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新媒介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思考

2019-09-10 07:22:44徐月嫦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27期
关键词:媒介班级家长

徐月嫦

阅读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新媒介是信息技术支持教学的有效手段。研究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新媒介的参与干预下的变化,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新媒介,泛指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模式、理念、硬软件等可应用于教与学场景的实体或虚拟媒体、介质。比如微信班群、纳米盒语文学习APP、金太阳多媒体教学光盘、混合式学习模式等。新媒介参与学生课内外、校内外的阅读学习过程,能帮助学生培养阅读习惯,提升学生认知与思维水平,协助达成语文教学目的,学生整体学习能力也在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为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笔者以本人任班主任及语文教师的班级为参考对象,班级中的小李同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三年的教学实践研究。整个研究实践过程,充分应用了新媒介,经过前期的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设计、实施相关教学设计。对班级及个案进行访谈、追踪、个性化梯度作业布置、多种评价手段收集过程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历年语文期末考试阅读题得分结构数据的收集,进行《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中划分的阅读能力单项对比,分析此次的案例研究是否达到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

经验总结、对比、分析,研究对象的阅读能力在新媒介应用干预下,提高有显著差异性。实践中发现,新媒介应用促进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美国学者Gardner指出:人至少有語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和自然探索等八种智能。《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中明确指明小学生三年级在阅读能力发展方面,理解、综合、概括、应用等阅读能力的子部分要达到何种的水平。从小李同学的平时作业、阳光课堂的阅读理解完成情况及各个学期的期末水平检测中阅读题的得分,再结合班级的相关平均情况对比,可以看到,阅读能力个体各项发展的不均衡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小学阶段是阅读能力全面发展的可塑时期。小李同学的爱好体现了运动、空间、自然探索等智能。他的阅读子能力比如理解、复述等能力的表现,体现了他的阅读能力在班中层次较高,这归功于坚持应用新媒介强化阅读,提升了阅读能力。依据研究发现,提出了将新媒介应用教育形式引向深广的策略。

第一,顶层设计,政策驱动。教育决策层正确认识当下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趋势,拓展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路。阅读能力不等于书面应试能力,阅读包括一切促进学生理解、分析、行动、生活、创新等行为和能力发展的信息输入形式,读后感、口头表达、人际交往、集体生活、比赛创作等都是应用新媒介的平台,常规教学、教研比赛等,管理层可搭建更多活动平台。

第二,合作学习,深度体验。应用新媒介,依据最近发展区的现代教育理论,根据孩子的个人特点、特长将具有共同阅读能力水平、阅读兴趣倾向的学生组成线上学习小组,角色分工,家长参与,以学校活动、比赛任务、个性发展(长中短期阶段目标)为各自规划目标,这样才能在互动中激发灵感,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促进新媒介应用向深层次发展。

第三,媒介应用,面向全体。目前,新媒介的课外应用主要限于少数有前瞻意识的家长和少数学生中开展,新媒介应用的普及化可以借鉴国内外阅读教育的先进经验,有条件的家庭、班级等可将精选的新媒介资源用QQ群、微信群分享,定期交流新的资源,甚至走出家门进行阅读拓展活动的实践与训练,以在更大范围内培养更多阅读能力高的孩子。

第四,培养家长,智慧联动。高水平的智慧型家长才能养育具有创造力的孩子。实际上,阅读能力提高横跨生理、心理、家校合作等多方面的配合,因此,家长素质的具备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而本班的家长撇除经济因素,家庭养育理念不一致、时间分配、教育的耐性等现实情况,也导致新媒介应用普及化、常态化难以全班铺开一致进行。

为提升效能,可采取以下保障措施:一是家庭可以利用网络、手机、IPAD等促进孩子学习变革,发挥碎片化学习优势,如接送上学的过程中听有声阅读、听力,利用微信晨读朗诵,用小程序打卡培养每日阅读的习惯,确保阅读持续的数量、时长等,做好零碎时间的充分利用;二是教师可以改进教学方法,多用新媒介,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势,突破时空限制,将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让校内生活和校外学习更紧密,提高阅读能力的应用、实践甚至创新性应用及实践;三是改变评价方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以《中小学生学业评价标准》评价构成部分为参考,关注过程性、表现性、发展性评价,评价数据信息化,发挥新媒介优势,全面考察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是我国建设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创新型人才是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发挥新媒介的效用,不仅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社会认同、教师家长配合、学生校内外积极参与等,还需要硬件、软件的发展配合,以及乐于培养孩子创新、创造的评价体制体系协作,使孩子的阅读能力不断发展,提升孩子的思维品质,是笔者的殷切期望。

参考文献:

[1]谢轩.论媒介素养教育渗透中学阅读教学[J].新教育时代,2017.

[2]张慧.如何创建新阅读植于小学语文教学中[J].速读·上旬,2017.

猜你喜欢
媒介班级家长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我心中的好家长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传媒评论(2019年7期)2019-10-10 03:38:32
书,最优雅的媒介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18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