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主流媒体的生态环境共演与创新路径调适*

2019-09-10 07:22董紫薇 杨勇
教育传媒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机构改革发展路径

董紫薇 杨勇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共演理论和媒体生态理论研究了技术、制度、市场三大环境要素对当前报业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塑造作用,并据此提出报业主流媒體融合转型的关键,在于构造组织与环境协调变化的动态循环。在具体实践中,报业主流媒体应当在传媒理念、能力建设、发展路径等方面早日谋篇布局,方能实现与环境适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机构改革;共演理论;报业主流媒体;发展路径

中国正步入新时代,开启了新的改革篇章。2018年开启的以强化舆论导向、厘清职责权限、减少权责重叠、提升管理效率为诉求的机构改革,不仅重构新闻出版业的新“制度语境”,还叠加了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所带给传统主流媒体的紧迫感。移动传播、VR/AR、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更迭让人目不暇接,正在不断催生新兴业态和创造新的消费场景,与管理制度变迁相叠加正在塑造一个易变、复杂、模糊、不确定的传媒环境。报业主流媒体必须与之达成主动性适应,在理念、能力匹配、发展路径等方面早日谋篇布局,方能走得更远。

一、多因素交织共演:新时代主流媒体面临的生态环境

共演指的是组织与环境的动态作用所呈现出的一种协同发展、相辅相成的“共同演化”趋势。①组织要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与外部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和协同作用,在与环境的高度融合中实现自我进化。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最早提出媒体生态的概念,他认为媒体生态环境包括技术资源、市场竞争和政策制度三个基本环境,在媒体组织与技术、信息与受众、媒体控制与制度三个层面上构成冲突和融合的内生循环。②据此,技术因素、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是三大相互作用的环境变量,它们之间交织共演的动态关系主导了媒体生态环境的主要变化,进而对报业主流媒体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

(一)技术的快速升级迭代成为媒体生态环境变迁的基本动力

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信息化浪潮中,传播学之父施拉姆曾用“一天之中最后的3秒钟”来形容媒体技术创新扩散的速度之快、时间之短。自1946年电子计算机问世,到1990年万维网诞生,再到2010年之后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逐渐普及,这短短几十年于人类历史不过弹指一挥间,却前所未有地谱写了媒体技术呈爆炸式速度更新、媒体组织与环境剧烈冲突融合的新时代。

媒体技术的快速升级迭代和多维拓展应用使传媒产业不断衍生出新产品、新理念和新业态,引导中国媒体生态环境进入了加速演变的快车道。在新闻出版领域,媒体技术的升级和应用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向。一是自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之后,数字和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新闻出版业推向“数字化生存”时代。以高速传输的数字传播方式和信息共享的网络传播语境为依托,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手机报纸、互动类图书App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出版逐渐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7年中国数字出版业产值超过40亿元,支付技术的便捷化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数字阅读付费率,用户付费成为最大的收入来源③;二是自2013年4G牌照正式发放以来,中国正式迈入移动互联新时代,智能手机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珠联璧合引导新闻出版业进入“移动化应用”时代。在移动多屏的传播语境下,报业主流媒体积极构建以自有手机客户端为主体,以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为两翼的“两微一端”移动传播格局;三是自2016年人工智能应用开始普及以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社会化媒体、VR/AR等各个领域的技术趋于融合,新闻出版业进入“智能化升级”的新时代。在数据化和机器化新闻生产、个性化新闻推送等多元技术应用的进程中,基于数据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开始出现,一点资讯、天天快报、今日头条等立足于算法推荐和智能分发的纯聚合新闻平台开始兴起,从信息挖掘、资讯生成、线上推送到信息服务的一整套新闻生产流程都经历了全面升级。

可见,媒体技术的快速升级迭代使新闻出版业经历了一场从产品理念到业务形态的重塑,在数字化生存、移动化应用、智能化升级的阶段性演进中,报业主流媒体开拓了数字出版新兴业务,构建了“两微一端”移动传播格局,形成了智能升级新趋势,最终推动了整个媒体生态系统的重塑和进化。

