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莲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热情,进而提升语文课堂质量。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就如何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进行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高效;小学语文;探究
小学语文学科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对学生人际交往、思想情感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已经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情境,丰富课堂授课形式,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一、当下小学语文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学主体模糊。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虽然小学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心理尚未成熟,对事物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导致“严格就厌学、放宽就散漫”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没有系统的教学体系,在学生与教师两者主体地位之间纠结,导致教学主体模糊,教学成效自然甚微。
第二,教学模式陈旧单一。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仍旧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一味墨守成规地照本宣科,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机器,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加上小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特征、兴趣爱好各方面存在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导致“好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数见不鲜。
第三,缺乏对学生兴趣的提升。小学生活泼爱动,很难静下心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教学效果低下,长此以往,部分小学生产生厌学甚至弃学的情绪。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是独特的人,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不断建立健全自身的语文知识框架,所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远比直接灌输给学生语文学科知识更为重要。
二、实现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相关探究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相关探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构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理念的课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明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核心意义。在学习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语文学科知识,而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积极主动与之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然后对症下药地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例如,在进行《桂林山水》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前布置任务引导小学生自由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请小学生自由分享自己的预习情况,鼓励每一位学生勇敢发言。在介绍桂林“山与水”的特点时,提出“你们是更喜欢桂林的山还是水?”“你们都去过哪里旅游啊?”等问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诠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核心理念。
2.丰富语文课堂的授课形式
就当下而言,小学语文分组学习模式近年来十分流行,学生通过小组之间分工、互相学习共同提升,各个小组之间互相竞争,提升班级整体的学习质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创造能力,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分享知识”的乐趣,小组成员之间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同时小组学习形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形式化,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组,均衡教学资源,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都能够得以提升。比如,在进行《彩色的非洲》课文的学习时,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查询相关的视频,丰富课堂的导入环节。在课文学习中,可以提出“你脑海中的非洲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作者说非洲是彩色的?”等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积极鼓励小学生充分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设身处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应尊重并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接受能力的高低适当点评,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尽力帮助每一位小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在被肯定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树立学习的信心,而且能够激起主动学习的意识,不断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为日后的学习成长夯实根基。例如,在进行《落花生》文章的学习时,学生难以45分钟都全神贯注,很有可能在分散注意力的同时错过文章重点,影响了对文章的掌握。教师可以设计游戏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自由改编课文,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我、母亲、父亲、哥哥、姐姐”,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深入角色内涵,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相关知识,教学成果显著。
综上所述,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的关键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认真钻研、设计适合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小学语文课程的设计者与开发者,为学生营造人文丰富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5(09):232-233.
[2]陈艳辉.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14(06):104.
[3]莫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04)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