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2019-09-10 07:22李明超
高教学刊 2019年22期

李明超

摘  要: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实现,关系到教育成功的实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在中医院校,可以将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展现学校优势,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将中医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形成一种创新式的体验教育。文章将两者有效的结合,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主要目标,力求在中医文化的根基之上寻求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

关键词:中医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验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2-0150-03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method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realization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he realization of teaching effect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success is a very important proposition. In the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can be integrated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o form an innovative experience education.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two effectively. To cultivate virtue is th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The main goal i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we try to find new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odern universities.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s; experiential education

一、中医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结合,对于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于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劳动以及社会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独具内涵且具备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结晶,是中华医者尊重自然、传承革新、勤奋治学的结果。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中醫文化根植于中国五千年文化之上,其特征和精神依托于中国传统的发展,同时又促进传统文化的丰富。中医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现实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传承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类院校作为中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中医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应将中医学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阴阳五行学说”、“情感疗法”、“治未病”、“扶正祛邪”、“望闻问切”等思想与治疗方法均可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启发与借鉴。

二、中医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一)“以人为本”与“以学生为本”相融合

底蕴深厚的中医文化“以人为本”为基础,在数千年发展中,逐渐形成“以人为本”的科学理论体系,展现了中医文化中人文精神和对个人生命、人类命运的充分关注和高度关怀。而中医之中的“以人文本”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学生为中心”思想是相契合,“以学生中心”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和管理工作,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将“灌输式教学”、“填鸭式教学”向体验式教学和对话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转变,与时俱进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在秉承中医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向将会更清晰,工作目标将会更明确,而工作效果也将更明显。“治大国如烹小鲜”,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亦要有如此态度,思想政治教育这道大餐,既要营养健康,又要新鲜美味。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就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本”为核心,提高“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以人文本”与 “以学生为中心”深深印刻在每名教师的心中,将中医文化有机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使文化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辨证论治”与防范处理舆情事件相结合

辨证论治是中医疾病的基本原则,具体分为辩证和论治两大方面,在中医理论上和临床应用上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辨证论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四诊,即:望、闻、问、切,将“四诊”与防范舆情事件相结合,寻求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是十分关键的。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望”关注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对学生整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事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其次,我们可以通过“闻”了解事件的舆论和社会评价,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叙述摸清整个事件的脉络,对舆情的影响程度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再次通过 “问”,问学生、问教师、问家长以及周边因素对事件的评价和意见,对舆情事件进行一个性质的判定;最后通过 “切”提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解决方案。四诊运用可以帮助学校在处理舆情事件上更全面、更深入、更准确的掌控局面,通过步骤的解析、措施的合理安排,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引导,及时有效地消除隐患,更好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切实承担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责任。

(三)“治未病”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治未病”思想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思想,也体现了中医思想中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个人的尊重。人类医学的本质特性是人文精神的关怀。国际国内形势时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也给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带来复杂影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任务新课题。特别是社会压力的增大,学生受挫能力的下降,部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承担着课程理论的教学也承担着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责任。如何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重要,及时的、准确的以动态眼光关注到学生健康问题亦十分重要。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更要防患于未然,倾听学生心声,探讨人生感悟,掌握特殊学生的思想动态,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前到不良问题发生之前。针对学生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与实际困难,深入了解,统筹安排,及时解决,在工作中渗透“治未病”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四)“五行学说”与班级管理相结合

中医五行是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在中医方面的运用。五行学说是古人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五种物质具备五种属性:木有发育、拓展之性;火有热烈、发散之性;土有孕育、收获之性;金有稳固、坚实之性;水有滋润、涵养之性。这五种属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引导”的意思。引申为具有组织、稳固、坚实等特性,在班级管理中代表由上至下,分层级组织的育人模式。“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在班级管理中代表能够发挥主渠道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的“第一课堂”教育模式。“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涵养的特性,在班级管理中代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班级文化环境。“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拓展的状态,在班级管理中代表以服务校园、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实践活动。“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快速发散的特性。在班级管理中代表具有时效性、互动性、开放性和先锋性特点的网络思政育人平台。五行学说为中医哲学思想五行理论在医学上的应用,是中医基础学术理论。将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不再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局限于课堂上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而是创新思路,积极整合中医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源,共同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