(二)新闻出版机构的改革探索为媒体发展塑造了基本的制度空间

传媒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任何媒体组织的生产和传播行为都会受到社会特定政治制度、政策法规、文化范式构成的相关“游戏规则”的深层控制。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新闻出版机构的职责归属经历了四次重大调整。在政务院直属的第一阶段(1949-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和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下属的两个正部级机构,分管新闻宣传和出版印刷工作。1952年政务院决议撤销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将原新闻总署办公厅负责的报业管理工作并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在文化部直属的第二阶段(1954-1986年),国务院决议撤销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将出版业务划归文化部管理,设立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在国务院直属的第三阶段(1987-2017年),国务院于1987年决定设立直属国务院的新闻出版署,后更名为新闻出版总署,升格为正部级机构;2013年,将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8年3月,新闻出版机构的第四次重大调整正式来临,全国“两会”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新闻出版工作和电影工作划归中央宣传部管理,重新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不再保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归中宣部领导,由此掀起了中宣部统管新闻出版工作的第四次改革浪潮。

总体上看,新闻出版机构在级别纵向升降和职能合并分立上的四次调整,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行政管理效能。最近一轮改革将新闻出版业务划归中宣部管理,能够有效解决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职能机构在管理实践中存在的边界模糊问题,避免党政职能交叉、多头管理,从而实现行政管理效率的大幅提高。

同时,新闻出版机构改革也反映了特定技术环境下的制度诉求。新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新媒体崛起的同时也加速了传统媒体的衰微,在塑造新传播語境的同时也招致了虚假信息、流言谣言的横行,破坏了和谐的舆论环境。面对新技术环境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国家制度的回应也在各个层级上展开。在宏观管理层面,将新闻出版业务划归中宣部管理,也是为了强化对网络舆论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在政策调控层面,颁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颁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开展“净网行动”等,是为了净化线上舆论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在国家战略层面,制定媒体融合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是为了把握技术带来的新发展机遇,实现制度供给与技术进步的协调共演,为媒体发展塑造基本的制度空间。

(三)市场需求是促使媒体生态环境变迁的核心内生动力

在主流媒体拓展新业态的过程中,市场需求始终是最精准的导向。可以说,用户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舆论场就在哪里。从大众传播时代到移动互联新纪元,海量用户从报纸、电视和PC端切换到移动端,形成了不可逆转的整体迁移趋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8.3%,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其中,使用手机浏览网络新闻的用户规模达到6.31亿,网民对手机网络新闻应用的使用率高达80.1%,仅次于手机即时通信应用(95.2%)和手机搜索应用(80.9%)。④

从用户行为特征上看,移动互联时代建构了移动化、碎片化、社交化、个性化的内容消费基本场景,新的用户消费需求的形成又塑造了全新的商业生态。移动化意味着使用智能手机阅读新闻的移动互联用户可以保持边看边移动的伴随式接触状态,用户移动到新场景而产生的本地信息需求催生了基于LBS定位的新闻推送服务。碎片化意味着移动状态下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所以节省时间和流量资费的短视频体裁更适合观看,短视频市场迎来了加速增长的爆发期。社交化反映了用户基于社交需求而使用媒介的心态,用户参与虚拟社交的行为推动了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崛起,用户对实时互动和群体认同的渴望推动了网络直播和弹幕视频的诞生。个性化展现了用户的内容兴趣越来越走向细分,基于算法推荐的新闻聚合平台和提供主题性内容的垂直新闻平台开始兴起。

综上所述,市场因素是促使媒体生态环境变迁的核心内生动力,消费者市场需求直接引领了媒体产品创新的风向;技术因素是媒体生态环境变迁的基本动力,其快速升级迭代推动着媒体传播语境和媒体组织形态的不断重塑,媒体组织将新技术应用于产品创新可以满足多种多样的市场需求;制度因素构造了媒体技术应用和市场竞争的基本空间,在国家战略层面对媒体组织的发展路径作出规划。技术、市场和制度三种因素不断交织共演,技术和市场因素合力推动媒体组织的新业态延伸拓展和国家制度的调整适应,制度因素又反过来对市场失灵和技术伦理问题作出规制,三者在不断相互回应中形成融合共生的有机循环,推动了媒体生态环境的自我进化。

二、提升环境适配能力:报业主流媒体融合转型之前提

如前文所述,目前报业媒体所处的生态环境具有不稳定、不确定、复杂、模糊等特点。权变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应当进行“有机”管理,以便满足和平衡内部需要并适应环境状况。权变理论的核心是使组织适应环境,组织形式依赖于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约束因素。⑤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运营的组织需要有更高程度的内部差异性,同时组织需要适当整合,将这些差异部门维系起来。面对媒体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媒体形态持续推陈出新、市场需求变化不定的动态环境,报业媒体组织应该主动调整自己,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面对动态的媒体环境和新的机构改革方案,建设和提升与环境变化相匹配的媒体能力体系、变革媒体组织形态是报业主流媒体建设的核心,也是其发展路径转向的基本前提。

