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快速扩大的高校“朋友圈”

2019-09-10 07:22董秀华
教育家 2019年29期
关键词:朋友圈大学发展

董秀华

2019年5月,由浙江大学倡议,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发起的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成立;6月,由中国矿业大学倡议、近30所全国能源行业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学院组成的中国高校能源经济管理创新战略联盟成立;7月,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等27所高校组成的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成立……近年来,各类高校联盟不断涌现,高校联盟正日益成为高校校际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机制。

高校联盟由来已久。1900年,第一个初具规模的高校联盟——美国大学联合会成立,之后陆续诞生了一些广为人知的成功联盟,如美国的常青藤盟校、英国的罗素大学集团以及欧盟的欧洲大学联盟等。在我国,世纪之交以来,多个高校联盟接踵出现,如9所首批“985”工程高校成立的九校联盟(C9)、9所理工科见长的高校成立的卓越大學联盟(E9)、被称为“国防七子”的工信部高校联盟(G7)、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以及最近成立的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等。为何高校纷纷选择抱团发展?目前存在哪些问题或局限?如何实现高校联盟的健康发展?笔者试图在对高校联盟发展的梳理中寻找答案。

我国高校联盟发展概貌

成员关系:同类型高校合作或区域性联盟

从联盟高校成员间的关系看,同类型高校之间的联盟相对较多。如上文提及的C9、E9、G7等多个知名联盟,又如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新近成立的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及中国高校能源经济管理创新战略联盟等,都是同类型高校的联合体。其中可以发现,早期的联盟多是高校间整体性、全局性的合作,新近成立的联盟则多聚焦于某一学科领域的协同发展。

区域性的高校联盟,较早的是同一行政区划内的不同高校为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成立的联盟,如上海市西南片、东北片高校合作办学,以及武汉七校联合办学等。近年来,为服务更大范围区域发展的跨行政区划的高校联盟引发了更多关注。如2016年中山大学牵头成立的粤港澳高校联盟,2019年5月浙江大学领衔、由同处长三角地区的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联合发起成立的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以及2015年由河南、湖北、安徽三省的21所高校联合成立的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等,都已经打破了省级行政区划的界限。

一般而言,同类型高校间缔结的联盟,大多有着类似的发展基础和历史渊源,相互之间更多是相对平等协同的格局;而地区性高校联盟,相互之间异质性程度会更大,但存在某些共同的责任担当或发展诉求,较多是互补式、共享型的发展格局。

联盟目标:全面战略合作或专题领域突破

从各个高校联盟所确立的目标、宗旨和工作内容来看,大多数联盟在确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基本框架的同时,会确立若干专题性的合作项目,部分联盟更是聚焦某一专题领域进行深耕。如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就是专题领域深化合作的典型代表。

联盟的目标基本都围绕高校的职能展开,强调打造教学、科研、管理等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大多数高校联盟中,校长论坛、主题论坛、学术交流等活动成为联盟活动开展的“标配”。

高校联盟发展的动因剖析

近年来,高校联盟快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界十分关注的一个现象。高校“抱团”的初衷是什么,是什么因素致使越来越多的高校缔结联盟,他们希望通过联盟的缔结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是不是只有通过联盟的方式才能够得以有效实现,这些目标实现到什么程度了……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指向高校联盟发展的动因剖析。

提升国内高校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九校联盟(C9)当年的创立就是为了提升国内高校竞争力。尤其要积极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引领中国高水平研究生培养同世界一流大学接轨。同时,要加强与美国常青藤盟校、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澳大利亚八校联盟等大学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扩大C9的国际影响。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联盟成立时,联盟首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明确表示,粤港澳高校应强强联合,共同面对世界话语体系下的一流大学竞争。

形成合力,更好服务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今年5月,华东地区五所高校联合发起建立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旨在依托联盟这一平台,更加有效地整合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和国际化资源,服务支撑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

