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忠会 龚文
摘 要:“PPC复合型”培养,即融实践性、职业性和创新性于一体的复合型艺术人才,亦即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集成式或吸收消化后的再创新能力的艺术专业硕士。
关键词:艺术硕士;PPC复合型;实践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3-0118-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3.021
Abstract:“PPC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cultivation includes practicality, professionality and creativity, i.e., cultivating MA students with solid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higher humanistic quality,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the ability to apply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stronger integrated or assimilated reinvention ability.
Key words:MA in art; PPC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transform of practicality
艺术专业的整个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中,注重“PPC复合型”培养,即融“实践性”(Practical)、“职业性”(Professional)、“创新性”(Creativity)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也就是突破高校艺术专业“就业者”或“自我艺术品的生产者”的传统思维,注重艺术创意思维的“产业化”特征,突出培养艺术专业学生对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能力,而非停留在适应行业的需求上。亦即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集成式或吸收消化后的再创新能力的艺术专业人才。
一、艺术专业硕士教学的现状
国家战略层面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时期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1]。地方战术层面上,重庆市政府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入手,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新要求,强调繁荣文化进步,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艺术硕士专业作为一个艺术与科学紧密融合的新专业,充分体现了社会细化分工和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目前该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大,技术成果转化迅速,集中体现了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新要求。
艺术硕士培养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艺术硕士专业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矛盾突出。近年来,我国艺术产业发展迅速,艺术人才缺口巨大,专业人才培养过“泛”,不能满足行业化流程与分工的细化要求。该行业分工细化较强,对专业人才需求主要集中于两方面:第一,需要极具专业性并对相关工作流程有深刻认识的专业实践人才;第二,需要能够把控整个生产流程,同時具备较高艺术修养和创造力的创新性人才。但一直以来,我们的培养模式还停留在传统教育框架下,忽视了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同时教师队伍与市场接轨不足:一方面,大部分学院教师投入行业机会较少,对相关行业创作流程、精准要求不明确,缺少创作、制作的实战经验,使目前的专业教学从形式到内容都无法与生产要求挂钩、和制作流程接轨、与同行业规范符合;另一方面,引入业界从业人员介入教学力度不足,应用型评价机制欠缺。办学虽有市场介入,但实质上没有将行业对相关专业作品的具体标准、评价机制纳入到教学中来,致使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脱节。
二是艺术硕士专业结构性矛盾与同质化明显。我国目前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艺术专业,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方面取得了共识,但包括重庆师范大学在内的艺术硕士专业基本上还是按照教育部学术型硕士的模式标准建构。同时,没有明确认识到该专业所涵盖的内容和方向精准,导致培养目标和规格大同小异,缺乏重点与针对性,课程雷同,缺少个性,专业没有地方特色、行业特色、学校特色,加之学生的生源情况不同,因材施教不能完全落到实处,导致学生的应用型知识与技能凸显“杂而浅”,创新性更有待提高。
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就已指出,要“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大力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2]。也就是说,艺术硕士专业需要向应用技术型学科转型,才能有效、合理解决现有培养模式、教师队伍、教学评价等问题,实现专业与市场对接,完成专业人才市场化培养及成果转化的全过程。这些都需要在教学环节中重视符合职业需求的创新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于是我们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总体遵循“理论课程半实践,实践课程全实践”的理念,进行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拓展,把“PPC复合型”人才培养思维贯穿到艺术硕士专业教育的方方面面。
二、艺术硕士专业的反思及规划
