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平 姚建兵 倪忠根 何婕
[摘要]目的:对柴胡量效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古代经典方剂的分析、现代文献资料的研究结果对柴胡的量效关系进行探讨,并对德清县人民医院目前临床上柴胡的用药情况进行初步调查。结果:经典方剂的分析以及现代文献研究的结果均表明,不同剂量柴胡发挥不同疗效,小剂量柴胡以升阳为主,中等剂量柴胡以疏肝解郁为主,大剂量柴胡以和解退热为主。调查的结果也表明,柴胡是德清县人民医院临床上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在不同疾病中,柴胡的用量差异较大。结论:剂量是影响柴胡功效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柴胡;剂量;功效
[中图分类号]R 2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310(2019)03-0078-05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by analyzing the classic prescriptions and modern documentation, then investigate the usage situation of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in clinics. Results: Classic prescriptions and modern documentation indicate that different dose of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results in different effect. A small dose of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invigorates the splenic yang while a medium dose disperses stagnated liver qi and relieves qi depression, and a large dose of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reconciles with defervescence.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show that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is a kin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with high usage frequency, the doses of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are in great discrepancy in treating different diseases. Conclusion: Dos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factors of pharmacologic action.
Keywords: Radix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Dose; Pharmacologic action
0引言
柴胡是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疾病[1]。现行版中国药典和浙江省炮制规范规定柴胡的用量为3~10 g。剂量是影响中药的重要因素,也是中药是否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同一种中药,剂量不同,则疗效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异[2]。柴胡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剂量不同,其功效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古至今,虽然从柴胡品种到用药部位对柴胡功效的影响一直颇多说法,但柴胡剂量与功效之间关系的紧密度却始终毋庸置疑[3]。但不同医家、不同中医专著、不同方剂中柴胡剂量的应用、作用的功效存在不同的记载。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剂量发挥出的不同功效及其相应的应用进行梳理、总结、分类,确立柴胡的不同用量类别以及古今用量之间的关联,并与不同剂量柴胡临床应用情况调查结果进行佐证,从而为柴胡更好地在临床中应用提供依据与支撑。
1材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德清县人民医院2016—2017年两年间门诊中药房中的中草药处方885张,分析这些处方中柴胡的用量,并结合所调查处方治疗的主要疾病情况,分析柴胡的量效关系。在上述基础上,查阅文献资料,以经典方剂为例,对柴胡的量效关系进行探讨。
2结果与分析
2.1德清县人民医院柴胡临床应用的调查分析
随机抽取德清县人民医院2016—2017年两年间门诊中药房中的中草药处方885张,其中2016年460张,2017年425张,对这些处方中柴胡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柴胡一共出现了144次,柴胡的使用频率为16.27%,表明柴胡使用频率较高,是一種十分常用的中药。所调查的处方中,柴胡的平均用量为7.68±3.86 g,在不同疾病中,柴胡的用量差异较大。不同疾病中柴胡的用量情况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柴胡在以感冒为代表的呼吸系统中平均用量最大,与其他疾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各种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中,柴胡的用量较大,其中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柴胡出现次数最多的是10 g,这主要是在很多以感冒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利用柴胡来退热,且在这些患者处方中往往柴胡与黄芩同用。对于恶性肿瘤,中医认为,气滞血瘀、湿聚痰凝、火热内盛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故治疗时利用大剂量柴胡起到疏散热毒作用;柴胡在女性月经不调治疗中基本为中等剂量,平均剂量为5.68±0.93 g,出现次数最多的剂量(常用剂量)为6 g,月经不调往往与肝郁气滞、情志不舒有关,因此用中等剂量柴胡起疏肝解郁之功效,这与黄艺惠等[4]报道的结果是一致的。调查结果发现,在胃肠道疾病中,柴胡用量较小,常用剂量为3 g,这主要是起升举阳气的功效,可用于久泻脱肛、胃下垂等疾病。上述调查的结果与经典方剂中的记载以及文献研究的结果中柴胡量效关系的表述是一致的,这也表明德清县人民医院临床上柴胡的应用基本是科学的。