(一)提升在复杂多变环境中快速有效的舆论引导能力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面临新的国内与国际问题,要求报业主流媒体必须具备面对复杂多变环境快速有效的舆论引导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⑥为了服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局面,营造好全面深化改革的舆论氛围,报业主流媒体需要主动设置议题,有效回应社会各方关切,切实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涉外战略行动、国家形象和外交活动频繁遭到西方媒体的曲解、误读和围堵。“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倡议在国际传播过程中被一些西方媒体“污名化”和“妖魔化”,肩负国际传播责任的报业主流媒体在准确阐释和传播中国的理念、主张方面还缺乏成熟的传播理念、话语体系和技术手段。针对西方媒体的“污名化”和“妖魔化”报道,报业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存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等诸多问题,缺乏制度性的国际话语权。报业主流媒体迫切需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在国际和国内两个舆论场深度融通的传播环境下,为了快速应对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报业主流媒体也要进行组织变革,打造扁平化的柔性组织,吸收和运用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及新表述,统筹利用人类共通的经验和思维,遵循人类共通的价值和情感,寻求“最大公约数”,寻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形成国内、国际和谐共振的舆论格局。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纵深发展,直播、短视频、算法推荐等新型媒体业态层出不穷的同时也带来了内容格调不高、冲淡主流舆论、“信息茧房”等问题,对报业主流媒体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亦带来了挑战。

(二)提升对快速迭代技术的应变能力和应用能力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新媒体凭借技术快速迭代的优势,获得了大量的用户和广告份额,给报业主流媒体带来了严重冲击。报业主流媒体必须补齐短板,提升面对快速迭代技术的应变能力和应用能力。

目前,新闻传播的组成要素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新闻生产的内容和结构渐趋开放性、多样化,用户的媒体消费习惯和心理日益个性化、易变化,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渐趋精准化、场景化,接受终端的形态和功能日益多样性、便捷化。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内容的相互影响、相互驱动正在形塑一个移动化、社交化、个性化的融媒体传播环境。报业媒体原来长期固化和时滞的线性传播模式难以适应媒体环境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天津港危化品爆炸”“四川阿坝州山体垮塌”等重大突发事件中,报业媒体所拥有的技术能力、生产样式和传播方式难以满足用户对新闻信息的即时、深度需求。

新媒体产品和样态迭代周期也越来越短,可穿戴设备、柔性显示屏、VR/AR等将会给新闻信息的传播带来新的变革。报业主流媒体要实现融合发展,必须对自身的底层技术架构进行变革,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重构媒体信息采集、内容生产、信息分发、效果监测等技术体系,重塑媒体技术生态,推动媒体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

(三)夯实引领新场景消费需求的内容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

面对人工智能引发的“新内容革命”,报业主流媒体需要进行内容供给侧改革,重塑内容生产体系,创新内容生产样态,夯实面对新场景消费需求的内容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传统报业由于缺乏个性、针对性和沟通性,刊发的媒体内容无法满足人们目前对场景化、个性化、易变化的内容消费需求。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为报业主流媒体运用智能化技术重构生产流程,提升内容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提供了可能。

面对个性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报业媒体需要开放内容生产的平台,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用户的力量,构筑“专业生产+用户生产”的内容生产新格局,需要拓展内容生产的边界,丰富内容的生产类型,创新内容的表达形式。特别是针对融媒体的传播环境,主流媒体需要提供高传播力、高场景度、高嵌入度、高情感度的内容作品,满足用户的重度内容消费需求。浙江报业集团通过建立开放式的内容平台战略,打通各种产品入口,挖掘用户潜在服务需求,提高用户黏性,最终构建起提供主流新闻、专业资讯、文化娱乐和生活服务的网络媒体平台。针对用户易变化、多样态的消费需求,浙江报业集团快速响应用户消费需求的变化和媒体产品结构的变革,实现了内容生产和内容供给的精准协同、精确传播、有效耦合。

