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彩荷
摘要:我结合二年级古诗《望庐山瀑布》,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下面浅谈我初探的吟诵教学模式,共包括下面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搜集新授古诗诗人写的其他古诗,最好是之前学过的。如《望庐山瀑布》是李白写的诗,我在导入新课时,叫孩子们背之前学过的李白写的诗。
2、引导孩子们吟诵时可以摇头晃脑,头随音转,放松心情享受这一乐趣,再导入学习新授的古诗。
3、每学一首新的古诗先跟孩子们释题。如《望庐山瀑布》一诗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了解庐山在什么地方?接着解释瀑布,再了解这首诗的地位。
第二环节: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每学一首新的古诗,先让孩子打开课本自由朗读。注意:读古诗中的生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再把古诗念通顺。
2、检查指名读。出示古诗中的生字,相机指导要写的字,端正写字姿势。
3、再读古诗:把生字放回到诗中,让学生比赛读古诗。
第三个环节:诵出节奏,理解诗意。
1、复习标注吟诵符号: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还要读得有节奏。我们根据平声、仄声,和入声的规律给古诗标注吟诵节奏。复习标注吟诵的符号:一二声是平声,用“一”标注;三四声为仄声,用“I”标注;入声用“!”。入声字是个难点,课前可以根据入声字表查找出该首古诗的入声字。如《望庐山瀑布》里:日,瀑,直,尽,落,五字都是入声字,再请学生拿起笔,把全诗的节奏标好。
2、出示对照:让孩子们对照PPT,检查自己是否标注正确。四人小组打着手势,按照节奏试试读古诗。
3、小组展示:请1~2个四人小组来试读。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诗句的中间,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有板有眼?
4、点评,加深理解吟诵的平长仄短入声促:
如《望庐山瀑布》:⑴他们四人小组在吟诵的时候特别注意“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日”字这个入声读得快速短促。
⑵在读到“紫烟”的时候,“烟”也拉得很长?(相机解释烟是押韵的字叫韵脚。)这首诗中,前川的川,九天的天,音是不是也有“长”的味道?这就是有节奏,这就是有板有眼。
5、理解诗意。
⑴、让学生再试着按照这样的节奏自由练习,同时想想,看能不能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⑵说意思,猜诗句:和孩子们一起玩个小游戏——老师说诗的意思,学生说出是哪句诗的意思?
如《望庐山瀑布》PPT出示“日照香炉生紫烟”意思,相机理解“香炉”。
⑶、师说第二句意思,学生读:PPT出示“遥看瀑布挂前川”意思,相机理解“看”“前川”。
看:字,在这里根据诗的格律读平声,Kan,前川:读长音,意思前川之广大,我们再来读读,能读出这个意思吗“前川”?
⑷师说第三句意思,学生猜诗句。
PPT出示“飞流直下三千尺”意思,相机理解“飞流”“三千尺”。
同学们读“飞流”的流字长读,老师感受瀑布喷涌飞泻壮观,“直下”二字,入声去声大家读得特别有力,似乎那水流势不可挡、如在眼前。大家读得真好!
诗里的“三千尺”是虚指,不是实指,在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六”、“九”、“千”、“万”等都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大,很多很多,很高很高。那你还知道那些诗句使用了这样的写法吗?
(积累夸张手法的其他诗句)如:“危楼高百尺。”
⑸师说第四句意思,学生读诗句。
PPT出示“疑是銀河落九天”意思,相机理解“疑”“九天”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⑹与学生来一次合作小游戏:同学们读一句诗,老师说一句译文。
第四环节:升华感情,诵出韵味。
1、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如《望庐山瀑布》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这样念“望——庐山——瀑布”,读古诗争取读出这种感觉和味道,让孩子们按自己的节奏再试着读一读题目,争取读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
2、指名读,读出味道和感觉来。其他同学注意听,能否听出了什么感觉?
如:⑴、好一个雄奇的庐山瀑布,有味道。谁还想读?
⑵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真是一诗一画,美哉美哉。
3、齐读。
4、配音乐老师范读:天宝十五年,李白从安徽的宣城来到了长江边上的庐山隐居,山里作乐,逍遥自在,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走进他的世界,感受他的生活。
5、想象说话:孩子们,睁开眼睛,展开你的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谁来说一说?(通过想象,再读四句古诗)
6、让同学们用心去感受李白对大自然的赞叹。现在用赞叹的感觉再读《望庐山瀑布》。
7、熟读成诵:让孩子们先自由背诵古诗,同桌互相背诵,然后再指名背。
五、总结全文,吟诵全诗。
自古文章诗词无数,但像太白那样的神仙之作能有多少呢?下面老师邀请大家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唐朝,跟随李白,站在瀑布脚下吟唱这首《望庐山瀑布》。
1、普通话2、粤语。
总而言之——把吟诵在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中落实,有其独特的价值。在古诗教学中不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能使学生在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
参考文献:
【1】张宏. 探寻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途径——以《望庐山瀑布》古诗教学为例[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4(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