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利凤,女,汉族,吉林长春人,九三学社社员,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文学硕士,副教授。有散文、学术论文发表于《吉林日报·东北风副刊》《作家》《戏剧文学》《电影文学》等报刊。
我的老师陶娥先生
刚上大学时就听说中文系有两大美女教师,陶老师就是其中一位。我至今还记得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的她时常身穿一套棕黄色的烫绒裙子,脚蹬一双矮腰靴子的样子,用小品的语言来说“那是相当的时髦!”陶老师那个时候教我们现代文学史,上课时极其认真,板书写得满满的,擦了一遍又一遍,时常翻教案,语速有些慢,但逻辑性强,细细听来废话很少,讲的都是干货。
上学的时候我经常去她家,看到六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到处都是书,对于读书的热爱和各种书籍的收藏,陶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前两天打电话问候老师,她说她在床上躺着呢,因为去市场买菜的路上看见一个旧书摊,驻足一个多小时,买了一大摞书,兴奋地提回家,结果腰椎病复发,疼了好几天。
陶老师在我毕业后主讲民间文学,二〇〇六年我在人大进修时,选修了黄涛老师的民间文学概论课,因为黄涛老师是钟敬文先生的学生,所以她多次嘱托我替他向黄老师求得一些民间文学学术前沿的资料。为了完成陶老师的任务,我上课总是坐第一排,得空儿就向黄老师请教,结果本来对民间文学并无太大兴趣的我,在结课时竟然得了个“优”。真是陶老师千里之外,也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在“教”我。
一个人在走出原生家庭之后的性格和人格的形成和改变,很大程度上都是与老师的言传身教离不开的。大学时,我是个心浮气躁,做事大大咧咧、马马虎虎的人。我大四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是陶老师,我就以我一贯的作风写,论文一稿是糊弄完成的,根本就没有把论文当回事,以为交上去就万事大吉了。不想几天后,陶老师找到我,还给我密密麻麻改过的、细致到字词标点的初稿,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论文的观点很新颖,但是例证出处不明,不能信马由缰地写作,言必有据才能言之成理,有案可稽是做学问的基础,你既然想考研,就应该打好做学问的基础,应该把论文好好写一写。”当时,我羞愧难当,毕业前一个月,认认真真地修改论文,最后获得了优秀的成绩。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应该认真仔细、严谨踏实,做人做事最首要的是要对自己负责任。
当年受到过陶老师的关爱、照顾、支持、鼓励的,不仅仅是我,还有我们班的很多同学。记得我们班有一回开元旦联欢会,需要一台电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电视机还是比较珍贵的,但是陶老师毫不吝啬地把她家里的借给了我们用。跟陶老师关系亲密的也不止我们班,还有我们上一届、下一届的很多同学,都得到过陶老师的帮助。前几天,我看见上一届的学长们回母校聚会的视频,陶老师在给晓恒师姐梳头发,那一刻,时光定格,美好得让人感动不已,我眼睛湿润,反复看了几遍。
《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认为这不仅仅是说学生要尊重老师,同时也道出了老师也一直把自己当成学生的父母一样负责到底的事实。
