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美玲
摘 要:一直以来,学校和家长都非常重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但是依然有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主体性。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编成故事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故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故事教学法;有效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故事教学法,能够将数学的基本原理融入在故事中,通过趣味化的故事情节、活灵活现的故事人物来进行展示,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兴趣,跟随着故事中的主人翁在数学世界中进行探索。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故事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获取数学知识。
一、讲述趣味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来对数学知识进行展示,使学生无法对数学的原理、公式和定义进行理解,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为学生讲述趣味化的故事,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从而以轻松的心态走入数学教学中。
例如,在学习《有趣的图形》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图形进行认识,并对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进行了解,我为学生讲了一个与图形相关的小故事:“从前有一个正方形,它觉得自己的样子四四方方的不好看,有一天它看见天上的太阳很好看,就许愿说想变成和太阳一样的形状,第二天,它变成了一个圆形。它觉得自己非常漂亮,但是当它抬头的时候,又看到了小朋友脖子上带着的红领巾很好看,它又许愿说,我想要变得和红领巾一样,于是它又变成了一个三角形。”在听故事的时候,学生觉得非常有趣、好玩,从另一个方面对数学进行了认识和学习。
二、运用数学故事,阐述数学原理
很多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提不起兴趣,是因为他们认为数学中的原理太过于抽象,他们无法对其进行理解,更无法在实际问题中进行使用,因此对数学学习存在恐惧心理。教师可以将数学原理融入在数学故事中,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对数学知识进行认知,实现更快地理解和吸收。
例如,在学习《除法》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于除法的基本原理都不清楚,在计算过程中还需要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影响了学生对乘法的应用。因此我为学生讲了一个有关乘法的小故事,让学生与我共同走入乘法世界中:“从前,在一座大大的城堡里,有5个小公主。国王非常宠爱公主,每次都会带回来很多东西给公主们。有一次,国王带了10个项链想要分给公主,但是不知道怎么樣才能实现平均分配。因此他让公主轮流去拿项链,最后发现,每个公主都拥有了两个项链。国王心里想:这样分配真是太麻烦了,如果我带回来100个苹果可怎么分配啊,如果有一种数学能够计算出来就好了。国王的大臣发明了除法,用礼品的数量除以5,就能够得到每个公主得到的礼品数,国王再也不用担心了。”在故事里,学生对数学基本原理进行了掌握,也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结合生活故事,解决实际问题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与数学息息相关,但是学生没有找到其中的联系,也不会使用数学化的语言来进行表述,因此在应用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发现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对故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帮助故事中的人物解决难题,化身成为生活中的“小小数学家”,实现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故事中实现对加减法的透彻应用和掌握,我从网络上为学生搜索了故事资源,为学生找到了生活中的小故事——“超市中的谜团”。超市老板非常迷糊,总是算不对物品的价格,因此需要“小小数学家”的帮忙。超市老板遇到了难题,有一位顾客买了两瓶可乐,每瓶可乐3元,三根火腿肠,每根火腿肠1元。经过小小数学家的帮忙,老板算出了物品的价格是9元。在听故事的时候,学生的大脑一直处于运转中,积极分析超市老板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老板得出正确的数目。通过讲述生活化的故事,教师能够从广阔的生活资源中获取对数学教学有帮助的内容,将其转换为趣味化的小故事,也使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总之,数学故事的教育方法是一种适应新课改形式的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数学课堂的枯燥无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小学生数学课堂上的“好朋友”。但运用这种教育模式对教师能力的考验度较高,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认真地理解教材,做好充分的准备,使数学故事紧扣当堂课的数学原理,完成教学目标,适当安排时间,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明白数学故事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旨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一定要回归数学课堂中心。
参考文献:
[1]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临钢小学教育集团 崔红. 谈故事对小学数学的影响[N]. 发展导报,2019-06-28(017).
[2]赵凌峰.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19(17):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