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预防青少年犯罪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法制宣传、思想教育等方式,而在国外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把体育运动作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手段,将体育运动与其他预防措施相结合,降低了当地的青少年犯罪率。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查找犯罪原因,最后指出体育运动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运动;青少年;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3-140-01
1选题依据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大量的校园犯罪如校园欺凌、杀人事件涌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最高人民檢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16年依法惩治校园暴力犯罪,起诉4604人;大家熟悉的有2004年马加爵事件、2010年药家鑫事件、2013年林森浩投毒案等。2017年3月3日凌晨,濮阳市某高中宿舍发生命案,导致一名学生死亡,一名学生受伤。据相关部门统计,当前中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左右,已经成为棘手的社会问题,预防青少年犯罪成为头等大事,希望通过参加体育运动能够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体育运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相关理论。
2.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本文主要是通过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查阅相关期刊、硕博士文献资料。
3文献综述
本人在中国知网检索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期刊为1092篇,硕博士论文为65篇,搜索关于体育运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期刊为4篇,硕博士论文只有1篇,搜索关于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预防作用只有2篇期刊论文,可见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及研究成果较少。经过阅读以上文章,可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概括为心理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关于体育运动对犯罪行为的预防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规则意识以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
4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研究
4.1自身、心理原因
自身原因主要包括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错误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事生非,法制观念缺乏以及自身性格的缺陷。
4.2家庭原因
家庭原因主要包括:(1)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棍棒相加,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2)子女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性;(3)父母对孩子放任自流;(4)父母离异;(5)父母自身行为不端正。
4.3学校原因
(1)片面追求升学率;(2)对学生处分不合理以及处分后对被处分的学生放弃教育;(3)缺乏法制教育。
4.4社会原因
社会不良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主要有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带有黑色社会性质暴力犯罪的“黑色污染”。
5体育运动对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作用研究
5.1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
心理原因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大因素,体育运动有利于调节人的心理,通过参与体育运动,人们可以发泄内心的消极情绪、释放压力;通过观看体育比赛,能够激励人们,使人们奋发向上,运动员以自己的成绩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楷模;体育运动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
5.2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规则意识
每一项体育运动,都有自己的规则,参与某项体育运动,要严格遵守规则,按规则进行。青少年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会形成强烈的规则意识,规则意识的形成会影响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利于青少年在生活学习中严格按照规则要求自己。
5.3体育运动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应对挫折的能力
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少年参加一项体育运动,要通过刻苦的练习,才能够学会一项技能,比如体操,学会一个动作,要练习几十次甚至几百次。体育运动能够使青少年不怕失败,学会面对挫折也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5.4体育运动从“剩余经历理论视角”预防青少年犯罪
剩余精力理论是德国思想家席勒和英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于20世纪早期所提出,其主要观点是:生物除了保存自己的精力维持正常生活,还有剩余精力,而过剩的精力必须寻找方法去消耗,游戏就成了消耗剩余精力的最佳途径。剩余精力越多,游戏就越多。青少年精力充沛,有大量的剩余精力,有的人采取打游戏、吸烟酗酒、在娱乐场所聚众赌博等会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泄方式。体育运动则是一个健康的发泄途径,来消耗青少年的剩余精力;参与体育运动,不仅能够消耗体力,智能和心理也得到大量的消耗,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得到发泄,还能够体会到体育的快乐以及生命的强大力量。经过长时间的参与体育运动,青少年身心俱疲,便没有时间和经历去做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因此,可以通过参加体育运动来消耗青少年的剩余精力,防止他们通过其他违法途径来消耗自己的剩余精力,从而有效地预防其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6结论与建议
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学校和家长都应该支持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有利于智能和心理素质的发展,教师和家长应引领并支持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社会方面应增加免费体育场馆的建设,为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如甲.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理论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
[2]雍自元.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新途径:体育运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30(9):97-100.
[3]赵晓楠.体育运动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特殊作用[J].法制博览,2016(1):265.
[4]刘可道.体育运动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与路径[C].2014年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
[5]牟玉梅,武鹏举.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12):93-95.
作者简介:
朱花蕾(1992.10—),女,汉,籍贯: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