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英 李菊梅
中国陶俑的历史比较悠久,最早发现的陶俑是商代安阳殷墟晚期王室墓出土的3件人形带枷陶俑。其人物造型简单粗糙,面部表情略带忧郁,表层敷红彩,似乎是模仿奴隶或战俘的形象。春秋战国时期的陶俑开始被人们接受,逐步使用陶俑,这时期的人物陶俑造型比较粗拙,形体比较短小。秦朝的人物俑与真人大小相同,尽显秦的高大威猛和统一六国的英勇豪迈气概。汉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完成了礼仪和丧葬制度的改革和统一,汉代人物陶俑着重表现人物沉静、谦恭的性格气质,突出对静态形体的把握;动物俑则注重动态形象,抓住细节的描写,执着于一种灵动气韵的贯注,以夸张的手法达成一种运动、力量和速度的震撼力。魏晋时期,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形成了魏晋风度,即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此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隽秀王衍、乐广至于江左领袖王导、谢安,莫不是清峻通脱,表现出的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为后世景仰。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俑形成了以清瘦为主的艺术风格。
隋、唐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富足的生活和厚葬习俗的日益盛行,随着文化上的百花齐放和人们审美的提高,唐代陶俑艺术也迎来了它的盛世。唐俑种类丰富,各种人物角色都进人陶俑工匠的表现范围。人物造型一改魏晋南北朝的清瘦特点,变得圆润丰满,特别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繁简得当,丰腴豁达,造型夸张大胆,形神兼备,形成盛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尤其是盛唐时期女俑的造型艺术,婀娜多姿的乐舞俑,充分体现了大唐的盛世气魄。
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7年配合城市基本建设,于三门峡市商务区的中学项目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在工地西北角发掘了一座初唐墓葬,此墓虽经盗扰,但仍出土大量俑,有釉陶俑、釉陶罐、釉陶仓和陶俑等。其中釉陶俑种类包括武士俑、女侍俑、文官俑、风帽俑、幞头俑、侏儒俑、镇墓兽、马俑和动物俑。现择其精品作一介绍。
武士俑(图1):通高36.4厘米,呈站立状,头戴护颈圆钮盔帽,护耳垂至肩部,浓眉怒目,大鼻,鼻下及嘴巴周围胡须向外翘,面相凶猛,身穿明光恺甲,胸前左右各有一圆护,肩部披覆膊,腰间束带,右手虚握于胸前(应是持有兵器),左手握拳于腰间,下着阔腿长裤,双腿并立,足部仅露靴尖,体内中空;体表施浅黄色釉,小腿以下未施釉,露出白色胎;眉、须及腰带以黑彩画出,口部施红彩,覆膊及盔甲上以黑彩画出横向条纹,后背、圆护满施红彩,背部红彩少部分脱落。
女侍俑(图2):通高21厘米,呈站立状,头部发型梳成高髻,髻首挽于头右侧顶部。柳眉细眼,小鼻抿嘴,神情端庄,身着圆领垂地长裙,胸前系飘带,飘带垂至腿部,双臂挽披肩,双手抱于腹前,双脚并拢,靴尖微露,体内中空;以阴线和凹槽刻画出裙褶;体表施浅黄色釉,足部以下露白色胎,头发和靴尖施黑彩,唇部、披肩和飘带施红彩,额前头发以贴金装饰,右耳处有裂缝,足尖残缺,部分彩绘脱落。
女侍俑(图3):通高21厘米,呈站立状,头梳高髻,髻身用发带束身。柳眉细眼,小鼻抿嘴,神情端庄,身着圆领垂地长裙,胸前系飘带,飘带垂至腿部,双臂挽披肩,双手抱于腹前,双脚并拢,靴尖微露,体内中空;以阴线和凹槽刻划出裙褶;体表施浅黄色釉,足部以下露白色胎,头发和靴尖施黑彩,唇部、披肩和飘带施红彩,额前头发以贴金装饰。陶俑脖子处断裂,彩绘脱落殆尽。
女侍俑(图4):通高21厘米,呈站立状,头梳高髻,髻首发带束身,圆脸端庄大方,柳眉细眼,小鼻抿嘴,神情端庄,身着圆领垂地长裙,胸前系飘带,飘带垂至腿部,双臂挽披肩,双手抱于腹前,双脚并拢,靴尖微露,体内中空;以阴线和凹槽刻画出裙褶;体表施浅黄色釉,足部以下露白色胎,头发和靴尖施黑彩,唇部、披肩和飘带施红彩,额前头发残留两处贴金。
