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马堡大学研究人员在《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称,其开发出一种可以将近红外光转化为广谱白色可见光的化合物,从而为高效廉价地产生可见光开辟了新途径。
研究人员尼尔斯·威廉·罗泽曼指出,这种化合物是一种与金刚石分子结构类似的锡硫化合物,为细小的非晶態粉末,不挥发,具有气体稳定性,在300℃高温下仍保持热稳定性。该化合物内核是无机纳米晶体结构,其表面为有机配体涂层。当近红外激光照射到这种化合物上时,其独特结构会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光束波长发生改变,使光束变为可见光。其转换后释放的光线类似于高温钨卤素灯的颜色,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可适用于较高空间分辨率的显微镜,或者应用于高流通量的投影系统。这一发现可能为先进的定向照明技术开辟新途径,特别是该系统材料成本较低,容易获得,具有很强的扩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