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宏达
摘 要: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理论为研究生学术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启示。本文从该理论出发,凝练出学术使命感与学术志趣两个研究生学术创新动力源:学术志趣为研究生从事学术创新提供内生动力,学术使命感为研究生从事学术创新提供伟大意义。两种动力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通过聚焦党的领导、导师、研究生三个主体,激发研究生的学术志趣与学术使命感。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动力;学术使命感;学术志趣
中圖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3-0052-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3.009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theory of China’s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New Era provides new theoretical enlightenment for 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innovation. The present paper, based on the new theory, condenses two sources of academic innov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i.e., academic mission and academic aspiration. Academic aspiration provides endogenous impetus for graduate students to engage in academic innovation, and academic mission provide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graduate students to engage in academic innovation. The two motivations complement each other, jointly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innovation ability. By focusing on the Party’s leadership, mentors and postgraduates, graduate education can stimulate postgraduates’ academic aspiration and sense of academic mission.
Key words: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motivation; academic mission; academic aspiration
教育心理学中动机理论以西方动机理论为主,缺少基于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际开发的研究生创新动力理念。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和推进中国教育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论论述,这些论述已经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自觉汲取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理论的养分,提出研究生学术创新动力的本土化理论,为我国研究生学术创新动力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引。
一、新时代研究生学术创新源动力的理论基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教育改革及发展提出了许多重要论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理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将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一系列教育成就的原因高度概括为“九个坚持”。这既是对当前工作的总结,也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原则,也是未来教育遵循的核心理论。本研究尝试把“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坚持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作为研究生学术创新动力的理论原点,生发出使命感和志趣两种内部动机。
(一)从“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理论中生发出研究生学术创新的志趣动机
立德树人回答了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深刻问题,也蕴含着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而,提出研究生学术创新的志趣动机,理由如下:第一,志趣是志向与兴趣的有机统一,是基于兴趣为基础、志向和兴趣两者优势的结合;第二,志趣思想承续了中国古代传统“为学先立志”思想和“乐学”思想,兼顾了志向教育和兴趣教育两种方式,主张苦学和乐学相互协同;第三,志趣思想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西方的兴趣教育理论,力求在“学习是为了个人还是为了国家”之间找到平衡,体现出更强的教育张力;第四,志趣之志与立德树人理论中的“立德”相互照应,是立大志与立大德的有机统一。志趣之趣与立德树人理论中的“树人”规律相照应,遵循“好学之”“乐学之”的学生成长规律。总之,遵循研究生学术创新的志趣原则是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工作和学生成长共同遵守的原则。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多元价值观给学生成长带来挑战,志趣教育正是顺应了这种发展需求。学术志趣能兼顾爱国主义使命感教育和个体兴趣教育两个维度,这个主张适应了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多元价值观,在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对话的桥梁,在志与趣之间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从“坚持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理论中生发出研究生学术创新的使命动机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1]因此,当前研究生创新的学术使命感,就要从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中生长出来。理由如下:第一,伟大科学家都是怀着强烈的国家和民族使命感,激发出无穷的学术动力。举例来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2]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居里夫人让它成为全球科学家认同的价值信念,即:“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正是在这种爱国使命感的推动下,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华罗庚、郭永怀、朱光亚、师昌绪等一大批科学家奔赴国外探求科学真理,学成后毅然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条件,回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安静娴说:“我创新激情源于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心”[3];第二,使命感在不同时代,赋予了不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生存发展与国家发展密不可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是对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生动、最简洁的表述。当前,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期,深处于这个历史时期的研究生稍加留意就不难体察到这个特殊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家的发展机遇和研究生的发展机遇息息相关,国家面临的挑战也是研究生面临的挑战。研究生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更能凝心聚力、激发创新创造的潜能。
