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然
摘要:工作倦怠本身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倦怠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从个人因素来说,已有研究多是选择以人格特质的某一方面来研究。本研究引入完整的人格理论模型———大五人格模型,从大五人格五个维度入手,研究不同的人格特质对工作倦怠不同维度有何影响,归类整理大五人格与工作倦怠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深入探究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梳理工作倦怠的理论体系,为相关工作作出指导。
关键词:大五人格;工作倦怠;人格理论
1.1神经质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葛平(2005)对幼儿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中发现幼儿教师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对情绪衰竭的预测贡献率最大;曾垂凯、时勘(2007)采用了大五人格量表和工作倦怠量表对某企业的职工进行测试,得出结论: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是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的有效预测因子;这与刘永等人(2014)在中学教师工作倦怠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中以及杜飞等人(2017)在团队认同对保险营销员人格与工作倦怠关系的跨层调节作用研究中得出的结论都相同。刘红敏(2012)等人在对山东省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工作倦怠与大五人格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神经质对情感耗竭的预测作用达到显著性水平,同时,神经质对个性化的预测作用也达到显著性水平。
国外的研究结论也基本相同。很早的研究就表明,神经质是与职业压力相关的最著名的个性特征,在学者中爭议最小(Chen and Spector,1991;Jex and Spector,1996)。Gholipour等人(2011)在伊朗医院中进行的关于大五人格与工作倦怠的研究中也得出结论,神经质对工作倦怠有显著正面影响;与Dargah和Estalkhbijari(2013)对工人调查研究关于大五人格与工作倦怠关系中所得出的结论以及Malik(2017)在大五人格特征对特殊教育员工工作倦怠的影响的研究中所证明的结果都相同。
1.2外倾性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曾垂凯、时勘(2007)认为开放性对工作倦怠的预测作用未能达到显著水平;周丽等(2011)则认为外倾对职业效能感低落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这与杜飞(2017)等人的研究结论相同;左丽(2012)在对急诊科护士工作倦怠与大五人格特征的调查分析中结论表明,外倾性与情绪耗竭负相关,与去人格化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降低正相关,这也与郭庆(2015)的研究结论相同;刘敏红(2012)等人结论表明外倾性工作倦怠产生负向的预测作用,因此认为那些经常感到忧伤、情绪容易波动、幸福感降低、不善社交、抱有敌意,为人多疑,喜欢为了利益和信念而斗争的护理人员容易发生工作倦怠。
国外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外倾性通常被视为工作倦怠的核心因素(Maslach and Jackson,1981;Wright and Cropanzano,1998)。2007年,Kim等人利用五大人格模型对酒店业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外倾性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这与以往很多人的研究都相同(Alarcon,2009;Costa,&McCrae,1992;Bono,&Judge,2003)。此后,在Gholipour(2011)、Malik(2017)等人的研究中也得到了同样的证实。
1.3开放性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曾垂凯、时勘(2007)同样认为开放性对工作倦怠的预测作用未能达到显著水平;而王昊(2015)等人研究表明,开放性显著负向预测成就感丧失;郭庆(2015)研究则认为,开放性负向预测非人性化,正向预测个人成就感;杜飞(2017)等人也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他们研究发现保险营销员的开放性与热情枯竭不相关,与工作倦怠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维度均负相关。研究结论的不同可能是由于所选样本的不同而导致的。
国外学者不同的样本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以前的研究中,开放性和工作倦怠之间没有发现显著的关系(Alarcon等人,2009;Costa,&McCrae,1992;Piedmont,1993)。Malik(2017)在特殊教育员工中得出的结论认为开放性对工作倦怠具有显著影响,这也与与Dargah和Estalkhbijari(2013)的研究结论相同。
1.4责任感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葛平(2005)研究认为,责任感对职业效能感低落的决定系数最大;曾垂凯、时勘(2007)研究表明,责任感是玩世不恭和职业效能感低落的有效预测因子;周丽等(2011)进一步证明了责任感对玩世不恭和职业效能感低落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郭庆(2015)认为,责任意识负向预测非人性化,正向预测个人成就感;杜飞等(2017)得出结论,责任心与工作倦怠的热情枯竭负相关,与工作倦怠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维度同样负相关;
国外研究中,有部分研究认为责任感与工作倦怠无显著关系(Alarcon等人,2009;Costa,& McCrae,1992),但大多研究认为责任心与工作倦怠的正相关。责任心与职业效能之间的联系比任何其他人格结构都更容易理解。Gholipour(2011)也证明了正相关关系,他认为,更多的责任心会导致更多的倦怠;是因为高度的责任心不允许一个人对他的工作漠不关心,所以更容易受到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的影响。
1.5宜人性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曾垂凯、时勘(2007)认为宜人性是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职业效能感低落的有效预测因子;郭庆(2015)研究表明,宜人性负向预测情绪衰竭,负向预测非人性化,正向预测个人成就感;杜飞等(2017)则认为宜人性显著正向预测热情枯竭,显著负向预测成就感低落。各研究学者对宜人性的研究结论差异较大,但除了样本原因并未对此多做出解释和讨论。
国外研究很少对具体维度进行分析。Gholipour(2011)研究结论则证明宜人性与低成就感呈显著负相关;Dargah和Estalkhbijari(2013)认为宜人性与工作倦怠之间存在显著负面关系;Malik(2017)的研究也再一次证明了认为宜人性与工作倦怠存在显著关系。
结语
大五人格对工作倦怠的主效应也很显著,不同维度的人格特征对工作倦怠的不同维度有一定的直接影响,这表明人格特征也是影响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大五人格与工作倦怠间各维度相互影响效应不同,探究各维度之间的关系,深入梳理各维度之间的影响机制,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指导,值得我们参考与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