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晨辉
摘 要:数学思维之于数学学习就像是导航仪之于陌生地形,有着指导方向和深化探索的作用,对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设计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数学思维的引导下进行高效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数学的抽象性较强,而学生在这一阶段恰好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发挥教学应有的效果,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提升学生数学思维。也就是说,教师需要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层次,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运用多种策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而越深入的数学学习越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此一来,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实现良性循环。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设计多样问题
多样问题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潜力,有时候只需要一根引线,学生的学习就能呈现爆炸式的提升,而巧妙多样的问题则经常扮演“引线”的角色。因此,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设计问题,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方向,让学生能够有迹可循地进行思考和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考速度与敏锐度都能得到发展,而这些都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進行“位置与方向(1)”的教学时,我巧用龟兔赛跑的故事给学生设计了问题。具体来说,我告诉学生,兔子在准备充足,没有中途睡觉的情况下,又输给了乌龟,让学生来猜测兔子再次输掉比赛的原因。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发散性,会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比如,有学生猜测兔子跑错路了,也有学生猜测乌龟抄近路,还有学生猜测兔子生病了,等等。在学生第一轮的猜测完毕之后,我给出了这节课的标题,即位置与方向,让学生在这个提示下再次进行猜测。其实在第一轮的猜测中,学生已经无意识地猜到了位置与方向的原因,这个第二轮的猜测是为了强化学生思维,让学生从确切的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数学思维会得到充分的锻炼。
二、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常用方式。在小学阶段开展探究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学课堂上的探究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给学生设计一些探究任务,让学生参考数学课本进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给学生设计课外探究活动,课外可供学习利用和发挥的资源更多。课内与课外探究相结合,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不同程度发展。
例如:在进行“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的教学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具体来说,这个情境与学生喜欢吃的食物有关,即两家蛋糕店毗邻,左边店铺的泡芙价格为18.80/千克,右边店铺的泡芙价格为18.8/千克,不过右边店铺在搞活动,活动期间泡芙的价格为18.08/千克。如果你去买泡芙,希望能买到物美价廉的泡芙,在不搞活动的时候,你会去哪家买?如果搞活动,你又会去哪家买?请参照数学课本进行这两个问题的探究。这两个问题看似复杂,其实本质是比较小数的大小。之所以设计这样的情境,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二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应用思维。通过这样的探究学习,学生应用思维与逻辑思维都会得到发展。
三、注重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方式。动手实践可以辅助思考,增加思考的维度。因此,教师可以在数学课程内容合适的时候给学生设计一些需要动手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设计多种课外实践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动手实践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感受,教师可以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多种展示的机会,强化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图形的拼组”的教学结束之后,我利用最后的一点课堂时间给学生展示了很多精美的图形拼组图案,学生纷纷赞叹不已。因此,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后的动手实践作业,即我让学生从这些图案中挑选一个,或者自己去搜索、设计一个图案,亲自动手将图案拼接出来。这个动手实践任务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而且供学生发挥的余地很大,学生对此也比较积极。比如,有学生用三角形拼接出了复杂的小鹿的形状,也有学生用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拼接出了房子的形状。并且学生在拼接过程中深有感触,比如有学生说要计算好三角形的角度才能严丝合缝地拼接出来。由此可见,动手实践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总而言之,数学思维是学生攻克数学学习难关的有力武器,对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阶段就应当有意识地运用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和强化,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奥妙。
参考文献:
[1]刘媛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51-52.
[2]李敏杰.培养探究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浅谈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