我研究生毕业后,和陶老师成了同事。但是,在心里角色定位上,我无法改变对陶老师的信赖和依靠,陶老师也一直把我当成学生。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大概是十四年前的一天,在食堂,我和我的大学同学(也是我的同事)与陶老师坐一桌吃午饭,席间闲谈,我态度傲慢地直接说出我同学讲课不够生动的事实。晚上回家就接到陶老师的电话,她很严肃地批评我说,“不要恃才傲物,你的课是讲得不错,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这点小才根本不算什么,对同学也好,对他人也罢,谦和低调是修养,也是成熟的表现。”那天她说了很多,宗旨就有一个——希望我能正视自己,宽待他人。那次谈话是我毕业多年后老师对我进行的一次触及灵魂的再教育,她让我深思了很多天,终生难忘。后来的我改变了很多,也发自内心地以谦卑低调的作风为人处世。前不久,我认识了一个人,都年过半百了,与人言谈中还总是表现出一种傲慢、不屑、甚至是无礼且世俗。厌烦他的同时,我真的很感谢我的陶老师,是她当年的严厉批评,才没有让今天的我成为像那个人一样让人讨厌的样子。
今年的教师节,学校组织评选师德榜样,文学院推选了我,但是我因为在外地,没法参加竞选演讲。陶老师得知后,主动提出,如果需要,可以代我去作汇报。我根本没想到我的老师会为她的学生做这样的事。为了作好这个讲演,她还主动找我的学生搜集很多材料,亲自写演讲稿,并反复修改,这让我十分感动。虽然师徒关系亲密无间的也有之,但是一个老师为学生争取荣誉,亲自上阵的并不多见,她在演讲中这样说道:
受文学院领导和刘老师本人委托,我来讲讲刘老师的事迹。目前她正在北京看病赶不回来,打电话请我来替她说一说。作为她的老师和同事,没有任何事能比看到自己的学生优秀并取得成绩而自豪和欣慰的了,因此我欣然接受这一任务。
…………
我作为她的老师,从她上学算起我们相识二十多年了,二十年来看着她成长、进步,奋斗、抗争,一路风雨兼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今天学生为我争光,我以学生为荣。
陶老师用行动给所有人上了一节什么叫“身正为范,行为师表”的课,我想评委们肯定也是深受触动,所以才会在我缺席的情况下把我选上,而且是排名第一。
其实,陶老师也不是啥“缺点”都没有,比如在处理礼尚往来的事情上,她有点太较真儿。大四那年我准备考研的时候,陶老师和她爱人邹教授给予我很多的帮助,当我如愿地考取了自己喜欢专业的研究生后,我送老师点礼物表达感激之情,老师虽然收下了,但不久她就回送了我很多东西,并告诫我,赚钱不易,不要乱花。不仅对我这样,甚至有些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来看她,她都坚持请人吃饭,说回来看看就已经感到欣慰了。在她这种较真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也跟着较真儿。我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来看我,我也学陶老師请学生吃饭;有个山东的学生送我一包花生,随后我给学生邮寄了几斤木耳,不然心里总是觉得亏欠。在处理和学生的“礼尚往来”的事情上,我甚至是陶老师的复版,我脑海里想的是,这种情况下陶老师会怎么说,怎么做。前天,我带冰眼话剧社导演部一个特别热爱话剧的学生看《南门客栈》,兜里特意揣了几十块零钱,我想着演出结束时给学生叫个出租车,替学生付钱,因为对学生来说,他们不赚钱,十几快、二十几块可能够一天的饭钱了,用来打车肯定挺心疼的。当我拿出零钱时,那个一边推着我拿钱的手,一边大声地说:“老师,不用不用,我带钱了”,说着从裤兜里掏出了二三十块钱给我看,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我觉得我就是陶老师,而那个学生就是当年的我!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我当年被陶老师推动、唤醒,现在我传承着她的教育理念又在摇动另一棵树,唤醒另一个灵魂,而我的学生也一定会传承着我的理念继续摇动唤醒他人,这就是融入生活点滴的真正的教育。
多年相处,陶老师已经不仅仅是我的老师,她是我坚强的后盾,力量的源泉,亲密的朋友。多少次我跌倒在路上,茫然无措,灰心丧气,是她用温暖的话语鼓励我站起来,勇敢前行。我最绝望时的几顿饭是在陶老师家吃的;我最痛苦的心绪是毫无保留地跟陶老师倾诉的;我有所收获时的喜悦是与陶老师分享的;遇事犹豫不决时第一个想起的人是陶老师。还记得当年,我犹豫要不要结婚时,陶老师耐心劝导我说:“钉是钉,铆是铆,合作总比单干好!”就是在她的鼓励下,我才有勇气走进婚姻的殿堂。而多年前,当得知我得了大病的时候,我看见她眼角闪着泪花,但是却语气坚定地告诉我:“要坚强,乐观,你没事的,不管怎样,活着是硬道理!”她的话让我感觉好像真的没什么事是挺不过去的!
