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一场美丽的意外

2019-09-10 01:17:14黄丹婷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动态生成利用课堂教学

黄丹婷

摘要: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动态生成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生动可变的概括,是对强调过程的预先设定、计划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动态生成强调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它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因此我们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不是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看待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利用;课堂教学;动态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078-01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的,所以,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这些意外包括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也包括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及所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当师生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时,教师要冷静、迅速机智地作出反映,灵活处理。生成尤其是意外生成,巧妙利用之后,会给整个数学课堂注入一种新的活力,给师生带来额外的收获。如何面对和利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

1.学生资源的捕捉要求殛时准确。

1.1追问,让学生成为生成资源的教学者

【案例1】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改变原定思路,追问:为什么不是等于5/18呢?你有什么理由说服老师?面对老师生成的新问题,学生通过折纸、画图、实物举例等多种方法,说明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学生的学习参与十分投入、有效。

数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对象应该是学生和教师。这与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主体并不矛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环境、学生等的影响,会产生灵感,形成即兴的教学思路,从而对原来教学设计进行完善和必要的补充。

1.2纠错,让学生成为生成资源的思想者

【案例2】中的情况教师可以启发,数学中的角与刚才说到的生活中的角有所不同,请画出一个你认为的角。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充分暴露思维水平,互相启发、交流,步步为营,逐步完善。

學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轻松自由地参与学习,积极地思考,会暴露许多真实的场面和东西。所以动态生成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学过程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学生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

1.3传球,让学生成为生成资源的解决者

【案例3】中的情况教师可以把球传回给学生说确实祖冲之发现了圆周率但是圆周率是怎么来的呢?你能发现吗?你发现了就和祖冲之一样厉害了,这时候学生又会继续去寻找圆周率了。

在不偏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首先要重视动态生成的有效性,分清轻重缓急,分别对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其次,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选择。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水平,组织有效的教学。而不能围着一个或几个学生转,忽略了大多数。否则,会顾此失彼。

2.利用生成资源,聚焦问题情景

【案例4】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

师:恩,说的很好。

生:老师球也是平面图形

师: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球是圆的

师:球是圆的吗?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吧

(全班讨论)

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不乏激烈地争论。在争论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思维的冲突中他们逐步达成了共识,同时对“平面”与“立体”这两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就势顺水推舟,通过“圆”与“球”这两个与本课无关的知识点的学习揭示了“立体图形”的概念。

3.抓住动态生成资源的亮点

【案例5】认识三角形

在知道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基础上

师:同学们,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的两条边分别为3厘米和7厘米,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

生:有两个答案!如果三角形的腰7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7×2+3=17(厘米);如果三角形的腰3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3 x2+7=13(厘米)。

师:怎么会有两个答案呢?周长到底是哪一个呢?

生:不同意!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是3厘米,两腰加起来才6厘米,比第三条边7厘米短,围不成三角形!所以答案只有一个,7+7+3=17厘米。

师: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生:我们刚刚研究完,两条短边的和应大于第三条长边,才能围成三角形!

孩子们都笑了表示同意。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是预设的、固定的,但是学生的个体是多样的,发展是多变的。教师对于学生预料之中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对那些尴尬的答案往往重视不够,甚至心有不悦,弃置不顾。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现代教学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学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的可取之处,放大学生的亮点,让所有的学生都来关注这个亮点,保护他们的积极心态。对于学习上有困难学生,由于他们在生理、心理、知识背景上造成的差异,引起课堂上的种种尴尬,教师必须充分理解他们的处境,并从这些问题中发现亮点,使之成为新的教育教学资源。

数学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数学知识的获得,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所关注,要求我们必须用“心”施教。为了使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重视教学的预先设计,牢牢把握教学目标,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猜你喜欢
动态生成利用课堂教学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中等数学(2022年2期)2022-06-05 07:10:50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微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