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静
“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洋溢着保育工作与教育工作同等重要的精神。幼儿阶段是人一生发展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由于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因此科学有效地实施保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加强保育队伍建设,增强保育员个体素质,是提高整体保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加强目标管理,促进整体优化
⒈实行分级管理机制
为了加快保育队伍建设,实行一体化管理模式,我园在 “园长宏观管理,保健老师一线管理”的基础上,统筹安排人力资源,副园长进行专项管理,以此引领和培育保育队伍。这种层级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使上下工作条块清晰,分工明确。
⒉推行评优激励手段
为了加强保育员的职业归属感和认同度,激励他们更好地工作,我园推行了保育员岗位评优制,每学期对保育员工作质量进行全面考评。编制内保育员参与区级评优,聘用保育员参与园级评优。以精神和物质的形式加以奖励,促进了保育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⒊建立评估评价系统
在发展性理论的指导下,我园依据园所规划发展目标,积极建构自我反思评价、自我调整改进、自我完善发展的园本评价系统。通过对保育员管理、保育员工作成效进行判断,为保育员的等级评定、评优评先、优胜劣汰提供有效依据,为日后工作提供反馈信息,进行合理调控,进一步促进保育队伍的整体优化。
⒋支持个人课题研究
随着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我园逐渐提升品牌意识,以科研为引领,促进品牌的内涵发展,提升价值。我园立项了《依托多样化的园本培训,提高保育员专业成长的案例研究》的市级个人课题,为保育员队伍的建设发挥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二、立足实践研究,提升专业技能
保育员的专业技能关系到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要保证幼儿园保育工作的质量,关键之一就是要有高素质的保育队伍,而保育员是实施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要人员,也是影响保育工作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推進保育员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我园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⒈开展多种培训,营造学习氛围
职前短期培训:新聘用的保育员,不论年龄大小必须接受保育职业培训,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取得专业培训资质后,方能入职上岗。
职后长期培养:除了每周一次业务学习研讨,落实园本培训计划,开展“好文推荐”和读书笔记交流外,我园还考虑到不同层次保育员的能力差异,有针对性地确定培养内容与方式。
⒉关注生活细节,提高服务质量
幼儿园的职能是育人和服务,一切工作都以“幼儿健康、家长满意”为归宿。幼儿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保育员是和幼儿接触最多的群体之一。作为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保育员在幼儿成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应积极以“双服务”内容为优质保育目标。
(1)“黄金十分钟”。把离园前十分钟作为黄金点:一看,小鞋子有没有反穿、小肚皮有没有外露;二摸,内衣袖口有没有拉平、裤子有没有尿湿;三洗,用温水给幼儿洗洗小脸。“黄金十分钟”真正的意义在于弥补一日活动中教师对幼儿护理上的疏忽和短暂空白。
(2)“细节备忘表”。家长送孩子入园时,会口头交代一些生活上需要老师观察、关注、照料的事情。如“今天没解大便,请老师提醒一下。”“户外活动时帮忙脱掉毛衣,换上背心。”“中午多盛一点饭。”……于是,我园设计了《幼儿生活护理细节关注备忘表》,作为一日生活中精心照料幼儿的一个环节来执行、记录和反馈。
⒊挖掘个人特长,配教意识增强
为了帮助保育员挖掘个人潜力,了解提高专业技能和改善工作的途径,针对不同年龄层次,我园引导保育员从最擅长的事情做起,从自己最容易做的事情做起,更加有效地履行职责。比如,王金花是个60后的保育员,她动手能力强,班级有些物品需要修理时,她敲敲打打中就搞定了。为了配合班级区域游戏的开展,她找到废旧木料自制了娃娃家小床,经过装饰,一个牢固、美观、温馨、孩子喜欢的“家”就有了,孩子们亲热地叫她“王奶奶”。
⒋培训务实高效,提高业务素养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理论是行为的依据。保育员观念的转变起始于头脑中原有的认识和新理念的矛盾,而学习的过程就是观念转变和认识提高的过程。因此我园立足解决保育员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积极探索以实践为核心的培训方式。
(1)话题研讨。在树立新型的保教理念中,通过问题 “今天,我们怎样做保育员?”“明天,我们怎样做得更好?”来影响和改变保育员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激发保育员对工作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比如,对幼儿洗手、喝水、如厕、起床等生活环节的示范性研讨:“怎样做好进餐环节工作?”“一日活动中有哪些环节需要护理,你采取哪些方法进行?”由于话题来自生活与实践,一些不爱发言的保育员也能积极参与讨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时效性增强。
(2)跟踪指导。园领导、保健老师、带教人员以现场观摩、现场指导、现场练习的形式加快保育员能力的提高,并进行跟踪指导。比如,我园跟踪指导保育员学习:“幼儿午睡前怎样铺放被子便于孩子钻进被窝?”“如何帮孩子掖被子、塞衣服、提裤子?”等,使保育员知道如何照顾和关心幼儿。
(3)岗位练兵。每次的岗位练兵包括知识问答与实际操作两部分内容,由保育员抽签进行答题。题目来源于本岗位中应知、应会的内容,如“玩具消毒要求有哪些?”“孩子大小便在身上,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怎样配合老师开展游戏活动?”实际操作根据不同的内容分为观摩类或竞赛类。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本班幼儿人数,把壶里的水平均分成若干份;开展叠被子、整理床铺的竞赛活动,以此提高保育员在日常工作中的熟练度和相关技能。
(4)情境模拟。保育员的岗位能力还包括了常见疾病的识别能力,预见并排除环境中安全隐患的能力,以及常见意外伤害事故的急救处理能力。我园开展了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急救知识培训,把“流鼻血、皮擦伤、热惊厥”等幼儿常见意外事故进行情境表演,急救模拟。我园明确了若发生鼻出血、擦伤、惊厥等情况的处理步骤,让保育员了解常用急救用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初步鉴别、及早发现的环节中加以指导。培训的主体还包括了园内的青年教师,每一位参培人员都积极互动,将掌握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当作实践演练的课堂。
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保教团队,我园培育高素质保育队伍的研究还在继续,我们将随着市级课题的深入,踏着研究的节拍,依托多样化园本培训,满足不同层次保育员的专业发展需要,使保育队伍不再成为园所发展的短板,进一步探索促进保育队伍发展的新举措。
三、思考与探索
1.积极探讨小班部和中大班部保育内容的差异性和侧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问题研讨。
2.重视和引导保育员对工作质量进行自我评价,促进保育员自主发展和园所的持续发展。
3.积极建构本园《保育行为手册》,使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更规范、有效,更常态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