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王安忆小说《匿名》对现代生存方式的探寻

2019-09-10 08:02马悦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0期
关键词:王安忆生态化文明

马悦

摘  要:《匿名》是王安忆思考现代社会生存方式的一次完整的试探。王安忆将《遍地枭雄》的故事架构带入《上种红菱下种藕》的城乡问题中间来,并予以《众声喧哗》式的思考——造就了系统地思考合乎和谐、道德、限度性的生存方式的《匿名》。

关键词:《匿名》;生存方式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0-0-02

一.《匿名》叙述中对生存方式的思考

《匿名》的主人公“老新”是在上海生活的普通家庭的一员。为了生活,已经退休的他还在一家公司做文秘赚钱。他所在的公司的老板绰号“吴宝宝”,欠下了一大笔债务,讨债人前来讨债时错将主人公当做吴宝宝绑架带离上海。主人公老新在绑架过程中失去了记忆,后被匪徒遗弃在深山中,经历了一种文明接着另一种文明的“进化”,如同被送进了轮回,将人类历史上的生存方式挨个儿地试验了一番。

一个叫哑子的匪徒将老新带到林窟,一个废弃的小山村。林窟在这里便象征着原始人类的生存环境,哑子很清楚,大山便是“无限的时间,可以净化无限的腐朽”,[1]是个带老新生活的理想的地方,两人的基本生活从而和原始人无异,不仅要找食物果腹,还要抵御山里的寒冷。在这种回归生态化的生存方式影响下,老新的身体发生了变化,变得十分灵活通体轻盈,心灵上受着原始人类智慧的启迪,和哑子月光下在土地上对坐写字,古人的智慧给他蒙蔽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在林窟的日子里,老新虽然活得很艰苦,但是他找回了在荒野生存的潜能。

林窟的房子失火后,老新逃到了第二个地方,柴皮。柴皮是一群老人不愿意离开的山村,他们只凭借着一台农用车、一条马路和外界相连接。相对于林窟来说,柴皮是一个进化了一点的文明环境。柴皮之后,老新来到山头的野骨。野骨是个具有传统美德的地方,男人、女人和他们的弟弟二点依靠种植业和养殖业与外界联系,他们还善良地收留过路的人们留宿。野骨的男人后来又将老新送到了山中小镇九丈的福利院里。九丈是一个已经被现代文明入侵的地方,它有商店,有霓虹灯还有按摩服务。老新在九丈的福利院里认识了很多人,在这个强调社会伦理的地方,福利院依靠社会的善良生存,在最后他们帮助老新找到了在上海的家人,可是老新在回到上海的前一天不小心落水身亡。

老新即将回到上海,似乎是一次能够脱胎换骨,实现向现代社会的飞跃的时机,但是王安忆偏偏安排了他的死。为什么王安忆放弃了让主人公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文明跳跃?是因为在她的哲学里,老新的死正是他真正融入文明的大循环的表现。 “生与死对于主人公来说已经是模糊的界限了”,“当人类还没有成熟到今天这个状态之前,生和死是衔接的,主人公的‘死’其实只是永恒时间的一个阶段,我让他进入了一个大循环中了。”[2]老新的失忆,正是题目“匿名”奥妙之所在,老新忘记了自己的姓名也就是与现代社会网络系统脱节,处于匿名的、无知无畏的状态,在文明依次进化的生活环境中不依靠任何的现代文明手段,学会了原始人类的生存智慧,和大自然达成了生命的大和谐。这里王安忆达成了整个文本的创作目的:在这个以绑架案缘起的故事中认真讨论了生态化生存的可行性。

二.《匿名》中生态化生存的特征

蒋国保认为,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危机,就必须扬弃和超越工业社会的技术化生存方式,并转向以生态整体主义为价值支撑、融会贯通人类原初智慧、体现人类时代精神要求和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协同发展的生态化生存方式。[3]应对技术化生存方式带来的恶果,并不是全盘否定人类为自身欲望,而是要将因此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控制在自然自我调节的范围之内,而途径则是对于技术化生存方式进行改进,以人类可持续发展利益为目标、以不影响生态环境为前提、以融入人类原初智慧为手段的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化生存方式。

《匿名》中老新在各个象征着文明进程的环境中挣扎求生时的种种举动,体现了生态化生存中的和谐性特征。老新和啞子初到林窟的时候饥肠辘辘不知道如何觅食,在山间找寻到一串金黄的南瓜纽,那南瓜纽“最大的像拳头,最小的就像纽扣。”手中有了粮食肚子吃饱了,于是老新“饱足的睡眠和进食使他精神振作,而且有一种满足的喜悦。无论是过往还是未来的时间都湮灭在混沌中,只有正经历的现在才具体可感”。[4]老新在林窟中终于实现了人类遗失已久的自在状态,他在觅食和睡眠中忘怀社会生活、经济地位、波折的过去获看不清的未来,在自然中忘怀一切的生活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理想的状态。