女侍俑(图5):通高21厘米,呈站立状,头梳高髻,柳眉细眼,小鼻抿嘴,神情端庄,身着圆领垂地长裙,胸前系飘带,飘带垂至腿部,双臂挽披肩,双手抱于腹前,双脚并拢,靴尖微露,体内中空;以阴线和凹槽刻画出裙褶;体表施浅黄色釉,足部以下露白色胎,头发和靴尖施黑彩,唇部、披肩和飘带施红彩,额前头发以贴金装饰。脖断,额前头发残留两处贴金,陶俑脖子处断裂。
文官俑:依大小分为两型。
A型:2件,形制、尺寸基本一致,皆残;呈站立状,头微前倾,戴小平冠,面部圆润,弯眉细眼,神态安详,双臂弯曲,拱手于胸前,内穿圆领衣,外穿交领右社宽袖长衣,下穿阔腿长裤,双腿并立,足部仅露靴尖,体内中空;以阴线和凹槽刻画出衣褶,体表施浅黄色釉,小腿以下未施釉,露出白色胎,小平冠和靴尖施黑彩,圓领衣和手部施红彩。标本1,陶俑脖子断裂,通高22.2厘米(图6);标本2,陶俑脖子断裂,身体部分脱釉,通高22.3厘米(图7)。
B型:呈站立状,陶俑脖子断裂,拱手处有裂缝,右脸残缺,彩绘脱落殆尽。头微前倾,戴小平冠,面部圆润,弯眉细眼,神态安详,双臂弯曲,拱手于胸前,内穿圆领衣,外穿交领右衽宽袖长衣,下穿阔腿长裤,双腿并立,足部仅露靴尖,体内中空;以阴线和凹槽刻画出衣摺,体表施浅黄色釉,小腿以下未施釉,露出白色胎,小平冠和靴尖施黑彩,圆领衣和手部施红彩。通高19.5厘米(图8)。
风帽俑:依服饰、形态分两型。
A型(图9):通高19.6厘米,呈站立状,头戴风帽,顶部束帽带,帽带挽结于脑后并垂流苏,宽额阔鼻,细眼平视,抿嘴,拱手于胸前,拱手中间为圆形穿孔(应是执有物件),内穿团领中长袍,腰间束带,外披翻领大衣,下穿阔腿长裤,垂至靴面,足部仅露靴尖,体内中空;体表施浅黄色釉,足部未施釉,大衣施黄褐色彩绘,眉、眼、胡须和靴尖施黑彩,唇部施红彩,团领中长袍和帽带施青色彩绘。背部脱釉、脱彩。
B型(图10):通高20.5厘米,陶俑左腿和右脚缺失,外衣右下角缺失一块;呈站立状,头戴风帽,弯眉小眼,八字须,右臂弯曲,右手虚握于胸前,左手虚握于腹间,右手在左手之上,左右手中间为圆形穿孔(应是执有物件),内穿圆领衣,外穿窄袖翻领长衣,腰间束带,下穿长裤,双腿并立,足部仅露靴尖,站于底板之上,体内中空;体表施浅黄色釉,泛白,足部以下未施釉,露白色胎,体表釉部分脱落,风帽、胡须和翻领施以黑彩,口部施红彩。
幞头俑(图11):通高22.2厘米,呈站立状,头戴幞头帽,弯眉小眼,八字须,右臂弯曲,右手虚握于胸前,左手握拳垂于腰间,内穿团领衣,外穿窄袖翻领长衣,腰间束带,腆肚,下穿阔腿长裤,双腿并立,足部仅露靴尖,体内中空;以阴线和凹槽刻画出袖褶,体表施浅黄色釉,小腿下部未施釉,露白色胎,幞头帽、胡须、腰带和靴尖施以黑彩,团领内衣和口部施红彩。局部脱釉,足部脱彩。
侏儒俑(图12):通高13.5厘米,右脸部分缺失;呈站立状,头戴幞头,身穿窄袖翻领长衣,腰间束带,双臂弯曲,拱手于胸前,双腿并立,体内中空;以阴线和凹槽刻画出袖褶,施浅黄色釉,足部未施釉,幞头、腰带施黑彩。
镇墓兽(图13):底板长14.7厘米,宽12厘米,通高31.2厘米,独角残。呈昂首蹲坐状,人面兽身,头顶有一扁状独角,向前弯;凸睛挑眉,阔鼻大嘴,嘴角下陷,鼻下“八”字胡须向两侧上翘,半圆形大耳;两前腿蹬直,两后腿弯曲蹲坐,蹄足,踏于底板之上,底板呈半椭圆形,内为半椭圆中空,前腿上部以凹槽和阴線刻画出双翼,背部塑三半圆形脊突,短尾贴身上翘,体内中空;体表施以浅黄色釉,蹄部及以下未施釉,露出白色胎,眉、须以黑彩画出,口部施红彩。
马俑(图14):底板长19.4厘米,宽10.2厘米,通高31.5厘米,呈站立状,马头略下倾,戴辔头,双耳竖立,闭口睁眼,马鬃整齐,马背配鞍,马尾自然下垂,四肢立于底板上,体内中空,体态雄健,气势雄伟;体表施浅黄色釉,蹄部以下无釉,露出白色胎,辔头、马鞍上施黑彩。
猪俑(图15):通高6厘米,长13.4厘米,平卧于地,吻部前突,圆眼,两耳下垂,鬃毛通高耸,短尾偏向右侧,体内中空;施浅黄色釉,釉不及底,吻部施红彩。
狗俑(图16):通高6.5厘米,长10厘米,左耳残,俯卧于地,抬头,抿嘴,仰视,双耳贴首下垂,尾下垂弯向右侧,体内中空;施浅黄色釉,下部近底未施釉,口部残留有红彩。
鹅俑(图17):通高9.9厘米,呈站立状,尖喙,圆眼,曲颈,鼓腹,翘尾,圆支座两侧刻画出鹅足;以阴线刻画出翅膀和羽毛,喙部满施红彩。
鸭俑(图18):通高6.5厘米,呈站立状,扁嘴,圆眼,鼓腹,翘尾,圆支座两侧刻画出鸭足;头顶和颈部施黑彩,嘴部和足部施红彩。
三门峡市南站出土的这批陶俑,高岭土烧制,素烧后施釉,再进行二次烧制,釉层较薄,釉色为浅黄或浅青色,俑足部大多未施釉,露白色胎,人物俑的头、足及身体上施有红、黑色彩绘,男俑神色凝重,女俑身体颀长,做工细致,造型优美,陶俑的造型有隋至初唐的风格。尤其是陶俑釉层均匀,制作精细,而且均施彩绘,部分女俑的发式还用贴金装饰,由此可见墓主人的社会地位以及经济实力非同寻常。该墓的发掘,为研究初唐时期的墓葬形制、丧葬习俗和人物风貌、服饰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