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芳
摘 要:本文以接受美学和时空差距为切入点,比较分析柳宗元《江雪》三种比较典型的英译本。本文主要从诗体结构、韵律、意境三个方面进行赏析,以期得出有关诗歌翻译的启示,成功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标。
关键词:接受美学;时空差距;诗体结构;韵律;意境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0-0-02
1.引言
中华文化是诗的文化,而诗歌又是最具艺术性的传统文化载体。在研究文学作品时我们通常把原作者和作品放在首位去研究,而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研究和批评方法,主张将研究重心从作者和作品转移到读者对作品的审美接受、反应以及阅读过程上,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不容置疑的是诗歌翻译难度很大:第一,作者与译者时代不同难以获得相同的审美体验且难以准确传达这一审美体验;第二,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包括译者)的审美期待存在差异[1]。正如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所说:“诗就是翻译中丧失掉的东西[2]。”因为译者需要跨越双重时空差距(古代汉语转化成现代汉语再翻译成现代英语两个过程)去沟通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以及受众,所以诗歌的翻译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本文拟从接受美学和时空差距为切入点,主要从诗体结构、韵律、意境三个方面比较分析柳宗元《江雪》三种较典型的英译本。
2.《江雪》解读
2.1原诗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2.2背景寓意
此诗作于柳宗元永贞革新失败,贬官永州期间,仕途受挫,精神受到打击。全诗短短二十字就勾勒了一幅万籁俱寂、一尘不染、幽静寒冷的绝美江乡雪景图:高山白雪,万径踪灭,遐景苍茫,渔翁独钓。最后作者以老渔翁自比,突出自己超然世外、刚毅顽强的气质以及怀才不遇的愁闷之情。
3.三种英译本对比分析
这首诗映射了当时大唐没落的社会环境,多种译本各有特色,究其原因是接受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即接受者根据自己的经历、文化涵养、审美习惯去阐释原诗,故翻译中的各意象具化为不同的表现形式[1]。以下结合三种英译本,探究不同译者对这首诗的翻译和理解。
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in lonely boat?
(许渊冲,《唐诗三百首》,2000 [3]
River Snow
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
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
A little boat, a bamboo cloak;
An old man fishing in the cold river-snow.
(李明转自《诗词英译选》Witter Bynner译,2012)[4]
The Snowbound River
O‘ver mountains and mountains no bird is on the wing;
On thousand lines of the pathways there's no footprint.
In a lone boat on the snowbound river, an old man;
In palm-bark cape and straw hat, drops his angle string.
(吴钧陶,《唐诗三百首(汉英对照、文白对照),1997》[5]
3.1诗体结构
原诗是一首对仗极为工整的五言绝句,意象词语直接拼合自由罗列,用词精练,如“千山”对“万径”,“鸟”对“人”,“绝”对“灭”,“孤”对“独”,“翁”对“雪”。诗体结构上,许在翻译时严格遵循“三美”原则,运用大量名词短语进行翻译,如前三句仅用“hill、bird、path、man、fisherman”这些名词组合使原诗的形式巧妙地传达到译诗之中,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诗原味。同样,Witter译作也是名词词组的自由组合,无动词,如“mountains、bird、paths、footprint”等,对仗工整。而吴的翻译主要运用小句形式翻译,一二四句均有明确的动词“is”和“drops”,但是上下句之间的对仗不如许渊冲和Witter对仗,而且小句翻译较冗长,缺乏形式美,比如第一二句吴的上下句分别用了十个和九个词翻译且上下格式不一致,存在较大差异;许的上下句则都用了八个词且格式一致,一一对应;Witter上下句都用了六个词且格式相似。考虑到原诗诗体,相比之下许渊冲和Witter的翻译略胜一筹,简洁对仗。
3.2韵律
整首诗的韵律抑扬顿挫。原诗的第一二句是对偶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表达的意义相似。许翻譯前两句时使用单数名词“hill、path”在from…to… 结构里,全部使用单音节词,音节数相同,朗读时间几乎相等,这不仅符合英诗的音韵规律,而且再现了原诗和汉语的韵律特征,朗朗上口。句末“flight”对“sight”、“afloat”对“boat”押韵脚,整体音韵和谐。而Witter和吴多运用“mountains、thousand、footprint”等多音节词,破坏了音美,而且在音韵上,特别是在押韵上,未关注句末押韵。考虑到原诗的韵律,许渊冲的翻译更有节奏感。
3.3意境
“言为心声”,言语是思维的物质化,文学写作则是思维方式的反映, 这在古诗词中尤为突出。中国人相信“天人合一”,相信天道自然,力求物我交融,这些都使古诗显得隐秘模糊,内涵深远。
