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核心素养理念下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23:51:21殷明涛
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数形运算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10个核心词,其中运算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关键能力。运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也是学生认识和探寻数学世界的工具。运算教学不应该是单纯的技能性训练。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下,计算不再是纯粹的计算,而是基于问题的计算。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应该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形成计算技能,追求算法的群体多样化和个体最优化,深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回归生活实践,实现运算与解决问题的有效结合。

数学运算素养不是孤立的,教师培养学生数学运算素养,应从“四基”目标整体入手,落实数学运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感悟数学运算中的基本思想,不断积累数学运算的基本经验。教学时,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加强直观性、关联性与应用性,促进学生运算素养的逐步形成与可持续发展。

一、明确算法与算理的关系

在计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是两个重要的关键词。算理是对算法的解释,是理解算法的前提;算法是对算理的总结与提炼,它们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中重算法、轻算理和重算理、轻算法的做法都是不对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尤其是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更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既重算理,又重算法,不可顾此失彼。

二、加强直观教学,促进学生深度探索

学生在进行运算时,需要对与之相关的数学概念、法则、性质、规律和定义等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对这些基本知识的认知来源于学生的探索学习。直观教学手段(如,教具、学具和多媒体)的运用,能促进学生手脑并用,积极思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活动的开展。借助直观教学,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可感。

三、提倡算法多样化

进行运算训练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在一个班级中,不同的算法会出现。有了多样化的算法,才有了讨论交流的必要,才能实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

算法多样化是学生学习群体在探索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方法多样化,既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又体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规律的认识是逐步完善的。对某一个体学生而言,方法可能只有一种,但对众多学生而言,方法就会呈现出多样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选出最优化方法,实现算法的优化。

四、运用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

数的运算是抽象的,讲解起来也是枯燥的,学生一般较难接受。几何图形也是抽象的,如果把图形和数有机结合起来,对一些数来说,就会显得较为具体。这就是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一些计算的算理。

简单的有余数除法和分数乘法的计算,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于初学者来说,顺利完成转化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与学生头脑中建立的关于有余数除法和分数乘法的表象有关。教学中,折一折、画一画和摆一摆等有效的学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关表象。这为理解计算中的算理和算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获得了运算知识和方法,就可以发展数学运算素养。

总之,要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运算素养,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从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去思考和設计教学。教师既要让学生在创设计算教学的情境和学习活动中运用数学思想,掌握算法和算理,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总结概括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殷明涛,嘉鱼县实验小学,湖北 咸宁 421221)

(责任编辑:彭 慧)

猜你喜欢
数形运算素养
数形结合 理解坐标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数形结合百般好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有趣的运算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