陶老师是个很少慌神的人,她内心的镇定来自于她的善良、坚强、宽容和仁忍,而每每我对有些事、有些人感到失望或义愤填膺时,她都能一语中的地告诉我问题的所在,或安慰或劝勉,从不同角度和不同高度,最后总能让我豁然开朗。能遇见陶老师这样的老师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常言道:“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从这些标准来看,陶老师就是位“大先生”。而我作为大先生的学生,也心甘情愿地在将来能够成为“大先生”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
开悟前兆
这一个月以来,以大伯哥生病住院为序幕,紧接着是大伯嫂、婆婆、公公以或前仆后继或双管齐下的方式纷纷生病住院。刚刚阑尾炎手术痊愈的我,以家里身体第二好的资格顺利地成为照顾病人大军里的一员。护理大军内部工作分配非常明晰,因为成员只有两个人,爱人和我。他在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的情况下,吉林、长春,医院、家里,不停穿梭,跟我在一起黏糊的时间全部取消,以至于有时候我看见他都有点陌生了,尤其是看见他那两个耷拉下来的大眼袋上又分别新添了一个大叉时,我喃喃地说道:“这回真是名副其实的老帅哥了!”而说这话的女人早已顺理成章地成为名副其实的黄脸婆了,我不出门都不洗脸绝不是传说!有时候遇到紧急情况,出门都不洗脸!
婆婆现在出院了,但是因为腰间盘突出的病犯了,不能走动,一切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进行。白天还好,有保姆。到了晚上,我的作用就开始显现了。首先是傍晚,她要大便,她便的时候我得用盆接着,得看着她拉得怎样。生活真是另一所大学,让你边学习边实践,而且多味俱全。然后是夜里,她老人家至少得撒三次尿,迷迷糊糊地给她换尿垫,怕她受委屈,我们不让她穿纸尿裤。这都不算什么,有时候,我们正吃饭呢,那边传来“喜讯”——要大便。曾经我是个多么愤世嫉俗、超凡脱俗的文艺女青年啊,现在我每天要做早饭,晚饭,还要洗碗洗衣服什么的。以前,满脑袋里想的是人生、哲学和爱情,现在满脑袋里想的是怎么剪裁尿不湿既能兜住又可以不浪费以及早饭做什么吃,而这些仅仅是我生活中很微小的一部分,如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一样,生活中最巨大的艰难是没法让你像祥林嫂那样反复絮叨,可感但不具体是生活于人类另外的馈赠。我不能说我很快乐,但我也不痛苦,这感觉是从前没有的,人世间原来还有快乐、痛苦以外的感受。很多次我曾嘴边荡漾出一朵花,平静地总结:这才是真正的人间烟火!
今儿得空儿上网查资料备课,看见QQ空间里,我的学生发的李叔同的一段话,我笑了。弘一法师是这样说的:“高兴与痛苦,人皆有之。高兴时心平气和地感受它;痛苦时平静地体会它。人,由于没有开悟,许多痛苦由此产生,一旦了解了生命的意义,事物就没有太多区别。因为,高兴与痛苦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宽窄都是路,前后皆为空,只有一部分一部分加起来,才叫完整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生活。”这话说得绝对有道理,但这话绝不是大师在伺候某位老太太接方便的时候想出来的,因为那时候想的是:手要稳,心要静,鼻子最好不要呼吸什么的。那一刻,你必须得平静地去体会它,那个时候千万不能开悟,要是开悟了就容易“放下”,绝对不能纠缠“放下”和“放弃”的关系,虽然这个问题困扰我好几年了。
