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雪婷
摘要:小学是教育工作的关键时期,是学生思想启蒙、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小学时期的教学工作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水平,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问题;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069-01前言: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发展大环境下,小学教育事业面临全新的发展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改革发展要求。因此,学校和教师需要重视教学改革,以素质理念为导向,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更加优质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1.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就当前的小学教育事业而言,所呈现的教学效果有些差强人意,与素质标准相对比,存在一定差距。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理念偏差。部分教师对新时期的教育工作,缺乏正确的思想认知,对素质理念内涵认识不清.-。甚至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应试思想为主导,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建设。第二,教育方法不合理。部分教师一味延续灌输性教学方法,未能站在小学生的兴趣角度考虑,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导致课堂环境和气氛比较枯燥。第三,教学载体单一。单纯依靠课堂环境组织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学习空间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第四,实践和评价活动组织不合理,导致学生学科素养建设受到发展阻碍。针对上述问题,教师需要端正思想认知,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环境。
2.改进小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分析
2.1优化课堂环境
环境是影响个体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小学生不同于其他时期的学生,因为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环境要求比较特殊。趣味性、娱乐性的课堂环境,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合理优化课堂环境,构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具有学习活力和热情。首先,教师需要强调师生互动,积极转变师讲生听枯燥的课堂气氛,根据课程内容,与学生之间进行合理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在组织《黄继光》教学时,可以优化课程导人,引人与黄继光有关的英雄故事。之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黄继光身上所具有的民族精神和气节,让学生对课程学习目标,端正思想认识。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构建课堂情境,进一步优化课堂环境。比如说,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与黄继光有关的历史记录短片,以及比较直观的影视剧资源片段。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对黄继光英雄形象形成正确感知,强化情感共鸣。
2.2转变学习方法
在组织小学教育工作时,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方法进行转变与调整。顺应素质改革发展要求,重点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首先,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合理借助导学案,就课程内容进行自主预习,明确学习目标,从而保证课堂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比如说,语文教师在《桂林山水》教学时,则可以引导学生以导学案为载体,就课程进行自主预习。在预习过程中,掌握生字、词,了解文章內容,理解文章情感内涵。其次,教师需要转变学生独立的学习状态,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将学生均衡分配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探究和学习,从而强化学生思维逻辑,增强学生情感共鸣,也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同时,教师需要积极落实任务驱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就《桂林山水》中的写作方法和表达特色,进行仿写和续写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形成综合性学习能力。
2.3拓展教学载体
在小学教育事业当中,教师需要积极开发教育载体,在课堂常规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多元化、现代化课程体系,从而丰富学生学习空间。首先,教师需要合理贯彻微概念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微课视频,将课程内容以视频的方式,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实现翻转课堂合理构建,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直观性的素材。以数学教学为例,教师在组织“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教师可以围绕课程内容整合微课资源,利用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分数的概念,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引导学生以微课为载体,有针对性的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积极开发智能教学平台,实现远程教育,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保证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更加高效、高质。
2.4组织实践活动
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组织实践活动,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掌握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强化实践技能,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成为全能型人才,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首先,教师需要结合课程内容,设置实践任务,组织多元化实践活动。之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掘学习素材,探索实践任务,从而有效积累学习经验。
2.5创新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小学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实现教学反馈和反思的重要载体。作为小学教师,需要高度重视教学评价,根据素质课改标准,制定完善性的评价体系。首先,教师需要更新评价思想,重视学生全过程评价,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教师需要积极更新评价方法,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激励,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产生深入学习和探究的动力和热情。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评价活动,强化学生自我反思能力。
3.结语
综上,为了实现小学教育事业素质改革,小学教师需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以素质理念为主导,就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优化课堂环境,转变学习方法,拓展教学载体,组织实践活动,创新评价体系,构建综合性、多元化课程体系,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