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素华
摘 要:“德”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德育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发展的初始阶段,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工作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班主任,要精心组织、引领,用心去播撒爱,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关键词:德育;立德树人;班主任
“德”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德育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阶段是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并时时刻刻贯穿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工作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就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浅谈几点体会。
一、率先垂范,树立榜样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时间最长,对学生影响最大,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为人师表,应该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和学生可以效仿的榜样。
在工作中,笔者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做到以身作则。第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以楷模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用健康向上的心灵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欣赏班主任的高尚气节,使德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律人必须先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拿迟到来讲,笔者做到每天早读、上课不迟到,学生看到了,自然也不迟到了。又如在一次上课前,笔者发现教室门前有一个纸团,便捡起扔进垃圾桶,这一举动感化了学生,从此我们班的卫生比以前大有进步。班主任以身作则,在学习、劳动中处处作好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学生,就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接纳,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培养文明的举止,树立高尚的人格。
二、规范行为,落实养成教育
叶圣陶老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塑造优秀品质的关键时期。德育以养成教育为基础,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时刻提醒自己把学生的养成教育牢记于心,抓住每一个机会去教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优秀的学习、生活习惯。
每接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笔者都会先细心做好摸底工作,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同时,笔者从小事抓起,关注细节,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入手。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通过“生活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如:利用晨会或班队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强调学生使用问候用语,在校园见到老师、同学或者客人时要微笑问好;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闹,谈吐要礼貌;要尊敬师长,虚心听取师长的教诲;同学间的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请教帮忙要用“请”,问后要道谢等。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怎样做人。
三、借助活动,引领德育渗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德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指导上,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才能做到理论结合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长期熏陶才能形成。在班级中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借助实践活动,一点一滴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如结合学校评选“孝敬之星”活动,在班里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列举孝敬父母的方式,并要求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孝敬父母的事情等。再如,通过讲故事《我要向××学习》比赛活动,让学生搜集有关的事例,可以是伟人,也可以是身边的人,让学生为自己树立榜样,用榜样教育自己,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用心设计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动,给学生充实了能量,树立了高尚的道德观念,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情感交流,走进学生心灵
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主旋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德育工作中,離不开情感交流。“爱”是教师联系学生的重要桥梁,是启迪学生心扉的钥匙。作为班主任,要真心去关爱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或学习上失去信心时,应给予爱的关怀和帮助,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许教师的一点关怀,一点爱护,就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甚至改变学生的命运。例如,笔者班上有一名学生小东,因为父亲突然病逝大受打击,经常沉默不语,成绩一落千丈。为此,笔者多次与他交流,安慰他、鼓励他,给予他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该生情绪逐渐恢复,以更高涨的热情投入学习中。
好学生并非完美无缺,后进生也不是一无是处,后进生,更需要班主任加倍的爱护与关怀。作为班主任,要关爱那些缺少天赋,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或成绩差,或偶尔犯了错误的学生,不在公共场合揭他们的短处,用一颗宽容的心,小心呵护他们。同时要细心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赏识中找回自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如学生小杰,上课时经常管不住自己,纪律表现差。但有一次放学后,他主动为班级摆桌椅,抓住这个契机,笔者及时表扬他集体荣誉感强,委任他为班上的卫生委员。并在学习中时时提醒他,鼓励他,使他树立起自信心,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五、搭建桥梁,凝聚德育合力
教育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个环节,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学生健康成长,具备良好的品德,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情,也是家长、社会的责任。要想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协调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尊重任课教师,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在学生中树立威信,邀请他们参与班级活动,让任课教师主动为班级献策献力。其次,要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让他们也参与到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来,通过举办家长会、家访、家庭教育讲座等,形成德育教育合力,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召开家长会时,班主任要与家长沟通交流,使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全面、更具体,教师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家长之间也可以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样建立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格局,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德育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总之,小学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把握教育关键期,将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视为教育的重心,这样才能造就真正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张丽琴.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0).
[2]赵明华.针对个性特点注重德育成效——做好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体会[J].文摘版(教育),2015(01).
[3]孙绍凯.构建模式 区域引领 努力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J].辽宁教育,2013(12).
[4]史永杰.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J].中国培训,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