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平
摘 要:随着新课改对小学科学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注重课堂效率而不是课程进度,因为课堂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努力探索如何让小学科学课堂的效率更高。接下来,我将结合日常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构建小学科学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评价体系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并且有些学生可能不够重视科学这一学科,所以教师更应该不断进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可以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的角度出发,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这样便实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构建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我们都知道,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比教师讲授知识的效果更好,因为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能培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解《溶解的快与慢》这一部分时,我们可以转变教学观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大家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固体在水中溶解的现象?大家认为可溶性的固体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接着,我们提出一个更有挑战性的要求:“大家在分组讨论过后,可以利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看哪个组表现最好。”然后,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和验证的过程中,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这个时候都会考虑到集体荣誉,思维必定很活跃,并愿意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并且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效率必然会很高。
二、多元教学方式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时候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我们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探究学习法等,以此改变传统课堂沉闷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教学方式。接下来,我将以多媒体教学法为例,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们以《磁铁》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为例,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在课前,教师从互联网上搜集磁悬浮列车或者其它与磁铁有关的视频,提前下载好,以便课上播放给学生;接着,在课上我们可以为学生进行播放,并引导他们进行观察;然后,我们为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利用磁铁运作的事物?你知道磁铁都有哪些形状吗?大家知道磁铁的磁性和磁极吗?”通过这样的课堂设计,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氛围,进而可以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
三、制定合理评价体系,检验课堂的教学效果
目前,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大部分的教学评价都过于简单,教师可能仅仅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简单的评价,学生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以及不知道如何改正。与此同时,如果教师对学生采用统一的评价体系,可能会打击到各方面稍微差一点的学生,但是也使表现较好的学生没有了上进的心态。所以,小学科学教师要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能检验课堂效果。
例如,我们在期末考试之前为学生设置检测性质的模拟考试,及时检测我们的课堂效果。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评语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对上游的学生进行评价时,我们可以采用较严厉的口吻,并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不仅可以督促他们进步,还能不断激发他们的潜质;对于中游的学生,我们可以降低一下标准,评语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逐渐向上游过渡;对于下游的学生来说,我们在写评语时一定要用鼓励的口吻,例如:“再认真一点你会更棒的,加油!”同时还要对他们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只有通过鼓励才能使他们真正爱上科学课堂,进而爱上学习。所以,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既要检验课堂效果,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努力。
綜上所述,教师要意识到小学科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并且对学生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学方法,并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一种充满乐趣和竞争的氛围中,不断提高学生成绩,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学生的长足发展,进而构建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谢静.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186-187.
[2] 李祥富.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探索[A]. .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