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菱
(1)宰牛本是一项谋生技能,但在庖丁手下却升华为精妙绝伦的艺术表演。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技者,技术与技巧也;道者,内在规律也。人只有领悟内在规律、顺势而为,才能在行动中表现出天机自运、出神入化。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等,其境界之高下,往往与创作者重“技”还是重“道”密切相关。
(2)诗有诗法,画有技法,琴有指法,书有笔法,对创作者来说,掌握“技”并不太难,只要勤学苦练,便能驾轻就熟。而“道”的境界,则决非常人所能企及,它需要极精微的感受、极透彻的洞察、极忘我的投入。就文艺作品而言,“技”表现为形式,“道”表现为内涵;“技”表现为姿容,“道”表现为意态;“技”表现为工巧,“道”表现为神妙……比如同样是写夏景,“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是“技”,“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则入“道”。
(3)究竟如何才能超越“技”的层面,更上一层楼而抵达“道”的化境?重视美育是一条切实的路径。
(4)美育与美术是不同的。美术,指的是用具体的物质材料塑造出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美育,则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来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蔡元培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使人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德国著名诗人、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指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这一观点,与我们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美育宗旨不谋而合。在我国文化传统里影响最大的儒、道、佛三家,从总体上来说,其审美旨归都为“和谐”。儒家侧重于人与人关系之和谐,道家侧重于人与自然关系之和谐,佛家侧重于人与自我内心关系之和谐。雅正、飘逸、宁静之美,表面看去,各有不同,但究其实质,皆为“和谐”。在我国,自古以来,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水乳交融、相互渗透。先学做人,后学为文,“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有坚实的“美育”作为基础,“美术”方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5)那么,艺术创作之“道”,当如何体察、如何感悟?
(6)“道”蕴藏于广阔的社会生活。要深入体察民生民情,努力开阔视野与胸襟。胸中有丘壑,下笔才能满纸云烟,作品才会有深刻的内涵,字里行间才会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一代有一代之文艺,无论形式,还是内涵,都会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嬗变,只有投身于时代洪流,真真切切地感受时代的风云变幻,体悟社会中的美与丑、清与浊、正与邪、真与伪,才能产生充沛、澎湃的激情,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动人篇章。
(7)“道”蕴藏于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遗产。要多读多学,从中汲取丰厚的营养。一切文学艺术都离不开孕育它的文化传统。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善于不断从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中汲取营养,才能强大自己的心灵、高尚自己的品格、丰沛自己的才情、敏锐自己的艺术感受力与表现力,才能在创作时,文思泉涌、得心应手,才能拥有一种“天马行空的大精神”,创造出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大艺术”。
(8)文艺创作,离不开“技术”的训练,但更得益于“道”的体悟。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12月11日)
1.第一段中的“境界”在文中具体是指
的状况。
2.下列选项中推理的过程与第四段画线部分相同的一项是( )
A.她如果是科学家,就会进入实验室,现在她是科学家,因此,她会进入实验室。
B.她如果是科学家,就会进入实验室,现在她不是科学家,因此,她不会进入实验室。
C.她外出的时候才会请假,现在她没请假,所以,她没有外出。
D.她外出的时候才会请假,现在她请假了,所以,她外出了。
3.能依据文意做出的推断是( )
A. 做好美育教育工作能够助益美术教育。
B. 艺术创作都重视“技”与“道”的结合。
C. 文艺的形式与内涵都是永恒不变的。
D. 做人和为文,相辅相成,不分伯仲。
4.用席勒在《美育书简》中的观念,对第四段的“和谐”这一事例加以分析。
。
5.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
参考答案:
1.艺术的内在规律——天机自运、出神入化。
2. D。
3. A。
4.席勒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而我国影响最大的儒、道、佛三家文化传统里,审美旨归都指向了“和谐”。尽管侧重点不同,但实质都是“和谐”。
5.本文首先提出文艺创作“境界之高下,往往与创作者重‘技’还是重‘道’密切相关”的观点;接着以具体艺术种类为例,来阐明“技”与“道”的差异;然后通过解说美育与美术的不同,并通过引用蔡元培和席勒的名言,得出了有坚实的“美育”作为基础,“美术”方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的论断;继之,论述了体察与感悟艺术创作之“道”的方法与路径;最后得出“文艺创作,离不开‘技术’的训练,但更得益于‘道’的体悟”这一結论。全文思路缜密,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古诗赏析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练习。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对仗的情况来看,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B.从内容看,表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C.首联的“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
D.尾联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可谓别开境界。
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豪迈雄浑 B.典雅清新
C.诚朴恬淡 D.意境深邃
3.本诗在写法上具有“虚实结合”的特点,请加以赏析。
。
【参考答案】
1.D(错在“正面”)。
2.C。
3.具体体现在颔联与颈联上。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此联为虚写客至。
颈联则转入实写待客。“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仿佛看到作者迎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价格高昂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从中可以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本版供稿:上师大康城实验学校 高级教师 程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