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外铄论观点下美术学习动因研究

2019-09-10 07:22杨元侃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3期

杨元侃

摘 要:所谓外铄论(环境决定论),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或要求,以及他人的影响等。在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中,对于外因——外铄论下的美术学习动因的研究并不多见,大多数观点认为更应从学生学习内因上进行研究和探讨。但是笔者却认为,当下的美术学习往往由外因动力驱动,研究其外在动因并应用可以提升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开展,最终实现美术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文章基于外铄论的观点对美术学习中的外在动因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外铄论;美术学习;学习动因;兴趣提升

中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主张“白板说”的英国哲学家洛克或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等均是外铄论的代表,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或要求,以及他人的影响等,其都强调外部因素对身心发展的作用,都强调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均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当然我们更关注其的重点即是人的学习,学习什么,以及如何有效地学习。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永不变的一个主题,但对于外铄论下学习动因以及兴趣提升上的研究,却不多见或不是主流,当下的美术学习中往往是外因动力驱动在教学中生活中更为常见,研究外因动力并应用于提升学生美术的兴趣,对于美术学习和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与内容。

一、趋同动因

“趋同”原是生物学术语,后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将这一术语引入社会科学领域。今天又把它引入美术课外学习的一种趋同心理,首先是家长间的相互影响,家长结伴而行的到校外的美术机构进行美术学习,一是家长认为别人在学,自己也要学,要不总感觉好像输在了起跑线上;二是学生也觉得同学在学,下意识地认为自己也挺有兴趣,特别是在机构上能学习是美术课堂上没有的教学内容时,这也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地方,家长与学生均会觉得在校外机构学习有一种自身的优越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趋同心理,即别人学,我也要学。但其的确实质上在外因的推动上,对美术学习的确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教师不应反对学生去参与外面的美术机构学习,但应建议学生到正规的机构,如少年宫、品牌机构等美术机构学习。同时要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选择相关的课程进行有效学习。

二、环境动因

美术环境布置和优秀的美术作品,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视觉冲击力,还有学生一些优秀的美术作业、作品也吸引学生的注意,起到一定的示范榜样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因而,学校宣传栏上展示的美術作品以及定期进行的优秀美术作业展示,对于学生学习美术也是一种外因的环境影响。不仅增加了参展学生的优越感、荣誉感与成就感,同时也促进了别的同学想加入这个行列,从而促进他的学习动力。因而对美术室的环境布置美术室布置的作品,手工作品、平面作品也应提高质量,它对学生产生外因的促进是有积极作用的。对于一些家长能带着学生到美术馆参观大师们的作品和当代的一些优秀美术作品,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更是一种潜在促进。

三、师道动因

教师,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不但担任美术学习的教学任务,更肩负着培养青少年的重任,其言行、举止、仪态、作风、为人处世和各方面的表现,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特别是美术老师的美术基本功,学生通常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教师作为效法的楷模。更何况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总会有不同的办法,会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兴趣,如教师的语言、扎实的基本功、充分的备课和精心的教学设计等。因而教师榜样的外在动因影响重要,也不容轻视。

四、团队动因

现在的学校,都会有各种学习兴趣小组,美术小组当然更是一个学校不可或缺的团队,由教师组织定期训练,还担任着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项美术赛事的任务。团队的组建,会对学生学习美术产生一个重要的学习外因动机,一是身为团队的一员,需要定期参加美术学习,队员之间也会相互促进,相互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水平自然也在不断地提升;二是因为参加各项比赛,总会有收获,获奖的同学增加了优越感、成功感,而对没有获奖的学生也是一种无声的促进。没有参加到学校美术社团的学生,也暗下功夫,争取早日进入美术团队,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也是对学习美术外因动力的推进。

当然,学习美术的外因动力还有许多,如作业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影响、各中学美术特长生的招收或美术专业就业宽等等外在动因,总体而言,外铄论的学习动因研究,对学生学习美术教学的研究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任何外在动因到最终都是转化成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无论从哪一点来说,教师的应对策略都应该是加强外因与内因之间的联系,掌握外因与内因的辩证规律,有效促进美术教育,最终达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成平.外国优秀教师是如何教学的[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3]曹南燕.认知学习理论[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4]陈文红.在“艺术”之外思考艺术[J].文艺研究,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