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词

2019-09-10 07:22:44
学生导报·高中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城垣瓮城角楼

【释义】

指城墙。“垣”一般是指周遭一圈的墙,这种墙是闭合的。据《史记·孝景本紀》记载:“上庸地动二十二日,坏城垣。”意思是说上庸(在今湖北境内)这个地方发生了地震,城墙都坍塌了。

【辨析】

“垣”字的本义指“墙”“矮墙”,常见的相关成语有“残垣断壁”。因为最早的城墙大多为土墙,所以“垣”字的偏旁为“土”,与“城”字的偏旁相同,不要错写成“石”。另外,注意“垣”的读音是yuán,不要错读成héng。

【你知道吗?】

《孟子·告子下》中曾写道:“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所谓版筑,简单地说就是先在地上立两块木板,这两块木板之间的宽度就等于墙的厚度,木板外有木柱支撑,然后在两块木板间填满泥土,再用杵捣紧,之后拆去木板、木柱,泥土就被夯实成一堵墙。

【字里字外】

“城垣”一词中的“垣”字,左边为“土”,右边为“亘”(gèn)。“亘”的本义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不断”。的确,城墙看似普通,却始终默默守护着中国人,守护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城墙遗址位于河南,时间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时期。城墙的产生是因为战争。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唯有建起高耸而坚固的城墙,才有可能保护城中的百姓,才有可能保一方民安。

如果从广义上理解城垣,它还可以包括城门、城楼、角楼、马面和瓮城。城门自然不必多说。古人总是将城墙转角处的墙体加厚,称之为城台和角台,上面的建筑则被称为城楼和角楼。此外,马面则是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突出建筑的矩形墩台,这种墩台又称敌台,建筑这种城防设施的目的是方便守城者从侧面攻击来袭的敌人。

有时候,为了加强城墙的防御力,古人还会在城门外修建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称之为瓮城,希望能够如瓮中捉鳖一般战胜来犯的敌人。一般来说,瓮城城门与其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可以提防攻城槌等武器的攻击。

猜你喜欢
城垣瓮城角楼
古城池中瓮城的起源、作用与历史发展
工会博览(2022年33期)2023-01-12 08:53:04
论明代北京皇城的瓮城结构
紫禁城角楼在600年前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决策探索(2020年7期)2020-04-15 04:00:43
风雪望角楼
城乡建设(2019年8期)2019-04-25 08:03:08
龙山时代中原与江汉地区城垣建造技术比较
北宋东京开封外城的历史演革
科技资讯(2018年2期)2018-06-05 10:09:18
《长江奉节夔门》《北京故宫角楼》
文化交流(2018年1期)2018-01-09 21:50:22
鄂尔多斯高原古代城址瓮城的类型学考察
草原文物(2017年1期)2017-08-01 13:38:35
能大能小
现代家庭(2016年11期)2016-11-09 14:21:50
憶山水城林·魅力都城——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
大众考古(2015年6期)2015-06-26 08: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