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燕
摘要:当今,教育行业在实行新课程改革,新课标指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新课标也倡导了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方式,即有创设问题情景来指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自身的实践使得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在目前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越来越灵活。在这种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之下,本人就以初一数学为例,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科学地创设有效问题情景进行研究探索。
关键词:初一数学;有效问题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199-01
在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问题情景”的创设是否恰当将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产生关键的影响。因而,科学地创设问题情景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而所谓的“问题情景”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选择的数学问题,教师在设置数学问题时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既要保证问题的难度适中,又要保证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思考热情;第二是创设的具体情景,也就是将学生所熟悉的背景知识或者生活中的案例融人到教学情景之中。
1.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景的重要意义
就数学而言,问题可谓是其心脏,几乎每节数学课的大部分时间,除了教师讲解知识的时间,便是教师带领学生们共同研究、解决数学问题,在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之中,学生最终会站我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在数学课上,质量高的问题并非是难度大的问题,而是那些既需要学生去努力思考来解决,更能够引发探究欲望的问题,当教师将问题置于好的问题情景之下时,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必然也是愉快的。因而。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时,要以本班级内学生的的认知水平以及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
2.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
2.1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
数学是一门工具,而数学中某些看似高深的知识其实都是以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为背景的,倘若教师能够注意到这一点,在讲授某些抽象的问题时能够赋予其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并且学会自己提炼数学题目,让学生体会创设数学问题的过程,那么将会对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比如:教师在讲解“不等式”这一章内容时,可以首先向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大家在生活中肯定都喝过茶,那么现在大家设想一下,在已经泡好的一杯茶中,再加入一部分茶叶,这杯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学生们很容易就能回答出“茶会变浓”的答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后,对于课本中的例题,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思考:已知a>b>o,c>O,那么一定有a+c>b。这个泡茶的问题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按照这种方式来创设问题情景,一定能够调动学生观察生活中蕴含的“数学思维”的热情,不等式的学习必将有个良好的开始。
2.2以其他学科知识为背景
数学这门学科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其他的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比如物理、生物、计算机等学科,立体几何与化学中晶体的关联、向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幂函数在生物学中细菌繁殖中的应用等。因而,数学的教学不应当从单一的角度来进行,而是应当在多个角度、多个方位来进行,教师以自己所了解的相关学科为背景来创设数学问题情景,学生将会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数学在整个初中学习中的重要程度,自然也会加强对探索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增强自己再数学方面的素养。
以这个题目为例:某市为了响应国家节约能源的号召,出台了这样一项规定:每个家庭月用电费不超过50度的,将以0.5元/度的标准来收费,倘若每月用电超过50度,超过的度数收费标准为1元/度。小月家某个月交了30元的电费,那么他们家用了多少度的电?并用式子表达电量x和应缴电费y之间存在的关系。
解:设小月家该月用了x度电,则:50*0.5=25<30,由此可以得知小月家本月的用电量超过50度,列方程:50*0.5+(x-50)*1=30
合并同类项得:x-25=30解得:x=55,答:小月家该月用了55度电。
电量x和应缴电费y之间存在的关系如下:
y=0.5x(x<=50)
y=0.5*50+(x-50)*1=25+x-50=x-25(x>50)
答:用电量x和应缴电费y之间的关系为:
y=0.5x(x<=50)
y=0.5*50+(x-50)x1=x-25(x>50)
上述的这个问题,是经济生活中的“分階电费”问题,这样的问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深入浅出的数学化过程:由观察实际问题到猜想数学关系再到总结典型数学模型,学生自然就会意识到“生活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2.3通过学生亲自的实践来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亲自动手、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倡导的科学的学习方式,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这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熟悉教材,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动手实验;另一方面,同时还要保证课上实践的“趣味性”和“探索性”,旨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自主思考能力。
以七年级上册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为例,在初学的时候,学生必然会感受到抽象、枯燥,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小正方形木块搭建一些几何体,根据自己搭建的几何体来画出相应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在动手的过程中学生将会对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产生深刻的理解,在解答这方面的题目时必然也将容易很多。
3.结语
学习数学是一个漫长的战略性工程,对教师而言,这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而创设问题情景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效,因而加强对问题情景的创设,还需要教师继续努力,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让科学有趣的问题情境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药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