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峰
摘 要:当下,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的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学生的教育也随之进行着不断地改进。因为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等多方面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符合目前对学生教育的要求,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将以高中物理为例,探究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改进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方法
目前,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教育工作者们仍是将传统的教学理念作为教学的重点,而不注重实验教学,导致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学生实验学习的时间少、实验室不能被充分地利用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也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不符合当下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学理念。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方法进行探析,希望助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进实验教学方式
因为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大、任务重、时间紧,所以物理教学中的很多需要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变成了教师演示或口头传授的形式。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转变教学理念,改进实验教学方式。
如,在教授《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图片,这些图片都涉及了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事物,展现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物理现象。当展示完图片后,笔者发现学生们因为图片的观看有了学习的兴趣。见此情况,笔者便对学生们说:“同学们,通过以上圖片你们知道光是如何传播的吗?”学生们听完笔者的话后开始积极的进行问题的思考,并向学生说出了他们的猜测。见此情况,笔者便引领学生们通过实践来判断他们猜测的正确性。
实验材料如下:
水、水槽、激光器、牛奶、纸、电灯等
实验一:在水槽中加上水,然后滴牛奶,用激光器从水槽的一侧照射另一侧,观察水槽中的现象。实验发现,激光器在水槽中留下了一条笔直的光束。
实验二:把纸卷成一个圆筒,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通过圆筒观测灯光,然后将纸筒弯曲再进行观测。实验发现,通过直纸筒可以观测到灯光,弯曲纸筒后看不到灯光。
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光的传播条件,科学地解释了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
总之,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信息技术和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了自主的实验,使学生能够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对新问题进行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关注实验演示,加强师生之间互动
当学生对实验不熟悉时,教师可以示范,让学生进行仔细的实验观察。学生在动手操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与自己展开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如,在教授《全反射》这一节时,笔者将光亮铁球放在了试管夹上,用酒精灯熏黑,让学生观察其反光的现象。紧接着,笔者把熏黑的铁球浸入盛满清水的烧杯中,此时,学生们发现水中的铁球比之前更亮了。做完这个实验后,笔者引入了本课的知识点——全反射现象,在向学生讲授了一些基本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以下猜想:
(1)入射角变大,反射光、折射光全部消失
(2)入射角变大,反射光消失,只有折射光
(3)入射角变大,折射光消失,只有反射光
在实验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互相交流,不断假设,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的种种猜想。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师生之间互动频繁,共同解决了实验中的问题,拉近了师生关系。
三、保持科学态度,培养探究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实验中,教师应该保持科学的态度,为学生留出一些思考和思维拓展的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注重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如,笔者会设置创新型实验,这种创新型实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笔者会改变实验条件和实验数据,让学生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获得全新的体验。其次,笔者会遵循新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对于不同条件下实验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归纳。最后,笔者会运用新数据进行实验,使得不同数据间能够形成对比,让学生对实验结果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再比如,笔者会将实验与生活进行有效的融合。笔者会合理的运用丰富的生活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物理实验,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合理的应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总之,教师在物理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探究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让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综上,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思路,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加大对学生的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具有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得到全新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提升物理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鹏.“问题生成”实验教学模式: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实验课研究[J].湖南中学物理,2012(12).
[2]张开洋.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教师,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