我正瞎想时,好友听哲突然蹿出留言:
米哥……
又看到你的曼妙倩影
倍感亲切
我回道:我在崩溃中以势不可挡的破罐子破摔的姿态重新崛起。
说这话时我头脑里闪现出一个想法和一个画面,想法是:是谁说生活是把杀猪刀,说得太不确切了,生活应该是把六面棱锉,全方位地把你磨得直掉渣,完了你还不觉得疼,甚至到最后,不磨你,你都不得劲儿,自己个儿还主动要找树蹭一蹭。画面是:几年前,我和听哲一起去农博会,我们挤到猪的展区,我看见好多头硕大得如同小号大象的猪既惊讶又恐惧,我希望听哲也能看到这几头猪,于是我大喊:“听哲,听哲!”喊了几声也没听见他回答我,身边站的人也不是他,我只好一个人悻悻地观看,突然耳边幽幽地传来一个声音:“细米,以后在公共场合,尤其是在猪圈前能不能不喊我的艺名,尤其是你看着猪喊我的名字,众人怎么想!”我伸了伸舌头,觉得他说得极是。后来,我们还看见了几十斤重的大南瓜,我又开始兴奋起来,强烈要求他用手机给我和南瓜照张照片,那个夏天我瘦了吧叽、黑不溜秋的,穿着件孔雀蓝的花裙子,龇着有点白的大板牙,傻笑着跟南瓜合影,照出来以后,我觉得我那个表情好像那个南瓜是我种出来似的!我给照片取名,美女与南瓜。听哲严重不同意我取的名字,说是应该叫:南瓜与傻瓜!还说非常感谢我,那张照片给他带来了欢乐,一看见照片上我那傻样,他就觉得好笑,大笑,微笑……
“宽窄都是路,一部分一部分加起来才叫完整的人生。”这话于我也只算说了一半儿,体味经历和感受,到最后连评价、回忆的气力和心情都没有了,才叫更完整的人生。突然要开悟:麻木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嘘……
鼻涕拉瞎的童年
童年时期的我,没怎么鼻涕拉瞎过,這要感谢我爸爸,他有洁癖,所以,他不允许我们鼻涕拉瞎。但我关于童年的记忆还是始于鼻涕拉瞎,因为我小的时候看到的小伙伴们,最习以为常的动作就是吸鼻涕,“哧”的一声之后,你会看见那条带着光、闪着亮、长长的清鼻涕神奇地进入了它出来的那个鼻孔。吸鼻子的小伙伴们,从容不迫,分寸感极强,鼻涕不流到嘴唇之前绝不会吸,但又看好火候,绝不会让鼻涕进嘴里,那真叫一个技术!当然,也有水平不行的,于是玩直接的,这种人喜欢用袄袖子直接上去抿,一般都用右手向左搓一下,再向右回手时轻轻带一下,要是赶上扇啪叽或弹琉琉的时候,就用左手噌噌两下,动作路线相反,但规范程度不变,速度不减,效果也不差于右手。真不是吹,想当年,我们大多数人的袄袖子都是硬邦邦亮光光的!当然,还有人喜欢更直接的,那就是用一个手指堵上一个鼻孔,让另一个鼻孔用力,鼻涕直接冲向广袤的大地,那叫一个直截了当的痛快!但痛快和欢乐是他们的,我只能用个小手绢规规矩矩地擦鼻涕,于是招来了众多异样的目光,不会吸鼻涕和不会准确无误地随地吐痰,这曾使我“自卑”了很多年。
但不管怎样,童年的时光还是很欢乐的,因为童年的特质在我看来就两个字:简单。而我认为简单的内涵就是快乐!我特别不喜欢说“长大了不好,因为没有童年那样轻松快乐”这样的话。其实,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快乐,不过是每一阶段对快乐的要求不一样了而已。是我们自己把自己搞复杂了,却说是这个社会、人生逼迫我们变了模样,于是没事就经常怀念从前的简单和愉快,怅惘着现如今的复杂和痛苦。人类最大的共性就是——明明是自己主动当的“婊子”还要非得展示出一种“欲罢不能”的无奈,目的就是想以后给自己“立牌坊”!
