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录韦 周永燕
摘要:分析了新课改的各种理念,提出应用“头脑风暴法”拓展思维的观点。同时详细介绍了“头脑风暴法”的起源以及在生物教学中各方面的应用。实践证明,它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符合新课改的理念要求 。
关键词:头脑风暴法;生物学;教学
一、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头脑风暴法”介绍。
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提出了“探究学习法”。“探究学习法”中 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头脑风暴法”,较能有效培养学习者的发散性思维。
头脑风暴法 (Brain storming)的发明者是现代创造学的创始 人,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 ,他于1938年提出 ,简称“BS法”。“BS”原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短时间的思维紊乱现象,病人会产生大量的胡思乱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头脑风暴法 ”,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产生灵感 ,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探索学习人类已经认识了的知识 ,用以讨论性问题、心理感受性问题 、争议性较大的问题等 ,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巩固所学知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头脑风暴法”有助 于打破学习者的习惯性思维,变换角度,开拓视野,使人的创造力得到更充分地发挥。
三、“头脑风暴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古语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综合各人的智慧,各种难题容易迎刃而解。以下列举一些“头脑风暴法”具体应用的例子。
1.教学中可用于归纳小结、例子、事实、想法、感受和学习方法交流等。
案例一:有丝分裂图与减数分裂图辨析。
有关细胞分裂图辨析,既是重点,也是教学难点。设计该议题的 目的在于: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去发现,通过学生自己归纳小结 ,能有效加深他们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在学生讨论的过程 中 ,也能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知识缺陷,并填补知识漏洞。经小组长代表 汇报,教师归纳整理,发现学生们能从多个角度去理解细胞分裂图 ,例如:有些组用文字归纳比较,也有个别小组能图文并茂,思路清晰,并在多媒体展台上展示。分析不同的时期细胞图差异时,有从整个细胞出发,明确各自特征;也有从某部分考虑(如:后期细胞图,学生从细胞的一極分析特点,也有从染色体奇偶数 考虑)。
案例二:你所知道的生物多样性的药用价值 。
该议题设计的目的:让学生能走进生活,能更切合实际地理解物种多样性的价值,并能在潜意识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由于学生来源于不同地方,不同家庭环境,也各有不同的治病经历。在学生的脑海 里也积累了一些有关药材的药理知识,该议题既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令本节教学内容更充实 。
2.应用于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挖掘和开展新课题。
研究性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既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社会和环境的意识 ,使他们树立了关注生活、社会、环境的意识 ,树立了S意识,培养了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从选题、定题 、开题 、组织、策划、开展、撰写报告等系列活动中,利用“头脑风暴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合作分析,解决各种难题 。
3.应用于实验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利用“头脑风暴法 ”,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 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 。
绝大部分高中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空 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我把部分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利用课前小组自定时间讨论,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实验拓展,分别从材料、器具、操作步骤及其他方面的应用等 ,归纳为同一课题、多个方向。通过分工,任务落实到个人;实验结束后,小组中各 人汇报实验结果,由小组长汇总,上交;对含创意的部分,教师给予表扬及肯定,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并能培养学生以团队合作精神。例如:
实验一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①探究植物种子中的化学成分;②探究番石榴更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③探究几种植物种子含脂肪量的比较;④探究双缩脲试剂能否代替斐林试剂;⑧探究配制双缩脲试剂及斐林试剂时,改变加入NaOH和CuSO的顺序 。
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①探究不同的培养方法(如:细水、粗沙、泥土、湿纸巾、水浸等)培养蒜(洋葱或葱均可)对其根的生长情况;②探究不同的处理(如:置于冰箱普通冷藏室内数小时、用奈乙酸浸泡过、用生长素浸泡过等)对蒜长根的影响;⑧探究剪取根尖的时间和部位不同,所观察的细胞分裂情况;④探究容 易把根尖细胞分散的方法;⑤探究用亚甲基蓝溶液培养的根尖,直接用观察有丝分裂 。
四、“头脑风暴法”的特点。
1.讨论环境宽松,容易打破僵局。
在讨论法教学中最困难的是:开始时教师如何诱导学生踊跃发言。“头脑风暴法”由于是小组中进行的,因此绝大多数学生能很快从各自的侧面进入讨论的氛围。
2.材料新颖,知识更新迅速。
使用此法排除以往讨论法中常因知识结构上的欠缺而“卡壳”,学生讨论的内容往往是该课题最新颖的部分 。
3.协作互补,资料成果共享对于知识本身的过程是互相补充 的,使认识趋于较全面,对于新资料和其他组的评议,全体学生都会给予极大的关注 。
五、效果。
“头脑风暴法”有利于创建学生的最佳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爱学、会学、善学。“头脑风暴法”创设了课堂现场自由轻松、相互激励的氛围,不仅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体系网络,提高了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使他们积累了知识创新的经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动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使他们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此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志红,《基于脑科学的中学生物学有效教学研究》;
[2]胡传红,《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科学的生活观念教育》;
[3]王殿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利用“最近发展区”》;
[4]韩仁帮,《浅谈生物学教学中导语的设计》,生物学教学;
[5]刘小楠,《模拟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生物学教学;
[6]储旭芳,《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中学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