2.2从经典方剂探讨柴胡的量效关系
不同剂量柴胡功效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实践以及文献资料[5]初步表明,小剂量柴胡(3 g及以下)主要起升举阳气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子宫脱垂、久泻脱肛、胃下垂等疾病;中等剂量柴胡(3~6 g)主要起疏肝解郁作用,可用于治疗胸胁胀痛、月经不调、胁肋疼痛、肝气郁结等疾病;大剂量柴胡(6 g以上)主要起疏散退热作用,可用于治疗少阳证寒热往来、感冒高热等疾病以及抗菌抗肿瘤。这些在很多中医经典方剂中都有所体现。
1) 小剂量柴胡
柴胡味辛,气轻清升浮,小剂量柴胡行升举阳气之功,一方面将下陷之阳从浊阴里脱离;另一方面又引药上达头面。本草纲目言其可“引少阳清气上行”,升肝阳之气。清代徐灵胎的《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记载柴胡为肠胃之药,气味清轻,能疏导胃脘的滞气。古代很多经典方剂也有应用小剂量柴胡起升举阳气的作用,如补中益气汤、血府逐瘀汤、普济消毒饮、完带汤、升陷汤等。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卷中的经典方剂补中益气汤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代表方剂,原方中用柴胡三分(3 g)(东汉年代本无“分”这一度量衡单位,疑为后人传抄之错误,今较为公认的是将一方寸匕草药类剂量合为1 g[6])。该方以升麻、柴胡协同参、芪升举清阳为使,主治脾不升清证,气虚、中气下陷证。《傅青主女科》[7]中的完带汤中柴胡用量为两分(约2 g),该方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培土抑木、祛湿化浊,使脾气健旺、肝气条达、清阳得升、湿浊得化,则带下自止。上述几个方剂可以很好地佐证小剂量柴胡具有升阳的功效。
2) 中等剂量柴胡
结合各经典方剂中柴胡用量的论证,中等剂量柴胡(3~6 g)可使患者肝气郁滞、气机不畅、情志不舒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代表方剂有逍遥散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丹栀逍遥散、龙胆泻肝汤、柴胡疏肝散、四逆散、柴葛解肌汤、复元活血汤等。来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经典方逍遥散是和解剂中调和肝脾、疏肝解郁的代表方剂,该方用柴胡一两(6 g)疏肝解郁为君药,逍遥散现代主要用于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及乳房病,目疾及肝郁脾虚证型的治疗。来自《伤寒论》中的四逆散,取柴胡(6 g)入肝胆经,疏肝解郁,透邪外出,为君药,该方主要起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功效。四逆散现代主要用于胃脘疾病、肝胆脾胃疾病及肝郁脾虚证型的治疗。上述方剂中等剂量柴胡(3~6 g)主要起疏肝解郁作用。
3) 大剂量柴胡
对于大剂量柴胡,古代很多方剂都有应用,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金匮要略》中经典方剂大柴胡汤原方柴胡用量为半斤古书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一斤为十六两,半斤,也就是八两,《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载明汉代“一两约合现代的9 g(三钱),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仲景古方一剂等于现在的三剂药,一两约为9 g,也就是三日的剂量为9 g,故每日约为3 g,柴胡八两,折算成现代的剂量约为每日24 g。(约24 g),该方主治少陽阳明合病。由病邪已入阳明,化热成实所致,治疗以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为主。方中重用柴胡为君药,目前临床上利用该方时,柴胡用量往往为12 g及以上。《伤寒论》中经典方剂小柴胡汤原方中柴胡用量为半斤(约24 g),“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是小柴胡汤病的主要症状,小柴胡汤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发热性疾病,包括呼吸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淋巴系统疾病等,应用范围非常广。用小柴胡汤退烧时,柴胡用量要大。原方中柴胡用量为半斤,按最保守的换算标准一两等于3 g来计算的话,八两就是24 g;如果按一两等于15.625 g计算的话,那柴胡用量要达到100 g以上。临床上,柴胡退烧往往用到了30 g,而且不是一天吃两次,而是三小时吃一次,一般三次就可以退烧,不管是病毒性发热、细菌性发热还是肿瘤引起的发热。在小柴胡汤的现代应用中,柴胡用到了30 g,远远超过了现行版药典最大剂量的10 g。
2.3现代文献资料中柴胡量效关系的分析
除了通过古代经典方剂的分析发现不同剂量柴胡发挥不同疗效,现代临床工作者对柴胡的量效关系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代跃荣等[8]用含柴胡3 g等中药组成的血府逐瘀汤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总有效率高达94%,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中医认为,受到骨伤后,机体正气下降,血气运行不畅,脉络不通故肿胀长久不消,患肢易发生瘀阻,血府逐瘀汤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中用小剂量柴胡升达清阳,与活血药桃仁、牛膝等合而用之,可治疗血瘀胸中、气机阻滞、清阳郁遏不升之效。宋兴燕等[9]在临床上发现用柴胡3 g等中药组成的复方联合西药可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ysC水平、cTnI水平明显降低。心肌梗死主要病机是心脉瘀阻、心阳虚、气滞为主,治疗以益气升阳、化瘀活血为主。上述研究表明,小剂量柴胡具有升阳、通达表里等功效。