建设报业主流媒体、提升内容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也需要建立创新型的媒體组织。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产品竞争的时间越来越短,空间越来越广,媒体产品的创新和迭代周期越来越短。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报业主流媒体需要增强自身创新意识,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缩短媒体产品的创新迭代周期,才有可能赢得市场竞争。为此,报业主流媒体需要适应媒体环境变化的需要,突破自身的组织刚性和组织惯例,创新组织模式,从而再造生产流程和创新内容生产方式。

(四)提高融媒传播所依赖的跨界资源整合能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融媒体传播环境正在形成,报业主流媒体需要切实提高融媒体传播所依赖的跨界资源整合能力。在融媒体传播环境里,多元信息传播和多种媒介形态聚合成为常态。主流媒体要保持优势,必须善于吸收其他媒介的优势,博采众长,进行跨界资源整合。

在媒体组织内部,报业主流媒体需要打破部门边界壁垒,根据新闻信息传播的需要,统筹利用媒体组织的各种资源,生产适合融媒体传播的媒体产品。为了适应受众不同的需求,报业主流媒体的旗舰《人民日报》在跨界资源的整合中取得不俗的成绩,按照专业化、垂直化原则分类,破除原有部门之间的壁垒建立了麻辣财经、学习大国、新地平线、半亩方塘等多个融媒体工作室,陆续推出了多款融媒体作品。同时,媒体组织也需要和其他组织及外部环境之间打破壁垒,整合资源。

移动互联网技术不仅实现了人、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更带来了去中心化的边界革命。实现融合发展,报业媒体需要突破边界,形成适应去中心化的组织架构和生产体系。一方面,报业主流媒体需要发挥专业采集、深度分析的优势,充分占有信息资源,通过深度处理,向用户呈现精准、丰富的新闻信息;另一方面,需要将自己打造成平台化的组织,聚合各种资源,改进资源配置方式和生产流程,构建媒体组织新闻生产和信息分发的新模式。此外,报业主流媒体还需要重视建立线上和线下资源的整合能力,将虚拟的信息产品和现实的体验服务相结合,打造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方式,如《成都商报》等充分利用自身品牌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开发和运营了多个信息服务类App,提高了用户黏性,实现人、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价值匹配。

三、“四位一体”:报业主流媒体创新发展路径之基本调适

(一)舆论为先,建设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当前,中国正处在快速上升期和深刻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新阶段,中国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的舆论环境的复杂性、敏感性前所未有。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改革,各种意见相互交织。由于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发展也充满了猜疑、误解和误导。“中国威胁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中国掠夺论”等论调不绝于耳。⑦

面对社会重大关切问题和重大紧急突发状况,报业主流媒体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打破思维定势,善用新理念、新手段、新方法在第一时间发声,澄清社会疑惑,抢占信息传播制高点,引导社会舆论。《人民日报》针对北京清理牌匾标识的社会热点事件及时刊发题为《北京清理天际线:也要关注到人心起伏线》的评论,不仅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引导了社会舆论,还敦促了北京市政府改进工作。“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针对国际社会的舆论杂音,报业主流媒体应该“增信释疑,凝心聚力”,创新对外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注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建立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主动设置议题,向世界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中国,让国际社会了解和理解一个复杂多元的中国。如《人民日报》(海外版)自创刊以来,致力于全方位、多角度“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宣介中国发展变化”,践行“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传播理念,取得了很好的国际传播效果。此外,报业主流媒体要顺应社交媒体和移动终端迅速崛起的趋势,更加注重传播方式的交互性、多元化、开放性,做到细分受众,精准传播。

(二)融合为核:以融媒体传播矩阵快速布局新业态

在媒体生态环境重构、新旧媒体同台竞争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大力加强新媒体业务、布局跨界新业态是大势所趋,也是将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的必然要求。在新闻出版领域,报业主流媒体要积极打破旗下媒体各自为政的壁垒,实现视频、直播、文字、图形、H5、AR等多种媒体形态,在报纸、广播、电视、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不同媒介平台的传播。

融媒体传播的前提在于搭建全媒体平台和再造新闻生产流程。平台是融媒体传播的硬件基础,流程是融媒体传播的软件系统,新闻流程再造要打破不同媒体部门各有一套采编人员和管理机制的分离状态,打造整合采编资源、聚合传播优势的全媒体采编平台。比如,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通过改革采编部门设置,设立总编调度中心来实现新闻生产的“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人民日报融媒体工作室按照跨部门搭配、兴趣化组合的原则形成“项目组”施工方式,打造“麻辣财经”“半亩方塘”“一本正经”等专业化、个性化、分众化的新闻品牌,从而在拓展新业态、创新媒介产品方面积累了实质性的经验。