自2015年以来,我们根据全国艺教委发布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2015年修订版)》[3],对艺术硕士专业的教学设计和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规划,并对骨干教师分类进行培训和实践,使骨干教师具备行业的职业能力。同时,建立2个合作企业,引进4位行业教师,实现专业结构及教学模式的转变,完善“三阶段四模块”教学模式,搭建24小时开放实验室1所,创建责任制工作室4个,构建起一套以学生创新、就业为主要考察标准的教学评价机制,扶持培育成熟的学生创业团队。
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4] 。在教学设计中,目标是培养技术熟练,具有艺术表现力,能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密围绕“一个目标,两个并重,三次转变”的思路展开,形成“三阶段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三阶段”即专业基础阶段(第一学年)、专业技能阶段(第二学年)、创新研究阶段(第三学年),“四模块”即课程实验教学模块(专业基础课程课内实践)、课程实践教学模块(专业主干课程、独立实践课程)、专业实训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毕业创作、毕业实习)、拓展训练模块(创新创业培训、众创空间促进计划)。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及行业参观、调研,使学生由盲目加入艺术硕士专业到爱好艺术,逐步建立职业自豪感。通过专业主干课程结合行业专项实训课程,对学生进行艺术专业的强化性训练,让学生熟练技术运用,并逐步完成从技术到造型和艺术表达的强制性转变;通过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独立实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创新创业的孵化与培育,把技能凝固成实力,完成学生习作向产业的转变。
课程实验教学模块主要是配合那些理论性较强、实验学时数较少的课程,一般单门课程的实验学时在18学时以内,以演示型和验证型实验为主,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专业、行业的了解,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实践教学模块是针对那些实践性强的课程,一般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的比例为1∶1,主要是為了强化学生对设备使用的熟练程度。实践性教学环节及进度等在相应的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中体现,其场地主要是艺术制作实验教学中心各实验室和外景、实景;一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时、进度和场所由任课教师根据相关条件的变化灵活控制。
建立全真项目实训课程,以行业流程及真实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双师”(行业+教师)为指导,精心编排6门独立的实训课程,直接面对实际工作中的6类经典案例,指导学生按照行业流程及要求解决问题,最终完成从策划、制作到发布的整个过程。整个实训课程中,真正实现100%真实项目流程、100%真实实习岗位、100%真实行业导师、100%真实工作环境的四大全真项目实训系统。
拓展训练模块。拓展训练模块主要依托工作室(原创作促进计划)、众创空间、校外见习基地,对艺术硕士生创新、创业进行扶持与孵化。
加强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考评。在学院现有十多家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增加建设2个专业行业校外实习基地,完成打造3个校内实验室2个工作室,1个创业孵化平台,增强学生学习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建设3个校内实验室:一是专业基础实验室,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围绕专业课程开展课程设计训练,以强化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二是工程训练实验室,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以案列为主进行工程能力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开发能力;三是教师科研项目实验室,以爱好科研和具备科研能力的学生为主,培养研究型人才。建设2个创新工作室,让教师引导学生自发成立的兴趣小组研究艺术创作的行业流程、市场运行及教学应用。建立1个创业孵化平台。依托学校、学院众创空间,建立艺术专项孵化创业平台,由行业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并体验创业的过程。以行业为导向,应用为核心,作品产品化转换为依据,引入行业流程化、公司化管理与考评标准,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考评及职场技能训练的举措与考评体系。
培养、引进并重,加强艺术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度建设[5]。加强师资建设,有计划地“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即安排教师去高水平大学甚至是境外大学进修或做访问学者,或安排教师去国内外知名企业实践锻炼,或参加国内行业首屈一指的培训机构的针对性技能培训和行业认证教师培训,以尽快促进与行业接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壮大;“请进来”,即聘请企业的高水平项目主管或一线员工为兼职教师,加强校企的交流与合作,进而让学生能够接受到实践前沿的教育培养。
三、从学术研究型向“PPC复合型”的转型探索
“中国的艺术教育还需要大踏步前行,在给予艺术技能技巧教育的同时,给予学习者以人格心灵的美好和世界规律的认知,甚至直接到达审美的目标的教育。”[6]我们在反思和规划的过程中,逐渐从学术研究型向“PPC复合型”转型。一直以来,我们是一个文理结合、技术和艺术并重的综合性学院,自学院成立艺术专业以来,一直把培养和提高艺术硕士专业的“PPC复合型”能力作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任务,自觉而有意识地展开相关工作,定位于培养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调整与转型,在转型过程中明确了专业办学目标和思路,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在师资、设备、实验、资料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调整与建设,包括引入校企合作办学,引进海外创作人才优化师资队伍,投入专项资金,建立实训基地等。