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森
摘 要:近年来,人们的综合素养不断提高,社会各方对基础教育中有关身体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重视程度。全国新课改背景下,各大教育体系将“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作为新时代的主要教学理念。而教育事业更要立足长远,为学生的一生考虑。体育教学是教育部门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良好的体魄才可以更加专注的投身于学习和事业中。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教学贯穿了学生的整个求学生涯,从学生进入幼儿园开始,教育者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教学活动。而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是到了研究生都要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本文将试论体育教学对话的特性和策略,通过体育活动思想教育,锻炼学生的坚毅品格;通过因材施教,使学生发展符合个人素质;通过兴趣教育,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学鼓励,充分的考虑学生内心活动。
关键词:体育教学;对话特征;因材施教;综合素质
引言:体育素质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它不像基础学科具有思维逻辑、语言思考等思想层面较为深奥的思考,体育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上,学生在体育素质教学中学习对于一些体育器械的使用,同时体育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实现共赢最好的教育活动。类似于篮球、足球、排球、接力跑等多人体育项目,其需要参与的学生互相配合、相互信任才可以取得较好的结果。同时,体育素质教育也为国家筛选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运动员,让很大一部分热衷于体育活动,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体育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维护健康体魄的意识,只有良好的身体才可以全身心的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才可以做出一番事业。
1.体育活动思想教育
体育教学对话通过体育活动思想教育,锻炼学生的坚毅品格。体育活动思想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体育活动意识,体育活动的场所大都是在室外,无论是南方北方都存在一定的艰苦因素,体育活动思想教育就是让学生对条件的艰苦理解。近年来,虽然部分高校开设了室内体育馆,但考虑到人数和成本问题,室外体育活动仍是体育教学的重点场所。所以体育教育者要考虑到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心理,现在教育体系中的学生都是家里爱惜的对象,每一位学生都是每一个家庭的重点,由于家庭成员的溺爱,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于条件的选择标准过高,对于条件的接受能力过低,简单来说,学生不喜欢“吃苦”。所以教育者要将这一问题充分考虑,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观念,让学生不要因为怕吃苦,懒等原因抵触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思想教育就是要保证每一位学生在思想对体育活动产生认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肯想肯干”的中国传统精神。
2.因材施教
体育教学对话通过因材施教,使学生发展符合个人素质。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就是现代教育充分的考虑到个体差异性,针对每一位不同的学生,都有属于其自己的天赋和缺陷,而体育教学更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师资水平还没有完全统一,教育水平根据城市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特以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为例,我国大学生体育课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允许每一位在校生选择自己喜欢、感兴趣、擅长的体育种类选报体育课,体育课种类也很多,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健美操、游泳等体育专项课。满足每一位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不同选择。同时,在考核活动中增加了很多因素,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将考核成绩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按照百分制计入总成绩中,对于体育能力较差、在体育专项课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笔试提高自己的考核成绩,让每一位同学都不会因为自己的短板而丧失自信,或者“闻体色变”的情况发生。因材施教,不仅要根据每一位同学的体育才能不同而转变教学方式,还要考虑到学生是否具有体育天赋,人无完人,教育体系仍然存在一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需求。
3.兴趣教育
体育教学对话通过兴趣教育,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兴趣教育也是新时代教育的新名词,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老师,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体育素质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一般是从“小”开始,普遍是从学生幼儿园时期或者小学时期开始针对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男孩子大都接受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女孩子大都接受跳绳、游泳、田径等。对于早期的兴趣培养,大都是针对个体擅长的领域进行培养,一则是学生在该项体育活动中存在天赋,接受与学习会比其他人容易;二则是具有天赋的学生更容易做出成绩,激发自己对于该项体育运动的喜爱。兴趣培养是兴趣教学的先驱阶段,只有学生将体育运动持之以恒的进行下去,才算是兴趣教学的成功。而如何维护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才是兴趣教学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体育教育者在体育活动增加一系列可以充分让学生体验到乐趣的体育活动,类似于竞赛。举办篮球賽、足球赛等赛事,让学生在竞技中体会到乐趣,从而提高兴趣,在学生与体育活动中建立坚实的桥梁。兴趣教育的核心就是让体育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充分的享受,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
4.教学鼓励
体育教学对话通过教学鼓励,充分的考虑学生内心活动。体育教学鼓励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内心需求,主要人群是幼儿园和小学生,根据其心理特定,学生在年龄低下的时候受教育者的影响最大,学生会跟随教育者的喜好,同时对于教育者的鼓励与批评也看得至关重要,教育者对学生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关乎到学生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在刚接触体育活动时,由于对体育活动的不了解,动作不够熟练,或者是接触时间等一些原因,学生彼此之间会存在一些小竞争,这时候就要求体育教育者对学习能力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对学习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给予鼓励,安慰他们。教育者的安慰是学生重拾自信的关键,鼓励教学最重要的就是避免学生因为各种其他原因而对学习体育活动产生抗拒心理。当然鼓励教学也要考虑到实际情况,要言行有度,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对体育教学充满热情。
结束语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人民出行变得越来越便利。居住环境里有电梯;出行环境里有出租车、公交车;人民为了追求快节奏,参与走路、跑步等身体机械运动的机会与时间越来越少。医疗体系也提出“亚健康”这种新名词,事实上我国“亚健康”人群数量正在逐年增长。这一切都警醒着社会大众提高对于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尤其是教育体系中,从小龄学生入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事业的积极性,争取早日实现全民运动,减少“亚健康”人群。体育教学环境是轻松的、随意的,师生关系也相当的融洽,学生可以在体育课堂上放松自己,释放压力,缓解心情,随后更好的走入课堂,提高学习效率。总而言之,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和社会大众都存在必要性,学生与社会大众都要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事业中。
参考文献
[1]佚名. 基于职业素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 8(21):144-144.
[2]邹峰. 高校体育教学“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及教学策略阐释[J]. 长江丛刊, 2018(6).
[3]练贤军. 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初探[J]. 中华少年, 2018(8):28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