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田
“当一粒种子被移植到另一片土壤的时候,这粒种子可能会长得更加茂盛,也可能会枯萎。辛勤的园丁会寻求最好的方法让它重新焕发生命,而不是遭受挫折。”这句话形象描述了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适应过程,也要求我们幼儿园与小学达成共识,双向衔接,促进幼小顺利过渡。
双向衔接理念为先
要树立幼儿园教育既是为小学阶段做准备,更是为人一生成长奠基的理念。幼小衔接工作不能局限于大班阶段,要着眼整个学前三年教育,着力幼儿终生受益的养成教育。幼儿园要与小学达成“双向衔接”的共识,“有准备的幼儿园”和“有准备的小学”协同培养“有准备的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自然过渡。
河口区实验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并与对接的小学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开展的。
园校同步共育为基
携手转变家长观念。幼儿园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组织家长学习家庭教育专业知识,了解幼儿成长需要,关注幼小过渡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改善家庭教育方法。聘请经验丰富的小学教师到幼儿园做专题报告,介绍小学低年级的学习生活,从作息时间、行为规范、课堂纪律和学习内容等方面说明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组织小学和幼儿教师与家长座谈交流,在认识上达成一致:幼小衔接应淡化知识教育,重视能力、习惯及意志品质的培养。邀请小学生家长,现身说法,向幼儿家长介绍经验,讲述学前班的危害,探讨正确的过渡方式,帮助幼儿做好人学准备,避免不当行为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联手抵制“学前班”。当前,家长跟风式的让孩子参加学前班的突击培训,个别小学的人学测试和教学上的“超快进度”,使这一现象愈演愈烈。我们幼儿园与小学一起研究对策,统一思想,联手应对。小学坚决执行“零基础”人学,要求一年级教师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的正常教学进度,规范教师行为,杜绝超常态拔高式的教学方式。另外,为了消减幼儿人学的不适感,小学主动前伸改变,到幼儿园学习参观.座谈研讨。学习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使教室的布置更加活泼温馨,借鉴幼儿教师的游戏化教学和对幼儿的温情关爱,活跃了课堂教学,融洽了师生关系。
牵手打造“链接通道”。河口区实验幼儿园与小学牵手,开通幼小“链接通道",开展“走进小学”活动。小学提供场地、场景、设施、讲解,甚至举办专题活动,为幼儿参观小学创造条件。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校园,观看升旗仪式,到教室体验桌椅、黑板、讲台、文具、班级专栏等学习环境,请小学的哥哥、姐姐解说,观摩课堂教学,认识课程表时间表,到操场、运动场及各个功能室,感受新奇、异样的学习条件和氛围,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幼儿增能养习为本
保教工作要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增强幼儿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培养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消除家长对幼儿过渡时期的恐慌和压力,这是幼小衔接的落脚点和根本。
储能小学。开展了“故事大王”“小喇叭广播”“图书漂流”等活动。为幼儿提供锻炼平台,轮流讲故事轮流主持“小喇叭”广播,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有助于倾听习惯的养成。
模仿小学。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活动,幼儿每天自己整理文具、图书、餐具、水杯,自己穿衣服、系扣子、系鞋带、梳小辫。通过故事《铅笔盒变医院》和音乐活动《铅笔盒进行曲》引导教育孩子爱惜和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锻炼了幼儿的自理能力,也有助于整理收纳习惯的养成。
接轨小学。幼儿园建立“小小值日生”。值日生分发玩具饭菜,整理餐具水杯,帮助教师扫地擦桌椅摆桌椅、整理被褥,取放体育器械,布置区域。增强幼儿的职责意识和劳动动手能力,有助于自我管理和服务他人习惯的养成。
奠基小学。严格执行一日生活常规,保证幼儿充分的游戏、生活和自主学习。用音乐告知幼儿各时段活动事项,如“开始”音乐响起,幼儿布置区域场地;“结束”音乐响起,幼儿结束活动,整理收纳区域材料。锻炼了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有助于规则意识、时间意识、诚实守信品质的形成。
毕业前夕“不寻常的夜”活动,让幼儿离开父母,留宿幼儿园。孩子们对夕阳漫步、露天电影、夜间寻宝、自制沙拉、好友祝愿、睡衣秀场、睡前洗漱、睡前故事、起床整理、晨间盥洗等十个环节表现了极高的兴致,享受了晚间集体活动的乐趣,增强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了幼儿自信、勇敢、堅强的品质。
双向衔接的幼小双方,既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坐实了自己的工作,又兼顾了对方的特点和具体情况,避免了家长、幼儿的不当行为及其危害,促进了幼小自然过渡,助推了幼儿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