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评主义解析《夜莺颂》

2019-09-10 08:02董森森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0期
关键词:解析

摘  要:诗歌是诗人表达内心情感的载体,也是文字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因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研究诗歌能够了解诗人内心的想法,从而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升对生命的感知,诗歌是艺术的结晶,文字上具有较强的凝练度,同时也具有较强的艺术,因而能提升研究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而在新批评主义的思潮之下,作者的文字又具有文学责任,因而对其进行研究,能够一窥诗人生活的环境,以及时代独有精神产物,通过解析《夜莺颂》能使读者感受到生命所承载的独特价值意义。本文先阐述了新批评主义的内涵,然后展开《夜莺颂》的结构分析和意象分析,使读者能够进一步的了解此诗歌。

关键词:新批评主义;解析;《夜莺颂》

作者简介:董森森(1982.11-),女,汉族,吉林省松原人,双学士学历,吉林动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0-0-01

《夜莺颂》是英国伟大诗人约翰·济慈的诗作,是其生命当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作是诗人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倾听鸟儿欢快的歌声之后,心中激愤而不能自控,纵饮美酒后,想要一吐胸中郁闷,于是挥筆,一口气写下了8节80行的《夜莺颂》,来吐露自己郁愤难堪的心情和对生命的务必渴望。联系诗人一生,也如这首诗歌一样,虽然短暂,但是却犹如群星一般悬挂在天空。诗人出身于贫苦家庭,父母早早离世,唯一的弟弟也病死在自己怀里,而自己也在23岁那年患上了肺痨。而那个时候,诗人还有着一段美好的恋情,而命运就喜欢这样开玩笑,让不幸一次又一次的降临到诗人身上,但或许也因为这样,才让诗人无比的珍视生命和渴望生命,继而写出了让人惊艳和感动的传世佳作。

一、新批评主义的内涵

新批判注意的研究方法就是对诗歌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从而了解诗人对整首诗歌的布局、文学技巧、诗歌的原本用意。新批评主义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的英国,然后传至美国,与美国本土的新批评主义相结合,于四五十年代发展成熟,之后便逐渐开始衰落。当然这种通过逐字逐句分析文本的方式仍然是进行文学批评工作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诗歌这种文体上。在新批评的观念之下,文学作品本身才是开展文学活动的主体目的,文学作品是一种独立于真实世界外的一种多层次艺术客体。因而逐字逐句的研究,能够缓慢的融入到诗歌作品所展现的独立世界中。

二、《夜莺颂》的结构分析

《夜莺颂》全诗由八节组成,每个小节有十行,总共八十行。写作的背景是诗人与心爱的姑娘订婚,但在诗作完成不久后,济慈的病情开始恶化,再加上自身经济条件较差,终究还是与心爱的姑娘分开,这对诗人来说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打击,二者都已经在死亡边缘徘徊,因而诗人眼中没有“阳光”,是有无尽的“灰暗”。诗人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在梦幻与现实之中游走,从诗中大部分地方都能读到这种无望的心情。但诗人的绝望不是完全的绝望,而是在黑暗之后寻找理想的光明,现实虽然残酷与无情,但梦幻里却是理想与温请的,经过了梦幻的洗礼,哪怕重新回归现实,诗人心中也有了明悟,也有了一丝生命的火光。

三、意象分析

鸦片、美酒、夜莺都是《夜莺颂》中的重要意象,尤其是夜莺,几乎从开头使用到了结尾,因而此意象是研究《夜莺颂》的重要线索。

“因为在嘹亮的天地里,你呀,羽翼翩翩的仙灵。你躲进山毛榉的葱绿和荫影,放开歌喉,歌唱着夏天。”这四句表现了诗人在初闻夜莺歌声时,对其表达的喜爱之情,正是因为这歌声,将诗人开始带往幻想之中。

“远远地、远远隐没,让我忘掉你在树叶间从不知道的一切,忘记这疲劳、热病、和焦躁”。这些症状本来是发生在诗人自己身体之上的,因而诗人会羡慕夜莺,可以躲藏在树叶之间,忘记这些痛苦与折磨。其实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这也是作者自己想要逃离现实的一种写作意图。

“你将永远歌唱不息,我死了就不会再听见你,你将唱给一堆草泥。”这一句也算是诗人与夜莺之间的互动,诗人想要自己离开幻想的世界后,那么夜莺只能对着草泥唱,再也没有一个倾听者。“别了!别了!你那如泣如诉的歌声逐渐飞逝,越过附近的草地,越过平静的小溪,越过山坡,这个时候它又隐没在另一个山沟。是幻觉还是梦”。这几句是诗人虽然对幻想的世界非常不舍得,但是自己又不得不回归到现实当中,但这幻想中的一切却让其非常不舍,诗人开始向鸟儿告别,向歌声告别,向虚幻的世界告别。那戛然而止的想象,让诗人分不清梦境与现实,其实是诗人还未完全准备好面对现实。

通过这首诗歌的研究,能够发现诗人将夜莺的意象进行了完美的融入,使得夜莺不再只是宁静夜里的歌者,而是能将人从现实引向梦境的精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夜莺颂》进行新批评主义研究,能够提高读者的审美情趣,完善其人生价值观,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夜莺颂》所表达的脱离现实,但却仍有勇气回归现实的人生态度,是值得读者去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海英.文化诗学视域下济慈故居与作家形象的建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7):140-145.

[2]崔丹,李增.性属、影响与民族——《伊莎贝拉》中约翰·济慈的身份认同焦虑书写[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8(02):49-55.

[3]康佳佳,杨臻.秋之礼赞——论济慈《秋颂》之美[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3):82-84.

猜你喜欢
解析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睡梦解析仪
一道解析几何题的解法思考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电竞初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参考答案与解析
看破解析几何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
相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