊(2021年5期)2021-12-21 06:33:28
为了喝到珍珠
幽默大师(2020年5期)2020-06-22 08:19:30
“种”珍珠真神奇
绿珍珠城(上)
那些追光的人,终将身披光芒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我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