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娟
摘 要 劳动是新时代的立身之本,当代中国青少年最缺乏的正是劳动的价值概念,长期的应试教育的惯性力量,扭曲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社会鄙视劳动教育的现象和行为依然司空见惯,长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社会需要跳出传统“劳动教育”的窠臼,矫正“错位”的教育,拉长劳动教育的“短板”。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创新 课程体系建设
一、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双手创造出采的。”2017年,新年前夕, 习近平主席发表新年贺词 “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段话语激发了广大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也突出了劳动对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再一次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劳动,这个词我们一直都不陌生,从小我们被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到了现在我也一直在向学生们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可是现在我却发现这一代的大学生独独少了“劳动”的意识。劳动,不仅仅是打扫卫生,清理环境等体力劳动,更是要树立劳动的价值观念,尊重劳动,爱岗敬业,在工作岗位上十年如一日地投入自己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爱学习和爱祖国其实都是老生常谈,爱学习是成长之路,爱劳动是立身之本,爱祖国是发展之根。把爱劳动放到与之等同的地位,可以看出劳动教育就是主要强调的内容。从“三好”到“三爱”,其实是一个时代的转换,精英教育时代鼓励孩子三好,鼓励孩子成绩好,争第一;现在到了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时代,讲求立德树人,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孩子健康成长的概念,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其实就是立德树人的一个基本要求。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普及化时代,但还是没有迈入新时代,都看重升学率、文凭、论文、职称,都在“戴帽子”上下工夫,沒有在立德树人上做研究,这其实已经涉及到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层面了。
二、职业院校中开展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当代中国青少年最缺乏正是劳动的价值概念。当务之急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探索劳动教育的新方式。
劳动教育完全靠家庭的教育力量是不现实的,更需要的是建立在学校教育中建立多元的课程体系,形成“课程超市”,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个性化课程和选修课程等,以供学生自主选择。从20世纪80年代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前,劳动教育在课程地位、学科地位上是“登堂入室”的,有课程课时保证,传授系统的劳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同时也为学生提供长期发展所需要的智慧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把劳动技术教育降位为四个学习领域的一个部分,课时只占1/4,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还难以得到保障,劳动教育只是停留在课程表上。
劳动教育包括社会生产活动的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青少年学生要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工厂,走进军营。不可否认,农业时代的劳动教育会带有小农经济的特点,劳动教育的内容也比较简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动教育的内容在不断转型升级、更新换代。工业化时代的劳动教育要主动适应工业生产的模式化、批量生产、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制造业水平和规模上有了大幅度提升,客观上也促进了劳动教育标准的提高。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适时跟进,不断探索着劳动教育的规律,在课程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教育,要关注创意经济、互联网思维、创客思维、大数据、云计算服务、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定制生产等的发展趋势。
三、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途径
劳动教育要与时俱进,认真吸纳各类新创意的思想营养,以丰富和完善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优秀文化的传承,旨在激发未来先进文化的创造,现代劳动教育的特点注定它会成为未来教育的传媒和桥梁。劳动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以发挥它特殊的育人功能,不能只突出德育功能,要拓展其他4个功能,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劳动教育要帮助青少年学会生存,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方面,关注技术和职业能力体系的基础认知。作为职业院校我们应该开展劳动技术课,课程的内容要精心设计、精心选择,体现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特点。开设“通用技术课程+职业体验课程”,让学生们能够多多锻炼自己的劳动实践能力。
劳动教育要与职业教育内容纵向贯通,横向连接。劳动教育要帮助青少年学会合作,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方面,要关注思想、态度和文化价值体系的基础认知。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与人和谐相处。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树立集体攻关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劳动教育要帮助青少年学会创造,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方面,关注青少年学生对智慧发现、创新创造体系的基础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