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星
摘要: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交通出行变得十分便利,运动的热情便随之降低。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益健康。对处于身体成长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迫于学习的压力,小学高段学生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文化知识上;部分体育老师在课程安排上也不够严谨,将体育课变为“游戏时间”,对于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和运动习惯养成皆存在不利影响。在小学阶段利用体育课教授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培养体育精神两方面,对于体育老师的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高段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培养
目前,不仅是高段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水平都相对较低。首先是孩子们在家庭中受到的运动教育不足,导致没有形成运动的习惯,身体素质较差。同时也为体育教育从业者敲响警钟,在体育教学上不够严谨,存在严重的问题。体育课程的教学,不仅是带学生们锻炼身体,更重要的还在于传授正确的体育运动方法,避免在锻炼时受到伤害;培养学习体育精神,坚持正确的运动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只有亲自体验,才能达到了解进而产生兴趣。就像是体育课程,如果是在教室里,拿着体育教材和器材對学生们讲解,很难提起大家的兴趣;体育课的趣味性,就体现在对于各项运动的尝试。但也不能就此否认讲解的作用,在体育技能教授的同时,言语提醒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高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重,想要尝试各种运动项目。教师正好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器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开展不同种类的体育运动教学。教师在体育课上不是教练,要将学生的某项体育水平提高到何种程度,而是作为一个引导者,教授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有怎样的运动技巧,引起学生继续练习的兴趣。
一般的体育老师传授知识停留在运动技巧层面,如果想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妨添加一些有趣的内容。比如在学习乒乓球的时候,可以向同学们讲述乒乓球的历史发展、国内国际赛事及比赛规则,以及在我国有着怎样的地位;也可以在技巧学习结束之后申请一节室内课,带领孩子们一起欣赏运动选手的比赛;当乒乓球的练习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在班级内组织乒乓球比赛,都可以调动学生们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培养竞技体育的精神。学生们了解到某一个运动的背景知识,就会产生好奇,对于即将学习的新的体育项目也会保持好奇。
在课程形式上也需要进行创新。比如学习足球时,讲到足球的发展历史,我国古代的蹴鞠也是现在足球的原型之一,老师可以制作道具,还原蹴鞠的样子,对蹴鞠的相关规则也做延伸。体育老师授课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们走近体育,热爱运动,了解到运动世界的丰富多彩。
二、加强技能的讲解,引导归纳总结
高段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已经有了提高,为个人的发展考虑,体育不能只停留在某项运动的学习上,这个时候可以加强系统教育,按体育的不同种类讲解通用知识。对于运动技巧的教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理解这项运动,另一方面是防止在运动中受伤。比如在讲解立定跳远的时候,先讲解基本动作,讲解动作时要求学生保护好自己,并且能够关注身体的协调掌握要领,选取学生做示范,指出动作的易错点,再进行集体训练。知识的扩充上可以加上三级跳的技巧和规则,引导学生对同类型运动进行对比总结相同的技巧。
运动技能不止包括运动本身,还要加上知识和安全两方面技能。小学高段学生的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群体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点,以教育的基本规律为主线,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因为高端学生已经具备了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应加以引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运动理论和技能。
三、树立体育精神,培养运动习惯
现阶段不仅是小学生,整个社会对于体育运动的观念都不强烈。毛主席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早已不为人知,这对国民身体素质百害而无一利。小学正是习惯养成阶段,如果正确引导也许会形成新的运动风气。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只要与学习无关的活动都可以不参与。很多教师也是如此,所以小学高段的体育课上课率极低,基本上主科老师会占课加课。实际上这对小学生的身体发展是有害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放松身心,对于身高、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益处。再者,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文化知识过硬,再更要求体育、道德方面过硬。
除此之外,体育教师们可以在学校的支持下举办运动会或者趣味运动会,制定奖励措施并呼吁学生参与。既培养个人的竞技体育精神,又可以营造团结协作的校园氛围。让学生们在竞技中收获荣誉,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增强对运动的兴趣。
小结:
当前的小学高段体育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作为体育教师从教学内容、技能培养、精神锻炼三个角度出发,改变当前体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从长远考虑,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与学校和其他任课老师沟通协调,保证体育课的正常上课。在学校学习体育,就是学习运动的技巧,引导学生在业余时间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魄;同时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树立运动精神,“永不言败,永不放弃”。学校不应将学生的体育能力局限在达标测评,而是给予学生健康成长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董婷婷. 5-6年级小学生体育学业成就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聊城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