新时代研究生置身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体验时代赋予的使命感。研究生自觉将使命与志趣结合起来,将成为学术创新的无穷动力。
二、新时代研究生学术创新源动力的内容:使命感与志趣
(一)学术使命感的内涵及作用
1.學术使命感的内涵
使命在汉语词典中是指派遣人去办事的命令,比喻重大的任务和责任。使命感就是在正确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一定社会和时代赋予的使命的感知、理解和认同[4]。学术使命感就是学者自觉以思考和回答“时代问题”为己任[5]。如北宋哲学家张载(1020—1077年)提出学者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万世开太平”四项崇高的学术使命。时代在发展,学术使命的内容和对象也在发生变化。当前,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研究生的学术使命感有着鲜明的时代内涵。据此,研究生的学术使命感是指研究生学术创新过程中自觉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将个人学术目标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统一形成的强烈情感体验,体现在行动、认知和亲社会情感体验三个维度中。学术使命感的行动维度是自觉将国家发展需求和学习内容结合,找到学术活动的时代定位。学术使命感的认知维度是自觉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国家价值相统一,认识到学术研究背后的意义。学术使命感的亲社会体验维度是指伴随学术活动和认知过程中体验到的个人与社会的连接感,是对个人工作奉献的价值体验。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为例,学术使命感表现为心怀科技救国理想赴美求学,排除艰难万险回国效力,投身国防研制大国重器,淡泊名利忧国忧民多个方面。
2.学术使命感的作用
重任在肩,唯有实干。学术使命感为研究生特别是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生的学术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习近平同志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6]理想和担当即为研究生的学术使命,将国家民族的发展视为己任,学术使命感就成为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强烈使命感的青年在选择职业后,能抵御虚荣、幻想、偏好、利益的影响,为个体职业活动带来无穷的动力。“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7]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使命感的作用与意义。只有增强使命感,才能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有自觉担当的勇气和责任,在面对挫折时才有不屈不挠的非凡毅力。
(二)学术志趣的内涵及作用
1.学术志趣的内涵
志趣是意志作用于兴趣的结果,表现为主体热衷于某种建设性活动的倾向[8]。因而,志趣包含了志向与兴趣两种成分。由于时代变化,以及使用的情境和语境不同,志趣的涵义各有侧重。通常,志趣用于描述人物思想、精神的指向和品质,包含了品格、志向和兴趣之意,如孔孟志趣、文人志趣。此外,与人的特定活动领域组合就表示单一领域的志向和兴趣,如生活志趣、数学志趣、物理志趣、职业志趣、学术志趣。不同人的志趣在内容、方向和水平上具有差异,如志趣相投、志趣高雅、志趣高远等。在教育领域,志趣教育的理念逐渐生成且用于解决拔尖创新人才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志”是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联系,“趣”是自身发展的兴趣点与自身潜能相结合[9];第二,志趣具有自发自主又超越个人而走向社会、多元而又关乎价值、能习得和个人建构的特点[10];第三,志趣并不是志向和兴趣的简单结合,而是包含了基本生存需求、个人兴趣与天赋专注持续的投入、将个人兴趣和社会责任社会情感有机融合三个层次[11]。进而,研究生学术志趣是指研究生对学术活动本身的兴趣、认同并树立为之奋斗终身的强烈倾向。志趣既是个体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既是过程也是结果。
2.学术志趣的作用
恽代英认为:志趣是生活力之趋向,顺其志趣,以导之于学,学乃有成[12]。学术志趣对研究生发展具有诸多影响。第一,学术志趣是个体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在志向的牵引下排除了多方面兴趣带来的干扰,使得行动更有方向性和持续性。第二,学术志趣对个人学术方向的牵引作用,起到导向功能。例如,马克思基于工人阶级生活的同情兴趣而产生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志向,最终指引他选择研究资本主义。第三,学术志趣能影响研究生未来择业方向,学术志趣水平高的研究生倾向于选择学术型岗位就业。第四,志趣相投可以激发团队力量。“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尊重和利用志趣进行团队管理,可以促进团队知识共享,激发团队潜能。最后,从宏观层面来说,研究生学术志趣还是教育质量的体现。如果学术志趣不高,研究生创新就乏力,继而难以做出突破性的创新。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提升研究生学术志趣,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三)学术使命感与学术志趣的关系
学术志趣是个体内在潜能和外在事物相联系的桥梁;学术使命感是个体超越满足学术活动的个体乐趣,体悟学术工作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并将实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自己学术创新的使命。学术志趣与学术使命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学术志趣与学术使命感的联系
首先,学术志趣和学术使命感同属于内部动机。学术使命感源自于对学术活动任务社会价值的认同,包含责任感、奉献感、义务感等;学术志趣源自于情绪情感动力,如兴趣需要、成就需要。学术使命是外在的,但是个体如果通过履行学术使命而产生学术使命感,那么外在的责任就能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学术使命感也就成为一种内部动机。其次,学术使命感与学术志趣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学术志趣是吸引力,学术使命感是推力。学术志趣在研究生学术职业生涯的早期起到关键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术成果的丰富,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满足才是创新创造的动力,因而学术使命感在学术职业生涯发展的中后期更能发挥作用。最后,学术使命感和学术志趣在内涵上有一定重叠,使命感还可以影响志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既可以说是一种志趣,也可以说是一种使命感。鲁迅以救国为己任,先学医后从文,展现了使命感对学术志趣的影响。
2. 学术志趣与学术使命感的区别
首先,在学术价值出发点上存在差异。学术志趣由个体产生,个体抛弃功利而追求“为学术而学术”,容易导致科学家的研究内容脱离社会,忽略社会的需要。创新得不到运用就不能被社会认可,创新就不能带来社会价值。与学术志趣不同,学术使命感由国家、社会或学术的使命规定,使命代表着社会或人类发展的需求。学术使命感是为了解决社会需要而进行学术,这种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使命感更能产生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其次,在效果上存在差异。学术志趣侧重于强调行动方向与自身潜能的结合,遵循学术志趣,更有可能产生突破式创新。学术使命感侧重于行为方向与使命的一致,履行学术使命,更能产生坚忍不拔的创新动力。最后,个体没有产生学术使命感之前,学术志趣和使命可能是冲突的,这种冲突需要个体不断扩展生命意义感进行调和。
