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文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堪称典范的。特别是文章中的语言,既规范又精美,更是中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范本。那么,面对一篇文章,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品味语言的方法呢?
一、高屋建瓴览文章,由此入彼品语言
要品味一篇文章的语言,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体裁、感情、风格等跟语言千丝万缕的关系,指导学生从这些关系上入手来品味语言,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从文章的体裁与语言的关系上来品味语言的特征
文章的体裁和文章的语言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记叙文的语言力求形象生动,议论文的语言要求严密精炼,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通俗,诗歌的语言更要凝炼而富有韵律,把握了这些文体跟语言的一般关系,对品味语言是大有裨益的。
A、每月一千八百万的军费,四百万的政费,作什么用的呀,“军政当局”呀?——《“友邦惊诧”论》
B、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米。—— 《中国石拱桥》
C、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台称。——《故乡》
A、B、C三句都使用了不少的数量词,但各句里的数量词的语言特色却不尽相同。A句所在文章的体裁是议论文,这些数量词严密有力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庞大势力。B句所在的文章是说明文,这些数量词准确地介绍了卢沟桥的规模。C句所在的文章是记叙文,这些数量词形象具体地刻画了闰土生活的困顿和精神的麻木。
2.从文章的感情基调与语言的关系来品味语言的色彩
文章的感情基调与语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作者的喜怒哀乐等感情,反映在语言上也自然会形成明快、犀利、冷峻、幽默等特色。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所写,全文虽只80余字,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都萦绕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哀愁,因此,在品味“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语言特色时,只有指导学生把握悲凉的基调上,才能更好地品味句子用广袤的时空对“吾两人”,以大衬小,不言孤苦之情,而其情自现,语言极显冷峻之色。
3.从创作风格与语言的关系上来品味语言的特色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作者,大都是古今中外成名的作家,他们在创作上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品味他们文章中的语言特色跟他们的创作风格联系起来考虑,往往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统一的关系。鲁迅在小说的创作上,他多采用白描手法,用极精炼的笔墨写景状物,勾勒形象;还用“画眼睛”“勾灵魂”的方法来集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这这种创作风格,自然要求用简洁、洗练、生动、峭拔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知道这种关系后,指导学生品味《孔乙己》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的语言特色,就可以联系鲁迅善于用“画眼睛”“勾灵魂”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来考虑,这句区区17个字,却极其丰富生动地表现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语言显得洗练、生动、传神。而朱自清先生的叙事散文,创作上多取材于一已之生活,事件平淡而富真情,在反映平凡的生活琐事上,作者喜用质朴的语言娓娓道来,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他的《背影》就是很好的例子,文章写父子车站分别的平凡事件,来表现父子之间的浓浓深情,但像“关心”“爱护”“感激”一类的抽象现成字眼,却一个都没有,作者用如叙家常的朴实语言来表现最质朴的人伦之情,使文章的语言成为典范。
二、立足语境作比较,加减调换品语味
要品味一个词,一个句子的特色,绝不能离开它们所处的具体语境来考虑。要品出它们所在语境中的味道,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运用这些方法。
1.用“加一加”的方法去品味语言的品位感
“加一加”,即是在文中增加字、句、段、标点等,使之与原文发生变化,形成比較来品味语言的方法。我们熟知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如果加上一个“吹”字,使之变成“春风又吹绿江南岸”,两句意思一样,前一句虽只用一个“绿”字,但“吹绿”之意尽显,语言显得精当,洗练。下一句加多一个“吹”字,反觉啰嗦、拖沓,失去了语言的品位。
2.用“减一减”的方法来品味语言的真切感
“减一减”,即是在文中删减字、句、段、标点等,使之与原文发生变化,形成比较来品味语言的方法。《故乡》中闰土有这样的一段话:“‘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 如果我们把这句话中的三个省略号去掉,语意基本不变,但是,句子就不能表现出麻木的闰土说话竟似梦呓般断断续续,有了这三个省略号,句子极其传神地把闰土的说话特点刻画出来,让人有如闻其声的感觉。
3.用“调一调”的方法来品味语言的和谐感
“调一调”, 即采用调动原文的词序、句序、段序等,使之与原文发生变化,形成比较来品味语言的方法。《论雷峰塔倒掉》中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掩映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我们可以把个别句序调一调,把它变成: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我没有亲见,听说而已。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掩映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我以为,并不见佳。”调整后的句意与原句无异,但语言的和谐感上就有明显的差异了,原句“……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并不见佳,我以为。”这样的句式主要突出“我”前面的“听说”和“不见佳”。进而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雷峰塔倒掉的兴奋和向来对雷峰塔的厌恶之情,语句显得匀称、和谐。调整后的句子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4.用“换一换”的方法来品味语言的韵味感
“换一换”, 即是在文中变换字、句、段、标点等,使之与原文发生变化,形成比较来品味语言的方法。朱自清的《春》中有一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如果把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就缺少了语言的韵味,“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比“叫” 丰富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