大概总结了一下,我上小学前的童年大概分为两个阶段:托儿所时期、散养时期。
上托儿所的时候,我非常文静,甚至是非常安静。我在我妈单位的托儿所里是有名的乖孩子,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老老实实地坐在托儿所大炕的一角,看那些调皮的孩子们玩,再不就是看那些悠来悠去的摇篮。我小的时候,托儿所是由一铺大炕和一排悠车(摇篮)组成的,每次看到那些高高荡起的悠车我都很高兴,能傻乐着看好半天。我妈说,每次她下班接我的时候,都看见我安安静静地坐在炕上的墙角处,见到妈妈很高兴但也很腼腆,每次她都很怜爱地多抱我一会二。我不大惹事,但是偶尔也会犯孩子常犯的错误。那个时候,虽然我父母都有体面的工作和固定的工资,但因为姥姥体弱多病,家里的钱大部分都用来给姥姥看病了,还有一部分是爸爸给奶奶的生活费,所以我们家的生活很拮据。因此,妈妈不能每天给我带一个苹果到托儿所,爸爸就每天都给我切几片萝卜放到干干净净的饭盒里带着。每天在托儿所啃萝卜对我来说也是件快乐的事,但我毕竟是孩子,对水果的向往还是要多于对蔬菜的被动接受,当我看到别的孩子吃够了苹果就扔到炕上以后,我会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快速爬过去,拿起苹果迅速地咬两口,然后,扔下苹果跑回我的旮旯处。因为照顾我们的姥姥们都比较喜欢我,也懂得均贫富的道理,所以她们看到了也从不批评我。后来,她们甚至经常把那些孩子不吃的水果,重新削了削,给我吃。这事我一直记着,姥姥们的善良一直都印在我心里。
托儿所时期的我经常挨欺负,即便我谁都不招惹,也会有人主动欺负我。妈妈的同事马阿姨的女儿就是其中一个。她总是喜欢趁姥姥们不注意的时候跑到我面前挠我几下子,那丫头齁不是东西啊,下手贼狠,而且屡教不改,有的时候姥姥们都气得打她的手!而我被欺负了也不哭,还是那样安安静静,姥姥们看不过眼了,每每我受伤了,她们就会把我抱走。但这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我依然还是大家欺负的“理想对象”。
我们托儿所有一个外号叫“高胡子”的男孩子,姓高,比我大一岁,行为非常霸道,是托儿所里有名的“所里横”,像土匪一样,过去老人管土匪也叫胡子,所以,托儿所的人就给他个外号“高胡子”。这“土匪”在托儿所里经常干的事就是咬我的肚皮。他经常趁姥姥们不注意的时候,跑到我跟前,撩开我的衣服,偷偷地在我肚子上咬幾口,然后跑掉,而每次我都绷着小脸,保持我不哭的本色。姥姥们看了很心疼我,就叫来“土匪”的妈妈,让她好好教育教育“土匪”。“土匪”的妈妈最后决定来个现场教学:她把高胡子拉到我面前,确切地说是在我肚子面前,狠狠地打了他一顿。打那以后,他就再也不敢咬我了。但复仇的种子却在我心底萌生了,从那以后,我会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到他面前,连抓带挠几下子,然后就跑。我那个时候跑得太快了,等他反应过来追我的时候,我早躲到姥姥们的身后了!后来,我发现我跑得很快,尤其短跑,很擅长跑五十米和百米,上中学、高中、大学一直都是这样。大学体育课我专选的是篮球,老师说我的爆发力和速度都特别好。现在想想,我速度快,估计跟小时候为了挠高胡子,我总练习突然启动、瞬间加速,然后折回有关系。我只能跑短距离,估计跟从我的位置跑到高胡子那儿,再从高胡子那儿跑到姥姥们身边不超过五十米有关,天才都是逼出来的啊!
多年后,和高胡子再相遇的时候,我们都不怎么提小时候的事了。就有一次,我去他工作的那家银行办事时遇到了麻烦,我找他帮忙解决,他痛快地答应了,并加了一句“看在我小时候总咬你肚子的份儿上,这事儿我帮你!”我心想“臭流氓!你不给办试试!”
