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麦高产生产技术

2019-09-10 07:22陈丽萍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穗数拔节期肥水

陈丽萍

一、选用高产潜力品种,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和产量结构

在影响小麦产量增长的各因素中,品种作用占35%~40%。因此,必须选择具有高产潜力的品种。

在选好品种的同时,还应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一是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种。这类品种产量为

10 000 kg/hm2的,其群体结构为:基本苗为180万~210万/hm2,冬前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2.8倍,春季最大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2~3倍,穗数为650万~750万穗/hm2,每穗粒数为40~42粒,千粒质量为42~45 g。二是分蘖成穗率较低的大穗型品种。这类品种产量为1000 kg/hm2的,其群体结构为:基本苗为200万~230万/hm2,冬前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2.3倍,春季最大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2.5~3倍,穗数为450万~500万穗/hm2,每穗粒数为45~47粒,千粒质量为48~52g。从产量三要素构成来看,高密度、大籽粒、中穗型是高产小麦品种的主要特征。

二、优化播种基础

(一)选择土壤肥力较高、土层深厚、土壤结构良好的地块

高产攻关试验表明,高产田土质以中壤为好,2 m土层内没有过沙、过黏的层次。土壤肥力指标是: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在1.3%以上,碱解氮90 mg/kg,速效磷27 mg/kg,速效钾110 mg/kg。土质过于黏重的地块,适耕期短、坷垃多,难以达到苗齐苗匀;土质偏沙的地

块,保水保肥能力差,后期供肥水能力不足,也不易获得高产。土壤团粒结构良好,水、肥、气、热的状况才协调稳定,才能为小麦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

高产田的施肥原则是:增施有机肥,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配方施用;在氮肥施用上底肥与追肥各占50%,以延缓高产田后期衰老。

要达到产量在9000 kg/hm2的高产目标,施肥总量为:有机肥3000~5000 kg/hm2,化肥折纯氮(N)16~20 kg/hm2,磷(P2O5)10~12 kg/hm2,钾(K2O)7.5~10 kg/hm2。其中全部有机肥、氮的50%,全部磷肥、钾肥的70%作基肥随翻耕施入地下,余下30%的钾肥施于畦面,50%的氮肥在拔节期追施。

(三)精细整地

采用机耕,深耕细作,足墒下种。耕深23~25 cm,不漏耕,耕耙配套,无明暗坷垃;平整后做畦,以便浇水。播前墒情不足时,应造墒播种,杜绝灌蒙头水。

三、提高播种技术,實现苗全苗匀

(一)适期播种,培育冬前壮苗

高产试验表明,日平均气温下降到16 ℃是小麦最佳播种期。河南省一般在10月7—12日。

(二)精播半精量播种,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精播的播种量要求基本苗数为150万~180万/hm2,冬前总分蘖数(包括主茎)为计划穗数的1.2~1.5倍。中穗型品种穗数600万穗/hm2左右,范围480万~550万穗/hm2;多穗型品种穗数750万穗/

hm2左右。

(三)提高播种质量,实现苗全苗匀

一是播种前进行种子精选,采用种衣剂包衣。二是使用精播机或半精播机播种。播种时,精确调整播种量,严格掌握播种深度,要求播量精确、行距一致、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地头地边播种整齐。

四、科学田间管理

(一)冬前管理

冬前管理要因苗进行,对遇到异常暖秋或暖冬气候,麦苗发生旺长或超过合理群体时,应及时采取镇压、深锄断根(7~10 cm)或喷施壮丰安4.5~6L/hm2,对水4000~6000 kg喷雾,控制旺长

浇好越冬水。一般在11月底至1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 ℃浇越冬水,不施冬肥。浇好越冬水,有利于预防小麦发生冻害,同时有利于越冬后早春保持较好的墒情,以推迟春季第1次肥水管理。

(二)返青期管理

1.划锄松土。小麦返青期、起身期应控制肥水。主要措施是人工划锄,要求划锄1~2遍,达到保墒、增温、除草的目的,促进麦苗早返青、早生长。

2.起身期化控防倒伏。在小麦起身期选用壮丰安、多效唑、矮壮素等均匀喷雾,控制小麦生长,控制基部节间徒长,防止后期倒伏。

3.化学除草。可选用2,4—D丁酯、二甲四氯水剂等除草剂

(三)起身期至拔节期管理

1.拔节期视苗情合理运筹肥水。起身期、拔节期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春季第1次肥水管理的时间推迟到拔节中后期(倒2叶露尖至挑旗期),河南省中北部半冬性品种在3月15日至4月上旬。对成穗率较低的大穗型品种,春季第1次肥水管理的时间应在拔节中前期(倒3叶露尖至倒2叶露尖期),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拔节期追施氮肥,即氮肥后移,防止后期群体过大,是小麦高产田肥料管理的关键。追肥量尿素一般为300 kg/hm2。

2.喷施生长调节剂,防止倒伏。高产麦田,地力过高和前期施肥过量是引起倒伏的重要原因之一。管理上除推迟浇水施肥时间、氮肥后移外,应喷施多效唑、矮壮素等控制小麦生长,达到矮化株高、防止倒伏的目的。

3.病虫害防治。此期是小麦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等根病和丛矮病、黄矮病等病毒病的又一次侵染扩展高峰期,也是危害盛期,应加强综合防治。

(四)抽穗期至灌浆期管理

1.浇好开花水和灌浆水。小麦挑旗期至开花期是小麦需水临界期,各类麦田均应保证小麦挑旗期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土壤墒情不足时应适时浇水。开花灌浆期浇水,应视土壤墒情灵活掌握,一般在开花后15~20 d浇水。

2.搞好病虫害防治和叶面喷肥。重点做好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重点在5月上旬搞好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的“一喷三防”工作。用磷酸二氢钾3 kg/hm2和适宜的农药加水混合喷雾,最好做到统一防治。

五、适时收获

小麦高产最适宜的收获期是蜡熟末期。蜡熟末期小麦长相为植株叶片枯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光泽。

猜你喜欢
穗数拔节期肥水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小麦新品种济麦262抗旱性研究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吊兰节水节肥栽培技术
关于加强黄河下游淤背区土地肥水管理的探讨
麦田欢歌
冬小麦高产与超高产需肥水规律分析及措施
涝淹深度和时间影响杂交中稻产量
水稻拔节期的形态生理变化与高产栽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