对于中等剂量柴胡,幸颖等[10]用柴胡6 g等中药组成的加味逍遥汤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血虚脾弱型月经不调,患者用药后月经不调的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总有效率高达94.12%。杨世彰[11]发现用柴胡6 g等中药组成的柴胡疏肝汤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总有效率高达92.5%。实验研究表明[12],柴胡与白芍配伍,可有效改善抑郁大鼠的症状,其作用机制提高大鼠脑内海马组织和皮质组织NE、5-HT、DA 质量比及上调BDNF(海马脑源性神经元) 和TrKB(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 的表达有关。上述文献资料表明,柴胡具有较好的解郁作用,且柴胡发挥疏肝解郁常用的剂量为6 g。
除了上述功效,柴胡还有较好的解热作用。曹峰等[13]对不同剂量柴胡(40 g、15 g和6 g)对LPS 诱导发热大鼠模型体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剂量柴胡均有一定的降温作用,但剂量为40 g和15 g时降温效果明显,而剂量为6 g时降温效果较差,且大剂量柴胡(40 g) 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IL-6、TNF-a含量,而柴胡剂量为15 g和6 g时血清中IL-6、TNF-a含量差异与发热模型组比较差异并不明显,该研究结果表明,大剂量柴胡退热效果较好,其机制与降低血清中的IL-6、TNF-a含量等综合作用有关。在临床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医疗工作者[14]利用大剂量柴胡(30 g)治疗外感高热之疾,该研究者的临床经验表明,对持续高热、热势缠绵者,经用大剂量柴胡热势渐平之后,视临床具体情况需续服3~5剂或更长时间或者逐渐减量,不可骤然停药,以防发热复燃。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主任医师何庆勇在临床上利用柴胡退热,柴胡的用量就达到了18 g,该剂量远远超过了药典最大剂量的10 g,何庆勇认为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中取得疗效的关键是要遵循仲景原义,柴胡的剂量应大,一般柴胡的剂量要用到其他药物的两倍[15]。
上述研究表明,剂量是影响柴胡功效的重要因素,这与古代本草中很多经典方剂中柴胡量效关系的记载是一致的,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必须根据中医辨证的结果,合理确定柴胡的剂量,柴胡的剂量有时可以不拘泥于药典规定的剂量,这也是中医辨证论治重要的组成部分。
3总结与讨论
柴胡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无论是经典方剂的记载还是现代文献研究的结果均表明,剂量是影响柴胡功效的重要因素。在临床实践中也发现,不同剂量柴胡往往发挥着不同的功效。近年来,随着中药从野生变家种,很多中药的质量也越来越差[16],导致临床上很多医疗工作者为了保证疗效,有意加大中药的剂量。然而,剂量是影响中药药效的重要因素[17],如柴胡,不同剂量柴胡功效相差较大,如在疏肝解郁为主的方剂中将柴胡的剂量加大,则该方剂的功效会从疏肝解郁向疏散风热转化,因此,必须根据临床辨证的结果合理确定柴胡等中药的剂量。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2]李伟平,姚建兵,倪忠根,等. 超药典剂量使用中药的探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8,32(2):51-54.
[3]徐菁晗,谷松. 探析柴胡剂量与功效的关系[J]. 世界中医药,2018,13(1):202-206.
[4]黄艺惠,陈文娟,彭连共. 柴胡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及临床应用分析[J]. 海峡药学,2017,29(5):207-209.
[5]陈爽,李岩,程素利,等. 不同柴胡剂量在方剂中作用规律初探[J].四川中医,2014, 32(1):46-47.
[6]王慶国.伤寒论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46.
[7]郭子嘉,张建伟. 《傅青主女科》中柴胡应用浅析[J]. 四川中医,2018, 36(1):32-35.
[8]代跃荣,刘正君,冯玉松. 血府逐瘀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50 例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18,27(1):56-57.
[9]宋兴燕,张涵玉,张佳丽.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4):86-89.
[10]幸颖. 加味逍遥汤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血虚脾弱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64):13211-13212.
[11]杨世彰. 柴胡疏肝汤联合多虑平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症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J]. 甘肃科技,2017,33(21):101-103.
[12]张洪财,王文姌,陈雁雁. 柴胡-白芍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递质的影响[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5):519-522.
[13]曹峰,唐阿梅. 不同柴胡剂量小柴胡汤对LPS 诱导发热大鼠模型体温及血清IL-1В、IL-6、TNF-a的影响[J]. 世界科学技术,2014,16(1):58-62.
[14]王致道,余天福. 谈外感高热用大剂量柴胡的体会[J].福建中医药,1995,26(4):50.
[15]刘旭东,赵桂芳,何庆勇.何庆勇运用大柴胡汤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3):316-318.
[16]姚建兵,李伟平,倪忠根,等. 超剂量使用仙鹤草抗肿瘤的探讨及文献综述[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11):81-82.
[17]傅延龄. 中药量效关系核心科学问题及其研究思路[J]. 北京中医药,2016,36(6):513-517.
(责任编辑李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