三、中医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育观念的应用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意义深远,其中所包含的阴阳平衡、五行学说、辨证论治的思想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現实的指导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文化的特色,发挥专业优势,实现教学理念的更新。首先,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医的《大医精诚》论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精,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第二是诚,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有“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在古人眼里,治国与治病的道理是相通的,故有:“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医者仁心,仁者爱人”的说法,而这一核心价值完全可以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可以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职业道德、人身价值、人生理想相结合,从这个角度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科学引导,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教学的应用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与中医的辩证思维和整体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将中医这一诊疗理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融合,可以加深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深入理解,提高运用哲学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讲授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可以运用中医思维里的“阴阳调和”、“五行相生相克”理念去解读,帮助学生对辩证法加强认知和理解。同时,整体观念和辩证思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也可以提升到学生的个人品德养成和人生职业规划,引导学生以整体观念去看待人生中面临的挫折和困难,正确认识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意义,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三)实践育人的应用

将中医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之中,组织教师实践教学,组织学生义诊,让学生走进社区、乡镇等不同场景,走进帮扶贫困家庭,走进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实践交际展示、实践研究运用,扶老助孤、帮助弱小,为老人幼儿服务、为小区建设服务,主动参与社会服务。帮助师生走出校门、深入实际,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世界,不断丰富教学科研素材,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体现课程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

四、中医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效果

(一)民族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

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医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医文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联系,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确保学深学透、入脑入心。坚持因人施教原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规律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学,使每一名青年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大的收获与感悟。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中医文化思想博大精深,针对每一名青年学生志趣、性格、能力等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学习实效。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进一步发展

进一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人生发展阶段和认知水平的关系、与学生素质和身心发展的关系,提高“三进”工作的科学性。探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学科教学的实现方式、途径,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主要学科,将中医文化有机融入,循循善诱,潜移默化,从各方面为学生筑牢人生坚实基础。定期组织交流研讨,总结并推广优秀课题研究成果、课程设计开发成果。通过组织特色教育,覆盖大学生的不同学段、不同课程,确保教育教学充分体现。根据大学生特点,充分利用團课、党课等教育形式,科学设计、安排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实践教育。将中医文化与德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以实践和活动为桥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融入到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中,与专题教育活动、相关学科课程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形成“三进”合力。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进一步发展

“以人为本”和“仁者爱人”中医理念与高校教师队伍紧密结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师德师风建设上进行高标准要求。教师立德首先要树立责任意识,它是教师工作的强大动力和思想基础。当教师道德认识内化为责任意识,责任意识外化为责任行为,就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供深厚的基础。教师的专业精神是师德的支撑,教师专业精神的内涵包括:认识教师从事的是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国家未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要的事业,具有以敬业和为人类及其文明发展奉献自己为特征的专业精神。师德的核心是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教师没有“道”,就不可能爱学生;不“传道授业”,也就无所谓解惑。教师只有注重自身“道”上的修养,才能真正做到“德高为师”。将“以人为本”和“仁者爱人”中医理念作为引领,教师能够以优秀的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风气,效果明显。进一步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水平,有效地锤炼和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设计和方式策略上创新

注重思想引领方法上的创新,使引领的方式多样和灵活。将理论学习同趣味活动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中医专业特色,举办中医论坛、中医经典故事、方歌朗诵会、中医药养生文化节、术语书写大赛、中药文化展、技能大赛等大型学术文化活动,着眼于“熏陶”,注重“感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让青年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发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让思想升华同体验实践相统一。学生通过中医辩证思维,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还促进了专业课成绩的上升;通过了解中国传统中医文化,提升学生的内涵修养,陶冶情操,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文化自信同爱国爱家相一致。引入本土特色家乡文化、优秀历史人文积淀、红色革命传统文化等对青少年进行熏陶渐染,以文化育人,由喜爱乡土文化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打造绽放传统文化色彩的独特社会实践教育。

五、结束语

中医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中医文化的育人功能,不断探索和发挥中医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面的指导作用,注重总结中医文化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方面的有效资源,深入开展体验式教育,推进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深入挖掘通识课和专业课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切实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以“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历史担当,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挖掘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和育人功能,讲好中国故事,增添民族自信。

参考文献:

[1]刘佳,王素丹.中医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03):238-239.

[2]张洪雷,张宗明.结合中医药文化 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4):95-98.

[3]李佳俐,张雪玲.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4):1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