综上,志趣与使命是研究生从事学术活动的内生动力,它们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既能协作也可能产生冲突,在特定时期还会发生转化。在实际教育工作中需要顺应研究生学术创新规律,从志趣动机逐渐升华为使命感动机。
三、高校激发研究生学术志趣与使命感的途径
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奋斗精神等九个要求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原则,对于研究生学术志趣和使命感教育,依然具有启发意义。基于此,高校激发研究生学术志趣与使命感,需要加强党在科学研究中的领导能力,团结一切力量,把目光聚焦到党的领导、导师、研究生三个主体上。
(一)聚焦党的领导:加强党在科学研究中的领导,激发学术使命感
加强党在科学研究中的领导,加强组织建设,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激发研究生的学术使命感。首先,党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领导能力来源于党的领导理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指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贯彻和落实党中央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这种领导最主要体现在政治意识方面的领导,而且要杜绝外行领导内行、违背和干涉科学研究规律的错误领导。因此,党的领导理论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加强科学知识的学习,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其次,科学研究领域中党的领导能力的发挥需要以强有力的组织建设作保障。例如:中国科学院通过建设“党员主题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两院院士中党员占比63%的优势,宣传老科学家赤子忠心、矢志报国的事迹[13]。当前,党员在高校各群体中占有较大比例,需要充分发挥校、院党委和系、学生多级党支部的作用,发挥党员科学家、研究生在引领和团结广大科学工作者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术使命氛围。最后,用学术使命感将高校党员和非党员师生团结起来,激发学术使命感。高校师生的学术使命感,就是在科学活动中,把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和国家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需要作为自己的课题和使命。围绕学术使命感发力,既关照了个体和集体的发展需求,也促进了个体学术能力的提升,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激发学术使命感,最重要的是依赖强有力的组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形式有:邀请德高望重的党员科学家讲解科研攻关故事;参观科技攻关成果展;分专业发挥党员中的科研骨干开展“传帮带”活动;建设党员科研攻关共同体,提升党员科研能力,传播学术使命感,等等。
(二)聚焦导师:打造师生学术共同体,激发学术志趣
发挥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第一责任人的作用,打造师生学术共同体。首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研究生思想、心理、科学伦理等内容的学习培训,增强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加强导师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导师在科研和做人方面的示范作用。其次,打造师生学术共同体。导师除传授知识经验外,还需要在建设师生科研团队、打造师生学术共同体上下功夫。师生学术共同体是指导师与研究生因共同的学术工作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亲密的关联,它以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核心。最后,导师起到关键核心的作用。当前,科学发展已经迈入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呈现出高投入、大团队、多学科发展的新特征。以往“单打独斗”的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要创造出更优质的成果,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导师在团队研究方向把握、任务协调、团队激励等角色功能上,需要尽心尽责。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休戚与共,命运相连,实为学术共同体。总之,打造师生学术共同体,就是塑造师生“从游”的学术训练环境,通过良好的环境激发研究生的学术志趣。
(三)聚焦研究生:关注需求,为研究生学术创新提供保障
高校从研究生学习和生活需求出发,为研究生学术创新解除后顾之忧。首先,完善学术激励机制。在研究生生活保障方面,高校形成了“奖、助、贷、补”的基本保障体系,有保障也有激励。科研进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研究生相互熟悉各自能力和进展后,产生了分层,奖励性激励就失去了原本激励的本质。因而有学者呼吁,加强研究生基本经济保障水平,让更多的研究生潜心科研。其次,建立心理支持机制。研究生主要由导师指导进行研究,当研究出现困难时,导师提供的心理支持是最有效的支持。此外,高校需要主动向研究生传播心理健康知識,为研究生提供心理支持。最后,建立体育活动机制。高校在强调研究生要“坐得住”的同时,也需要提倡研究生“动起来”,劳逸结合,保持学业生活平衡。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2] 彭凤莲,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53.
[3] 安静娴.创新激情源于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4):14-16.
[4] 高岸起.使命本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
[5] 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修订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05.
[6]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29)[2018-11-12].http://www.cac.gov.cn/2018-05/29/c_1122901495.htm.
[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8] 苏常浚.基础心理学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82.
[9] 唐盛昌.聚焦志趣: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初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39(1):1-9.
[10]陆一,史静寰.志趣: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J].教育研究,2014,35(3):48-54.
[11]朱红,郭胜军,彭程.理科大学生职业志趣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14(4):155-174+189.
[12]恽代英.恽代英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1.
[13]张洋.中科院建立首个“党员主题教育基地”传承老科学家奉献精神 激发年轻一代爱国热情[N].中国科学报,2018-07-20(1).
(责任编辑:杨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