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林
摘 要:目前有一种被大家公认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这一模式,有它的可贵之处,大家可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集思广益,师生互动,民主集中,课堂活跃,效果较好。
关键词:教学;探究;方法
在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上,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我针对我的教学班学生的学情,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来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以史导论,让学生认识到“论从史出”
以史导论,首先是老师展示史料,再根据史料设计出相应的问题,这样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结论从历史资料中得出的,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和能力。由老师提供的史料构成了问题性情景,这正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研读史料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其阅读,分析,归纳,运用材料能力的过程,这些正是课标对探究式学习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在复习时,我根据课本选择了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材料,反应粮食产量上升变化的数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的材料,粮食减产,吃饭要粮票的史料,根据课标和探究式学习的需要设计了如下问题。
1,粮食产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它采用了哪一经营方式?
2,全国粮食产量下降的主题原因是什么?
3,你从这两个材料中会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第一问,学生能较快解答,第二问学生阅读与归纳后也能回答,第三问的历史结论建立在史料和第一,二问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研讨:,最终得出结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就如同一个人的鞋与脚的关系,脚的大小决定鞋的大小需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是体现了这一客观规律。
上述探究过程是在"规定情景”中进行l,再加上老师及时给予明确的指导,效率是很高的。这种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到论从史出的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二,老师提供史料,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探究式学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需要养成问为什么的习惯,同时养成尊重他人提出问题的习惯,我具体做法是,老师提供素材学生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请其他同学作答提问的同学对答案评判,答案不一致时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讨答案。在复习三次科技革命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以下材料即三次科技革命成就图片,三次科技革命后各国经济发展的数据材料,环境污染,核武器,核泄漏,网吧等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根据我提供的资料,由学生设计问题。学生提问的热情非常高。大部分学生能提出诸如这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有何影响?等基础问题。这些简单的问题由学生作答,也有学生提出了它以什么为动力,以什么为原料?这次科技革命有何特点?等稍难点的题。这一类题由小组讨论后作答,还有同学提出科技革命有什么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哪些消极影响?这些难度较大的题,则由师生共同讨论完善答案。这一教学方法,是师生一起在具体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的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问题的习惯,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课标对探究式学习的要求。
三,课堂小辩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能力
选择课程标准的重难点问题,举行小小的辩论会,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辩论基本流程是,确定辩题→确定选手→选定辩题→阅读材料,找到于己有利的论据→正反双方正式辩论。在教授《美国南北战争》时,我根据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这一重难点,设计了一场课堂辩论,请南北双方代表从自己的利益角度考虑,就美国西部地区应实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还是实行种植园奴隶制,进行一个简短的辨论。辩论起来才理直气壮,有理有据,富有说服力。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对资料的阅读与分析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在辩论过程中对已方观点和理由的表述,能培养学生构建论据的能力,进行正确的逻辑思维推理和判断能力,同时敏捷地抓住对方漏洞进行反击,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应辩能力。这些做法,正是课标对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要求。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很多。但由于不同的学生的学情是不相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不能生搬硬套,同样的方法,适应一批学生却不一定适应另一批学生。因而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还有许多問题需要我们去演讲,去解决。尽量让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能更全面,更有实效。在实战中掌握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朴春花;;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兴趣的一般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25期.
[2]杨桦;探究式学习的教学实践体会[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