原来,在他心里这事他也没忘记。童年虽然年纪小,但有些事我们是会念念不忘的,有些“账”也是算不清的。其实,后来他不咬我肚子以后,我也没少挠他。
托儿所毕业后,我就成为了闲散儿童。因为妈妈看我比较乖,所以,每天带着我上班,就没把我送到幼儿园。在我所受到的基础教育中,跟哥哥和妹妹比,我是缺失了一段的。所以,我没有幼儿园这段生活的记忆,不像妹妹她关于幼儿园的回忆非常丰富。比如,她要上厕所,每次都是告诉同桌,然后同桌的小朋友举手说:“老师,多多要去厕所!”比如,妈妈要是加班不能及时接她,她就会紧跟在老师的屁股后面,因为她知道那个老师跟我家是邻居,可以带着她回家,诸如此类的记忆我没有。我也没有在幼儿园里背着小手晃着脑袋跟老师学唱儿歌的记忆,我常跟妈妈抱怨,由于我没有在幼儿时期正经八百地跟阿姨学过唱歌,没经过幼儿园的专业训练,所以长大后我唱歌老跑调!
尽管如此,闲散儿童的日子也是相当不赖的。我当闲散儿童的时候,每天的必修课就是爬妈妈单位的大门。那是一个由很多根长长的铁条焊成的扇形大门,分左右两扇的那种,两扇大门横腰处是一根很长的门闩,可以左右拉伸。大门开启的时候晃晃悠悠,吱吱嘎嘎,站在一扇门边上,享受着它慢慢打开时的惯性,离开地面平行位移,那感觉老好了。我最喜欢玩那个大大的门闩,在那上面上下翻飞好多次都不腻味。当然也会有不小心衣服被挂到门闩上下不来了的时候。妈妈回忆说,那个时候她在办公室里经常听到有同事对她喊:“李杰,你闺女又挂大门上了!”
因为我知道妈妈会来救我,所以,我不着急,也不哭,一个人挂着,悠然地想着一些事、思考一些问题。妈妈说,她经常能看到我憋着小红脸,挂在大门闩上一言不发。我常想,成年以后,我也经常喜欢一个人静下来思考,可能就跟当年我经常被挂大门上有关系。
散养阶段,我最羡慕一个人,那就是妹妹。我比她大四岁,哥哥比我大三岁,妈妈实在不能同时照顾三个年龄这么小的孩子,于是她就把妹妹送到了我们住在郊区的一个远房舅舅家。舅舅是果园的技术员,他们家就住在果园旁边,妹妹住在他们家,舅舅、舅妈对她特别好,她就是他们家的小公主,确切地说是“水果公主”。有一次,我跟妈妈去看妹妹,她正午睡呢,怀里抱着个大西瓜,一只小手里还抓了一个小果果,睡得那个香啊!舅妈很疼爱她,每次睡觉前都在她身边放上点水果,而舅舅每次从果园里回来都会给她带回一些更新鲜的水果放在她身边。在我眼里,妹妹过得简直就是花天酒地的生活啊!想想我在托儿所吃萝卜片子的日子,那真是有点不堪回首啊!
舅妈家有个菜园子,各种青菜一应俱全。那年夏天,舅妈发现菜地里的西红柿不知道为什么每天都会有一两个破了,那破了的柿子好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咬了,没有被摘下来,每一个都好好地挂在秧上,就是刚刚红了的地方有牙印。舅妈很纳闷,每年老鼠、猫、鸡、鸭、猪、狗都不吃柿子啊,怎么今年改胃口了呢?好多天舅妈都想不通,直到有一天,她看见我妹妹扭着胖乎乎的小屁股进了菜园,钻到柿子架下面,也不摘柿子,就是弯着腰,撅着小屁股,对着柿子泛红的地方咬下去,吃得津津有味。听舅妈说她的这个故事时,我是满心羡慕啊,这纯天然的生活啊!妹妹还经常跟舅姥姥一起去放鸡鸭鹅,她们拿着小树棍儿,在草地上、小河边溜达,舅姥姥曾经是大户人家的,后来夫家去外地的时候没带她,她后来就嫁给了现在的丈夫,过起了农家生活,但她是读过书、见过世面的人,所以,她每天都给妹妹讲故事,这可比我每天爬妈妈单位的大门要有意思多了!
