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官玲
摘要: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主要的是需要学生掌握简便的计算方法,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部分。小学数学培养的是学生缜密的逻辑性和客观性,简便计算则为其锦上添花,对培养学生思辨的方式和思维的灵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有待革新。基于此,本文将致力于探讨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面临的问题,以及为提高教学方式所做出的行动和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便计算;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099-01
引言: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数学计算中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然而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不够深刻和对计算公式的理解不透彻导致教学效率低。所以,在面对当前状况时需要寻求正确、合理的解决方式。
1.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面临的问题
学生在面对考试或者课堂作业时对题目中的一些数字理解不够透彻,总是忽略掉一些符合题目的特质。学生在学习中对数字之间的关系模模糊糊,导致在真正做题时解答不出题目,掌握不了简便的计算方法,时常把自己深陷在题目中的陷阱里。比如,在人教版的简便计算中计算75×15×110学生总是忽略15这个数字的组成,其可以写成3 x5,并且由此可以得出75 x10×5×110,即75×10=750、110×5=550。所以,数字与数字的关系具有某种微妙的联系,掌握简便的计算方式易于提高学习效率。
2.提升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方式教学效率的对策
面对当前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面临的问题,应从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对策。
首先,学生需对课程主要内容进行提前的预习。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有效的对题目做出正确的判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预习,所以在上课时对知识点懵懵懂懂,学生的盲目性使学习效果不佳、教学质量较差。正确看待小学数学的简便运算需要学生在作业中大量的实践,在题目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然后针对个人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计算能力。教师可在上课前给学生出一道题目,让学生在课前提前感受下节课的内容。比如,25x4÷25x4这道题被广泛运用在课本里,很多学生容易看做是100÷100=1,这道题的错误率极高,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并试着得出解题思路。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可在课堂进行总结,纠正学生的错误,然后引入此节课的内容;接着教师又再次出题(25x4)÷(25×4),让学生再次计算并且比较这两道题的异同,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运算错误,并且能独立的找到解题方式,加深在大脑里的印象。
其次,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相得益彰、互相补充。每当上课时教师会提前几分钟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随堂练习,由于时间有限或者题目难易程度难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教师教学质量差,不能完整的发挥课堂的高效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整理好自己的教学框架,难易程度要有一个相应的比例,并且适合于课堂的时间。学生在课前进行提前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在一问一答中能缩短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点的时间,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能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战的练习。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能让教师知晓学生对简便运算的掌握程度,学生在用此方法进行练习时,对于大多计算错误的知识点教师可作为案例在课堂进行深刻的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点的記忆,并且能充分利用课堂实践,能集中注意力,使教学效率发挥至最大。比如,学生在学习简便运算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题目,如965+352+35+48,让学生集中讨论。计算能力强的同学会找到计算规律,对于没有掌握简便计算的学生教师集中讲解,这道题可以看做(965+35)+(352+48),学生能独立的思考,并在今后遇到此类题目时可以轻而易举的计算出来。
最后,不同的学生能找到不同的方式计算题目,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差异化。面对同一道客观题,不同的学生有各自的解题方式,并且认为自己的解题方式最简单,学生在看待数字与数字的关系时能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快速找到解题思路。所以,教师在讲课时不能只限定一种解题思路,应该多讲解不同类型的解题方式。对计算能力强的学生和对数字不敏感的学生而言,能在多种方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尊重差异化,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3.结语
简便计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必备课程,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面对不同的题目给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要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以及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的重要性,学生掌握了简便计算,对以后的学习会更加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