依据国家及重庆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艺术硕士专业生能紧扣时代发展,融技术与艺术为一体,创新空间广阔,产学研结合密切,成果转化率高,可持续发展性强,符合国家、地方政策的要求,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今后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艺术硕士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位课程体系,以分解工作过程为导向构架课程结构:首先,从职业岗位工作调研、分析入手,将工作需要的能力进行归纳整合,形成“典型岗位”;然后凝练出顶层、中层和底层三个层次的“典型工作”,并根据难易程度排序;再通过“典型工作”所需职业能力进行任务分析,进而进行教学项目分解、整合、组构;最终构建体现职业能力需求的、逻辑体系明晰的课程结构。其次,构筑“ATSH”知识结构,培养“三创”能力。“ATSH复合型”(即Arts指艺术,Technique指艺术技能,Social Science指社会科学,Humanities Science指人文科学)知识结构,规划出人文社科知识、艺术专业知识和艺术技能三大板块,并通过实践加以综合,培养研究生创意、创新、创作“三创”能力。同时,动态优化、实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在技术日益更新的驱使下,传统岗位能力需求不断被新兴岗位能力需求革新,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动态优化选择,加以梳理、整合,形成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案。
二是探索“323”型的教学模式。“323”即“三制、两基地、三阶段”:“三制”指实行课题制、导师组制、工作室制的“三制”管理模式。秉承高扬艺术人文精神的高尚性才是艺术发展的核心[7],积极探索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间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利用专业互补需求,以“课题制”代替“课程制”,根据研究生所选研究课题自由地选择导师,组建导师组。导师组至少由3人组成,其中,两位主导师(艺术导师和技术导师)主管指导艺术方法与技能,突出强化MFA的创作与实践能力;理论导师(人文或社科导师)为拓展导师,引导研究生关注艺术创作的思想性、文化性和社会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水准。“两基地”即搭建“教学孵化基地”和“实践创作基地”科教平台,以专项课题搭建与社会交流平台。通过建立面向社会的教学孵化基地和实践创作基地,实行“请进来、带出去”的课题训练模式,增强研究生实践创作能力,最大限度与社会相融。构建基础阶段、基地阶段和实战阶段的“课题三阶段”教学模式,加强研究生教学和行业资源的结合、知识技能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三阶段”:第一阶段为课题的基础阶段,创建大艺术学科教学平台,构筑艺术硕士“ATSH复合型”知识结构,培养课题的问题意识;第二阶段为课题的基地阶段,根据领域、方向和课题选择,进入“两基地”进行实践性、专业性实训;第三阶段进行自我实战课题的创作,完成毕业论文及毕业创作。
三是探索以能力为主导的学业考核评价机制。试图建立一套以能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方案,注重考查研究生的能力素养,而不仅仅是考查知识的积累。采取平时与期末、笔试与口试、考试与考查、理论与实践、开卷与闭卷、过程性与终结性等多种考核方法并用的评价方式[8]。增加平时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比重,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把因材施教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能以展现自我的形式完成课程作业。平时成绩的组成应多元化,包括考勤、读书笔记、创意体现、实践能力、课题把握等。同时,深化期末考试内容和方式的改革。
四是加强合作与竞争同在的集群机制建设,造就艺术生自身成长的良好环境。艺术生对职业能力的“被动汲取” 转变为“主动摄入”的精神是人才成功培养的关键。通过创设艺术专业专属“人才圈”实现这种转变,让艺术生置身于“高手如云”的群体中,让他们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竞争氛围,在与同行的合作与竞争中,坚定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信心,探索在紧张的环境中进行创造与自我突破,确保艺术专业培养永葆活力。
总之,围绕“PPC复合型”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的工作已经启动,亟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地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黄奇帆.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6-01-29)[2019-03-02].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6/0129/c58278-28096027-2.html.
[2] 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EB/OL].(2013-07-13)[2019-02-20].https://edu.qq.com/a/20130713/002471.htm.
[3]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指委.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EB/OL].(2016-02-26)[2019-02-10].http://www.mfa.edu.cn/index.php?a=show&c=index&catid=9&id=130&m=content.
[4] 刘业峰.新形势下的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6):152.
[5] 王郁平.職业能力为导向的艺术硕士培养改革策略研究[J].艺术教育,2018(11):250.
[6] 周星.2017年中国艺术教育热点问题概评[J].艺术评论,2018(5):108.
[7] 周星.中国艺术学科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J].艺术教育,2011(12):18.
[8] 周爱花.基于拔尖人才成长的实验班管理机制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14):22.
(责任编辑:钟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