那个时候,我真是打心眼儿里羡慕妹妹。长大后,我们再说起那个时候,我仍然会流露出对妹妹的羡慕,但妹妹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我还羡慕你能天天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呢!”那一刻,我和我父母都沉默了——人生得失何以判断?生得到底逢不逢时,不是我们自己说得算的!
散养生活虽然短暂,但却让我自由自在。少了幼儿园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幸运,我比别的孩子更晚一些才被条条框框束缚,这让我与生俱来的活跃思维得以比较完好地保存,这也为我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乃至对人生的态度都埋下了很多的伏笔。童年时光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短暂却又最美好的时光。转眼我四十岁了,我的亲人和朋友们还经常说我像个孩子,我从不作过多辩解,因为我认为说我是个孩子,是对我最好的评价,也是我人生的至高追求。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写下这些文字算是我送给自己的儿童节礼物。
节日快乐,快四十岁的孩子!
浮光掠影Toledo
二〇一一年在西班牙工作时,我奉命到马德里参加国际教育展,期间有一天的空闲,得朋友推荐,去了古都Toledo。在那里停留的時间虽然短暂,但这座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自知对其了解仅停留在浮皮潦草的层面,所以写下的文章只能算是“浮光掠影”,Toledo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实是难以用只言片语表述全面的。
——题记
提起西班牙,人们更熟悉的也许是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在这两个城市里,你能随处可见蜂拥而至的中国游客,但如果你对西班牙的历史有更深一步的了解,Toledo这个城市其实也应该是游西班牙必去的地方。
坐落于距马德里七十公里的Tajo河畔山坡上的Toledo是西班牙最古老历史的见证,从罗马时期至今,一直在风雨中伫立,无声地诉说着古老王国的兴衰史迹。
Toledo 有古老的民居建筑,一线天的街道,鹅卵石铺地的小巷,极富欧洲气息的小城。在这里,你看不到冲天的高楼大厦和奇特的现代建筑,也看不到忙碌的人群,你能感受到的是在古城的石板路上,伴着拂面的清风,轻轻踱来踱去的安宁与惬意。看着凹凸不平的高大石墙和挂满手铐脚镣的教堂,你亦能不断地追思着历史的沧桑与悲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教堂。西班牙作为一个宗教大国,Toledo是其发源地之一,因此城中到处可见的天主教堂、传道院、各种圣像神画无不显示着这座城市的宗教气息。
在Toledo,除了看它的教堂、水利系统以外,你不能错过参观这里的铁饰制品和金丝制品作坊。我去的是郊外一家有三层楼的手工作坊,一楼是展品,二楼和三楼是制作车间,你可以亲眼看到工匠加工作品。这里的铁饰制品在世界享有盛名,其中又以琉璃金丝制品最为出名,黑铁配金色图案非常悦目。那仿古的刀剑着实让我流连了一阵子,可是我看上眼的最便宜的都要几万块人民币,只能望而却步了。但最后也还是安慰了自己——买了一个精致的打火机,既了却了我想“占有”此地特产的欲望,又满足了我喜爱收藏打火机的爱好。
我在Toledo逗留了一整天,出城的时候才想起来在城门留影。比萨戈拉门为托莱多城的正门,朝北,建于十六世纪中叶,这是唯一能进入古城的一道城门。门上刻有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帝徽——帝国皇鹰,我就在这个门洞里摆了各种搔首弄姿的pose,我最满意的一张照片是我在大声阅读城墙上西班牙文学大师塞万提斯给这座古城的题词“西班牙之荣,西班牙城市之光”时照的。这是我与古老文明的珍贵存影,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瞬间记录。
出城回首,远远可看城里的电梯,这是这座城的另一道风景,电梯不是在某一建筑内部,而是安在城市外部,方便人们在山城出行,乘坐电梯可以直达城市的更高处,而不必走蜿蜒的盘山道,这是我走过的城市里从未见过的。因此,我不得不感叹,这座城市的人在承接着古老历史的同时所具有的现代智慧,这无疑是古老文明和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的典范。
千年古都,城市和人都不是浪得虚名的。
(责任编辑 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