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娟
摘要:卢梭教育哲学思想的研究能够揭示教育的本质,对教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人类个性的发展等有着重要意义,进而为教育体制不断完善提供依据。对这一议题的探究是将其视作现代教育的明镜,自我省察,为现代教育开辟道路或者是保持教育的本真理念,使我们在前人思想与现代精神的关照中砥砺前行。
关键词:卢梭,教育哲学
1、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对卢梭的研究范围大多停留在政治范围之内。如曾誉铭的《哲学与政治之间:卢梭政治哲学研究》看到了卢梭的德行公民与古典精神之间的联系,陈华仔的《“好人”与“好公民”的冲突与和解》解读出了现代人的内在矛盾。我们过分关注于卢梭的政治思想,反而忽略了对其较为珍贵的教育思想的探究。教育著作的《爱弥儿》在卢梭著作(思想)中的集大成的位置的。卢梭坦言《爱弥儿》乃是他的“最重要的作品”时,他指明了《爱弥儿》以及教育在他的思想中的根本地位,而这正是现代人所欠缺的。
滕大春的专著《卢梭教育思想述评》,该书对卢梭的天性教育、自然人的培养、身体锻炼和保育、感觉教育、道德教育、知识教育和女子教育进行了分别评述,并对卢梭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和自身的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同时,作者还对卢梭的“自然教育”这一理念进行了充分肯定。于凤梧所著的《卢梭思想概论》从哲学、政治、教育、伦理和美学等方面对卢梭的思想进行了研究。吴式颖、任钟印主编的《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六卷第四章对卢梭及其教育思想进行了论述。滕大春主编的《外国教育通史》第三卷对卢梭的教育思想也有专门的介绍,谈到回归自然之道。
在赵祥麟的《外国教育家评传》中也论述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要回归儿童的自然,以自然的教育培养儿童,促进其发展。
曹永国的《自然与自由:卢梭与现代性教育困境》一书立足于教育哲学的辩证立场,对卢梭教育文本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扒梳与解释,揭示卢梭教育文本的内在逻辑与其中所蕴含的教育问题。在书中曹永国在书中通过展示现代性教育困境来思考卢梭及其现代教育问题,避免了以往认识和理解的“或此或彼”之缺陷,力图全面地表达卢梭及其教育问题的复杂性。
对卢梭教育思想的针对性研究主要以论文较多,从内容上看涉及到卢梭的自然教育、天性教育、儿童教育、幼儿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等诸多方面,其中以研究卢梭的自然教育、三种教育观、天性发展以及卢梭教育思想的启示的个别研究居多。
关于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主要是集中在对《爱弥儿》一本著作的研究上。
刘通的《《爱弥儿》大义》----卢梭教育哲学研究一文中,卢梭在将教育作为人类的救赎之道时亦展示了教育的本质:催逼对美好生活的领悟和无畏关切。這就是卢梭的《爱弥儿》所展示给现代社会的根本问题:能够普遍地抵御社会之恶的,唯有教育。而这也正是《爱弥儿》的大义所在。
杨海等在《解读<爱弥儿>中的自然教育》一文中认为,《爱弥儿》是世界上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卢梭通过对爱弥儿的教育,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这在当时的法国社会,具有反对封建教育的重大意义,然而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这种教育却存在一些瑕疵,尽管如此,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而言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借鉴意义。
2、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卢梭身为西方现代社会的奠基性人物,对他的研究显然不会是少数。国外对卢梭的教育思想研究角度很丰富,除了从传统的政治、哲学的视域来探讨之外,还从教育思想、民族主义、语言学等方面展开反思,从新领域,如女性主义等予以研究。
国外学者单独对卢梭教育思想进行解述的比较少,乔尔﹒斯普林格的《脑中之轮——教育哲学导论》中将卢梭的教育思想作为政治哲学的延伸,爱弥儿的教育历程最终意在成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我们该具有何种观念以及如何用意志去实现,在卢梭那儿,他使爱弥儿了解到过度的财产观念增长人的虚荣心,最终让爱弥儿转向对家庭关系与心灵本身的自由的关注,但是其结果如何,是有待人们的考量的。
在美国学者萨利·肖尔茨的《卢梭》一书中,指出卢梭所倡导的教育是依据儿童的自然天性发展进行的。关于教育的方式,卢梭则着重培养人的品质而不是人的智力。在他看来,卢梭提倡的教育思想体系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改革,还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卢梭自然教育思想注重培养自然人,成就合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的理想公民。
而让-皮埃尔·里乌与让-弗朗索瓦·西里内利主编的《法国文化史》中表示,《爱弥尔》属于一种理想化的探索,能使儿童从社会压抑中得以解救,继而成为自然产物。约翰斯顿·吉耶梅特的作品——《〈爱弥尔〉中自然教学话语的基本元素》则以语言学为视域,对卢梭自然教育观的话语作用进行了探讨。
在德国学者卡西尔的《卢梭·康德·歌德》一书中,完整而具体地阐述了卢梭的教育思想,并进一步剖析了康德与卢梭之间的关系.卡尔西认为,卢梭对爱弥儿的教育在社会之外展开,实现为社会而受教育的真正意义,最终实现教育的真正目标,即培养“自然人”。
列奥﹒施特劳斯在《自然权利与历史》中对比卢梭与霍布斯的自然观念,在此,除了强调了卢梭不同于霍布斯对于激情和理性的不同看法,同时对卢梭自由社会实现条件进行了分析,即个体放弃他们自然的自由,来换取习俗下的自由,实现公意,对于由自然法向社会法的转变,施特劳斯进行了很详实的分析,自由的本质便是自我立法。他站在个人或是极少数人的立场上提出对社会的要求,在大众看来是最无趣的翻到成为卢梭眼中最完美的理念,这种含混性使人趋向自由之理念。
综合分析,研究者大多是以教育学的视角来进行研究和探索,在哲学研究领域对卢梭的教育哲学思想的研究是相对薄弱的,因此,对其教育思想展开哲学上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3]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4]列奥·施特劳斯.古今自由主义[M].马志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5]雷通群.西洋教育通史[M].上海东方出版社出版,1938
[6]曹永国.自然与自由:卢梭与现代性教育困境[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