融媒体传播的关键在于实现内容与技术、内容与平台高度融合。在2018年两会报道中,新华社智能机器人“媒体大脑”创作发布了全球首条关于两会内容的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展现了新技术对内容生产的全新塑造;人民网全力打造覆盖PC端和移动端的新闻直播品牌《两会进行时》,以创新的产品形式,为用户提供全视角、多层次、移动化的两会直播体验,都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也为拓展新业态进行了有效尝试。

(三)人才为本:优化满足融合发展需求的人才结构

媒体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的核心是人才优势。报业主流媒体要重构人才结构和用人机制,从根本上把“人才是第一资源”落实到位。做好媒体融合工作,报业主流媒体一方面要重视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工作队伍,用好人才资源。⑧尤其是针对媒体人才不断流失的状况,报业主流媒体要提高待遇,扭转人才流失的局面;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媒体人才的培训,使其树立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意识,能够胜任新媒体的工作。

建设报业主流媒体,还需要大力引进和培养新媒体人才,从根本上改变媒体人才结构失衡的局面。报业主流媒体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适合媒体融合时代的用人机制、考核机制和薪酬制度。特別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需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人才,报业主流媒体需要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为媒体的融合发展做好人才储备。面对快速迭代的新媒体产品的冲击,报业主流媒体需要勇于应对挑战,建立试错机制,留出试错空间,为从业人员研发新媒体产品,改善媒体产品结构,探索新型媒体业态提供宽容的试验环境,从容应对媒体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四)经营为要:以点面结合思维寻求可持续发展

媒体组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开展资本运营、拓展横向业务、积极对外合作来探索多个可能的盈利点。具体来说,报业主流媒体要形成点面结合的经营模式,“点”指的是主要业务要围绕新闻产品的生产和发行这一个重点来进行;“面”指的是以内容产品为依托,主流媒体的多元化经营可以不断开拓服务和合作的新业态。

比如,《新京报》立足于“资讯服务商”角色,每天生产超330条原创内容,向腾讯、今日头条、爱奇艺等各大门户网站和聚合平台分发,形成了挖掘原创内容价值的版权经营模式;重庆商报基于“个性化服务商”定位,开发了“周末去哪儿”“投资去哪儿”“重庆养老”等分行业集群的手机资讯应用,通过引进品牌合作商来一站式解决用户的旅游、生活、投资、康养多种需求,构建了跨界融合的多元拓展模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主流媒体只有立足于自身资源优势和发展需要,以开放的思维和灵活的手段去拓展盈利渠道,才能形成有效的经营模式,为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

四、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制度、技术、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不断交织共演,正带来一个多变、复杂、模糊的生态环境,报业主流媒体唯有充分认识所处环境的特征,通过主动适应从而达成与环境的最佳“匹配”,方能谋取长远的主动。在此过程中,认真思考自身该做哪些方面的工作,深刻理解应该承担的舆论引导职责,踏实做好迎战未来的业务布局,切实找到能支撑事业长远发展的经营模式,并从根本上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是报业主流媒体在新制度语境中必须要做好的功课,这样方能有效推进媒体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 黄凯南:《共同演化理论研究评述》,《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

② 王四小:《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生态环境的表象和优化》,《编辑之友》2014年第2期。

③ 《2018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研究报告》,《艾瑞咨询》2018年3月9日。

④ 《第42次CNNIC报告:中国网民规模首超8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8.3%》,DoNews网站,http://www.donews.com/news/detail/1/3016891.html,2018年8月20日。

⑤ 刘思迅:《权变理论对电信转型的启示》,《当代通信》2006年第15期。

⑥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xinwen/2018-03/28/content_5278124.htm ,2018年3月28日。

⑦ 《把握对外传播的时代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对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人民网,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5/0701/c1003-27233635.html,2015年7月1日。

⑧ 《习近平: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19/c_1118102868.htm ,2016年2月19日。

猜你喜欢
机构改革发展路径
反腐支出单列是一招好棋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大部制改革背景下的基层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政府职能转变视角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趋势探究
新形势下高校科技管理机构结构改革探讨
调整优化组织结构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市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的五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