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越
摘要:教学评价一直都是教学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而新课改的教学评价更加注重人文需求,比较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提出要始终伴随教学活动来组织教学评价,以便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等积极作用。其中,面对学生的素质差异,初中足球课教师要积极建立分层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各层学生的真实运动过程去完善教学评价的实际效益。本文将从客观分层学生、确定层次化评价标准、选择层次化评价手段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中足球课教师应该如何建立分层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初中足球;分层教学评价;体系建立
随着“健康第一”理念深入人心,我国教育部愈加重视体育教学,且为了满足学生的多元运动需求,促使学生爱上运动,实现终身锻炼,也提出了让足球进课堂的改革建议,由此丰富了体育运动项目,以便更全面地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层次不齐,“一刀切”教学策略不仅无法发挥足球运动在锻炼学生身体、坚定学生心智方面的积极作用,还有可能会损伤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初中足球课教师便需主动采用分层教学法来改善足球教学效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也要呈现层次化、梯级式的特点,以便更好地借助足球课去优化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实现健康成长。
一、客观分层学生
学生分层是最为基本的教学因素,直接影响着分层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也会影响着分层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因此,初中足球课教师要全面关注初中生的身体素质、足球运动表现以及每个学生的足球运动潜能,再结合学生的运动心理、运动情绪、运动成果等因素综合整理学情资料,由此确定最终的学生分层结果,保证分层教学评价的顺利展开。
为了建立层次化教学评价体系,笔者全面观察了本班学生的足球运动水平,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积累优良的足球运动经验,也有少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足球,对足球运动毫无了解。因此,笔者便将学生成为“接受过足球训练”、“足球运动经验不足”、“完全没有足球运动经验”三类。进而,笔者对学生进行了体能测试。这是因为足球运动对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如跑跳能力、耐力、心肺与呼吸道功能等等,需要据此确定足球训练的强度。进而,形成了最终的分层结果:第一层学生是指身体素质较好,而且经常参与足球训练的学生;第二层学生是指身体素质一般,但是能够应对基本足球运动任务的学生;第三层学生是指身体素质较差,需要着重观察与引导,而且完全不了解足球的学生。
二、确定层次化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进行教学价值判断的基本依据,不同的评价标准反映着不同的教学成效,而层次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也要根据各层学生的运动表现设计层次化的教学评价标准。因此,初中足球课教师要根据各层学生的足球运动情况与成效确定层次化的教学评价标准,以便客观分析学生的运动变化,由此获取学情反馈。
就如在“脚内侧踢球、停球技术”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围绕本班学生制定了层次化教学评价标准。针对第一层学生,笔者会提出高标准要求,全面观察学生是否可以掌握脚内侧踢球、停球技术,是否能够利用这一技术完成足球传球与攻守任务,也会分析学生是如何掌握脚内侧踢球、停球技术的,观察学生的运动态度是否积极、认真。针对第二层学生,笔者会适当放松对学生足球运动技术水平的具体要求,判断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了足球练习,由此赏识了学生的运动成效。面对第三层学生,笔者所制定的评价标准是围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的,希望学生可以学得开心,保证他们可以及时熟悉足球这一竞技运动。
三、选择层次化评价手段
教学评价手段是实施教学评价的基本工具,每一种教学评价手段都有不同的作用,适合进行不同维度的价值判断,具体还需根据教学现实灵活选择。在层次化教学评价体系下,初中足球课教师要客观分析每一层学生的运动表现,围绕评价标准与教学效益确定具体的教学手段,保证各层学生都能被激励、被鼓舞,从而切实优化学生的运动情绪。
就如在“学习直线运球”一课教学中,面对本班学生的差异性学习表现,笔者选择了不同的评价手段。比如,针对第一层学生,笔者会主动提供智能设备,允许学生录制自己在直线运球练习中的行为表现,与学生一起探讨了直线运球的技术要点,希望学生能够及时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面对第二层与第三层学生,笔者则使用了口头评价手段,但是采用了不同的交流方式。比如,针对第二层学生,笔者会及时赏识学生的学习进步,但是也会委婉指出学生在直線运球时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方法。面对第三层学生,笔者则以赏识为主,与学生闲聊,并不会给学生带来过多的压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足球课上建立分层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教学改革,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全面开发学生的足球运动潜能,让更多的学生爱上足球。因此,初中足球课教师要积极优化教学评价标准、手段,沿用分层教学理念,体现出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特点,以便更好地辅导学生。
参考文献
[1]刘树成.分层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211-212.
[2]岑南发.浅析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育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