应用型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的创立以及部分区域性应用型高校联盟的陆续成立,则旨在落实国家建设一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大战略部署,在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促进产教融合新格局加快形成、加大培养国家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等方面承担了重要责任。

共同探索新的改革和发展方向。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联盟(Z14联盟)以推动中西部无部委直属高校省(自治区)高等教育与全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发达地区高校的差距为目标。这是一个以联盟方式探索同类高校创新发展的联合体。

优质资源互补共享辐射,培养复合型人才。1999年,武汉七校联盟的兴起,是因为各高校管理者一致形成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他们的共识是: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资源,高校间互取所长,就能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培养更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于是,这七所高校拿出自己的特色优势专业进行联合办学,其本科生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所学校的公共选修课或专业课,修完可拿到辅修证或双学位证书。

高校联盟发展面临哪些问题

高校联盟的发展,在为加入联盟的高校带来一系列优质资源和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各类问题。综合来看,高校联盟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某些联盟过度功利化或集体性自利,对高等教育生态造成威胁。由于联盟成员间某些利益诉求的相对一致性,久而久之可能会产生越来越强的排外性,逐渐形成壁垒,产生功利化的倾向。如曾经的自主招生校际联盟,“北约”“华约”“卓越”等,几乎形成了对我国高校优秀生源的垄断性控制,从而招致其他高校和社会公众的强烈批评,认为他们背离了联盟共享优质办学资源的初衷,形成了利益相关者联盟,合力争夺乃至控制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而这无论对学生还是对其他高校而言都是不公平的。2014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要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

部分联盟可能会流于形式,没能真正发挥联盟的作用。大多数联盟成立时都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但有些联盟仅开过一两次会议之后就慢慢没了动静,联盟关系松散、脆弱、不稳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联盟缺乏长期规划引领和高共识度的目标愿景,发展内驱力欠缺;联盟运行的制度、资金、组织等保障力度不足,導致合作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的、合同化的阶段;联盟秘书处等机构基本都是非实体性运行,可能会因为相关负责人调离等原因中断相关工作。

联盟中实力相对较弱的高校,参与感较弱。高校联盟有效运行的基础条件是基于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关系上的合作、共享与多赢。但有些联盟成员之间或因地域关系,或因办学条件关系,异质化程度较高。当办学实力相对悬殊时,实力较弱的高校在联盟运行过程中,很难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利益点,参与感也会较弱。

如何促进高校联盟健康发展

高校联盟正日益成为高校校际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机制。鉴于高校联盟发展历史中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以下建议。

联盟应保持相对稳定与开放的结合,控制适度规模。无论是何种性质的高校联盟,其根本宗旨都是实现盟员高校的互利互惠共赢,适度规模才能确保成员高校间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落到实处。为此,保持入盟标准上的相对一致性和入盟机会上的适度开放性,有利于形成联盟成员的动态调整机制,从而实现尊重盟员高校自身意愿和联盟动态管理的一致性。

联盟工作要落细落实,确保实质性合作共赢。学校全方位合作的联盟往往因为关注点相对宏观、需要协调的方面过多、需要顾及的面较大且相对分散,不一定能够切实解决学校发展的实际问题。因此,全方位合作的联盟不宜设置过多,建议围绕某些相对具体的领域或目标,开展实质性合作。

联盟应以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为责任担当。联盟除了为成员高校谋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政策红利外,还应有更高站位的责任担当。一方面要更加主动地加强与政府部门、兄弟高校等的交流沟通,为政策发展完善提供联盟层面的经验和建议;另一方面联盟不能都是“门当户对”的同质结合,还应考虑通过联盟发挥引领和援助作用,促进不同生态位的高校进行异质联合合作,从而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使高校间的协同发展产生更加显著的溢出效应。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联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期待高校联盟能够更好地扎根时代发展的需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切实推动高等教育要素的自由流动,打通和争取更多社会资源,为推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更好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猜你喜欢
朋友圈大学发展
至善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