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代帝王相比,康熙喜欢身体力行、学习研究。他曾在北京城内的“丰泽园之侧,治田数畦”,《康熙几暇格物编》之《御稻米》篇中记载:有一年的六月下旬,水稻刚刚出穗,康熙沿着田埂察看,忽然见一株稻穗比别的都高,且谷粒结实饱满。本来这片稻田种的稻种,要到9月才能成熟。现在,这一株稻子提前60余天,在6月就熟了。
于是,康熙把它作为种子加以收藏,到第二年试种,观察是否早熟。果然试种的这批水稻又在6月成熟了,比一般的水稻早两三个月成熟。
此后,康熙开始广泛试种,终于培育出了早熟新稻种,取名“御稻米”。史载,这种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
康熙还把水稻推广移植到长城以北,并倡导在南方推广双季稻。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数百位皇帝里无人能出其右。康熙的子孙,雍正、乾隆对农业生产也很重视。每逢春耕開始,都会在“丰泽园”的小试验田里举行“籍田”仪式,亲自扶犁示范,以示重农。
(摘自《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