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平凡”比接受“平凡”更重要

2019-09-10 07:22余娅
科教新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调查结果平凡人工作者

余娅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863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9.2%的受访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以后会成为一个平凡的人,72.6%的受访家长能接受孩子将来是个平凡人,65.1%的受访家长认同做好本职工作,平凡生活也能出彩。

(1月10日 《中国青年报》)

七成家长“能接受孩子将来是个平凡人”的调查结果令人欣慰,但对比我们身边的现实场景,这一数据却难以令人信服:无论是越开越多的培训班,还是屡屡登上新闻头条的狼爸、虎妈,“望子成龙”的教育焦虑不是日渐弱化,反倒愈演愈烈。不排除在调查中有家长说出了违心的话,亦或是家长们对“平凡”的定义并不一致。

对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而言,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就是“平凡人”,但把“科研工作者”放在大多数人眼中,又是一个“高大上”的身份;再說到做生意,能够当上老板都不容易,但对比“福布斯”榜单上的鸿商富贾,小老板又成了“平凡人”。“平凡”没有绝对的数据,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也是为什么往往让家长抓狂的,并不是自己的孩子有多“平凡”,而是“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优秀。

在笔者看来,调查结果的争议就在这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家长接不接受“孩子将来是个平凡人”,而是家长如何定义“平凡”,是富甲一方还是安贫乐道?是知识精英、政界名流还是普通岗位上的螺丝钉?是别人眼中的闪耀明星还是恬淡“平凡”的自己,不攀比、不自卑、亦不随波逐流。

正因为此,定义“平凡”远比接受“平凡”重要。当家长们不再用“对比”来定义“平凡”与否、“优秀”与否的时候,为人父母的焦虑感才会消失,若七成家长都能拥有这样的心态,才能把孩子当作一个普通人去培养,和孩子一起享受人生的乐趣而不是被他人的人生所绑架。

猜你喜欢
调查结果平凡人工作者
有爱有光 勇敢前行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关于蠡县师范附属小学课外活动的调查与研究
平凡人演唱会
聂一菁 被平凡人的故事所感动
平凡人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