原诗前两句用“飞绝”和“踪灭”的动态描写衬托出极端的寂静,即大动衬大静。最后一句的动作“钓”化静为动,使整个静态的画面浮动了起来。前两句的静态描写使镜头置于一个远焦场景,后两句的动态描写将镜头置于近焦场景,前者与后者一对比,诗的上下两部分就紧密地联系起来了,遐迩冬景,渔翁独钓,绝世独立。
标题《江雪》的翻译上,虽然Witter 和吴的题目都突出了“江”和“雪”,但是没有突出“钓”这一动景,而许的翻译正好呼应原诗点睛之笔“独钓寒江雪”,所以许的题目译的更符合主题。第一二句翻译时,诗中“千山”和“万径”是虚指,而Witter用“hundred”和“thousands”两个具体的数字来译,而且是降了一个等级,脱离了原文意境。相反,吴和许用概数来译,使人感觉山山相连,路路相接,描绘的整个大环境就巧妙地体现出来了,更加贴合原文。第三句翻译时,Witter 用“little(小的)”来表达“孤”是不太恰当的,相比之下许和吴的“lonely”、 “lone”就比较恰当,贴切的突出了渔翁的“孤独”。“蓑笠翁”被许翻译为“fisherman”,丢掉了很多信息,也没有显示出垂钓者的超然物外。而吴的“in palm-bark cape and straw hat”跟Witter的“a bamboo cloak”就把信息比较完整地翻译出来,意境表达较充分。最后一句的動态描写“钓”是全诗的点睛之处。Witter译作中用“boat”、“cloak”、“old man”名词词组构成了一幅全静态雪景图;许译文中用“is fishing”的进行时表达 “钓”这一动作;吴译文中用“drops his angle string(放下钓鱼线)”来描写动作,但是“drop”这一动作太具体,破坏了“钓”的美感和意境。所以用“fish”表达“钓”这一动作较好,而且“fish”还有“search for something,esp. in a hidden place”的意思,比较贴合原意。此外,“独钓寒江雪”内涵丰富,历来为人们所猜测。钓的是什么,是雪?是鱼?是趣?在此方面,Witter 把“snow”处理成环境地点“fishing in river-snow”,即“在大雪覆盖的江里钓鱼”。吴这个地方处理得比较模糊,只说“放下了钓鱼线”,并未说到底是钓鱼还是钓雪。许译文中把“snow” 处理成“fish”的宾语,即“钓雪”,因为许认为译为“钓雪”可以衬托出诗人的清高和孤傲。由此可见,译者对原作的阐释不同,翻译即不同,读者感受就会有差异。
总的来说,许渊冲的翻译运用大量名词短语,严格遵照“三美”原则——意美、形美、音美翻译的诗作较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古诗的韵味,为大家所接受。吴钧陶的翻译运用小句形式,传达的信息比较充分,较好地体现了原诗的意境,但是相比许渊冲的翻译就显得冗长。Witter的翻译虽然也使用大量名词短语,但主要是直译,符合外国读者的逻辑思维,但是不能很好地达意,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意境上,文化差异及文化空缺导致其对原作的理解不如前两位准确。
4.诗歌翻译要点
以上对《江雪》的英译诗的不同翻译版本进行了分析,不难发现诗歌是一座采不尽的宝藏,需要译者从多个立场进行“开采”[6]。
(1)透彻理解原诗并领悟出作者用意。译者对意象及意境的阐释决定了读者的审美感受。当然,不同的读者(包括译者)的个人阅历、文化涵养以及审美标准造成了对作品独特的理解与阐释,即接受。因此翻译的时候,译者必须考虑到不同文化读者之间审美标准的差异,并作出不同的处理。
(2)文化差异问题。诗歌是一门艺术,即使是专门研究中国文学的国外学者,其文化上的空缺也会影响英语读者与中国读者对英译诗的审美感受。这是外国翻译家翻译中国诗歌,尤其是古诗,面临的一大难题,所以一些读者对“钓雪”的质疑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3)时空差距是难题。“古代汉语转化成现代汉语再翻译成现代英语”的双重时空障碍导致了读者(包括译者)对原文本理解的不到位。当代人距柳宗元所处时期有1200 年的时空差距,不能期望当代人能较充分地领会当时的文风。因而译者对《江雪》的英译或多或少存在着时空错位引起的损失,所以需要用某种形式进行修补[7]。这就需要我们对各种译作进行比较赏析,总结翻译经验,以求译出更好的版本。
5.结语
文学并非是独立于观察者存在的事情,而是存在于读者阅读和再阅读中,即作者通过作品与读者建立对话。接受美学把读者及其感受放到首位,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这样一来译者就能发挥其主体能动性,根据自己的理解去阐释诗歌,因而诗歌翻译表现出显著的“异人异译”现象。尽管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和诗体之美很难百分之百地英译出来,但无论持有哪种翻译观点,只要能传递原诗的意象、意境并让读者对译诗产生共鸣并欣赏美感,各种翻译技巧以及理论应当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管振彬.从接受美学理论到诗歌翻译中的接受者[J].长沙大学学报,2009,23(03):66-67.
[2]伍小君.诗歌翻译的接受美学观——兼评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的四种英译文[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56-58.
[3]许渊冲.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5]吴钧陶. 唐诗三百首(汉英对照、文白对照)[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7.
[6]许钧.翻译思考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7]邱玉华,张莲.英译《江雪》的时空错位及补救措施[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02):91-93.
[8]何伟,张娇.古诗词英译中意合向形合的转换:概念隐喻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