另外,老新在林窟、野骨、九丈等地进行艰难求生的时候,他懂得大自然所给予的东西是有限的,所谓“可再生”的资源同样是有限的,如果不懂得适可而止,那么早晚有一天同样会消耗殆尽。所以老新在荒野中求生时顶多也只是囤积足够的口粮,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事情却从未做过。这点也印证了生态化生存的限度性特征。

不论老新是在林窟、野骨,还是九丈的福利院,他的行为都践行了道德性的生态化生存方式。老新对身边的每一棵草、每一只昆虫都抱有极大的敬意。在老新这里,人类社会规范的文明、物种和物种之间的高低优劣、事关人类利益的有害或有益的划分全然不复存在,它们在自然面前和人类无异,老新也接受了自然的思想,所以他目之所及的淙淙流水、随季节交替变换而荣枯的树木等等,都是他极为熟悉极为自然的东西。再到后来,进入更为文明的境地——九丈的福利院时又是另一番景象,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体现了道德性的存在。维系这里的是社会伦理道德,福利院依靠人们的善良得以支撑。老新不论身处哪一段文明进程,始终不变的是道德性的生存方式。

三.《匿名》展望生态化生存图景

通过《匿名》的写作,王安忆检验了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可行性。她为我们展现了生态化生存的发展前景,通过主人公的日常生活行为、状态,与文中的另一条发展轨迹:老新的上海家人找寻他的过程中,展现的现代生存方式作对比,以及对原始人类的智慧的继承,表达王安忆除了思考生态化生存的合理性之外,还认真探寻了生态化生存在当下的发展前景。

《匿名》的上半部分是由两条线索并行贯穿写作的,除却老新荒野求生的一條线索,还有就是老新的家人寻找老新的路途这一线索。寻找被遗弃在深山中的失忆的老人并非易事,自老新被绑架离开上海,线索牵出一个接一个可能的嫌疑人,王安忆以老新的妻子杨莹瑛的第一视角,在寻找过程中所遇到的扯不尽的藤蔓似的人和事,侧面写出了以上海为代表的大都市的各个阶层生活状态,与另一条线索作对比,也即是将一技术化生存方式为代表的大都市生活,和山中求生的老新的生态化生存对比。这一对比,从具体实例上充分说明了生态化生存发展的乐观前景。

首先老新和家人在上海的生活并不是十分如意。就在他们辛苦地支撑着生活的时候,传来了老新被绑架的消息。然而一个失忆了的人,又没有携带任何现代化的通讯设备,找到他犹如大海捞针,杨莹瑛在上海的所有现代技术对于找到老新都派不上用场。电话不能打,网络失去联系,对于一个失踪又失去记忆的人,公安部门也束手无策。“没有姓名的肉身可能遭遇什么?围绕姓名的所有身份失效之后,这个七尺之躯立即成为不明的漂流之物,严密的社会系统拒绝认领,”“暴力挟持一夜之间将主人公抛入原始的自然,那么,姓名的缺失是他迟迟不能返回社会的主要原因”。[5]技术化的弊端在这里暴露无遗:老新还在这个世上存活着,然而在这个过于依赖技术的社会里面,人们失去了所有除了技术之外的手段,一个人只要远离了现代科技就等于和社会断掉了联系。

而老新此时在山中则开始慢慢适应和大自然相处的生活。在生理上,他失去了记忆,忘掉了自己的姓名家庭,甚至连字也不会写话也不会说。失去了所有现代文明教会人类的东西后,老新达到了和原始人无异的状态。看似失去了一切的老新却在自然中顽强生存了下来,对比在上海的一家人对于失踪人口的束手无策,正是生态化生存的胜利。老新得以生存的手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老新的生存体现了人类的原初智慧。在《匿名》中,支配“原始人”老新行为的是他原初的生理需要,他累了,便倒头就睡;他饿了,闻到“熟食的气味,”于是“刹那间饥肠辘辘,一个警醒,浑身哆嗦了起来,他睁开眼睛,扇动鼻翼,四下里看一遍,”“心里十分情急,急着向那气味接近”。满足身体需要之后,他看着睡觉的地方,脑海里“一个字跳了出来,就是‘卧’”。[6]人类和动物不一样的地方之一就在于,人类有着执着的求知欲和精神需求,在满足生理需要之后,我们发明了文字,文字作为古代智慧将人类从野蛮带入了文明,从此我们的生活脱离了“匿名”的状态步入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匿名》为我们布下了时间的骗局,老新的生活可以是一昼夜也可以是三千年,在这个无法计时的空间里,王安忆还给我们开了一个符号学的玩笑,世间万物都是“匿名”,所谓的名称实际上都是文明的结晶,处于“匿名”状态下的生活就是与文明脱钩,而正是“匿名”,给我们停滞不前的现代生活带来了生机,王安忆的用意也是在此,返回“匿名”的状态,还原文明最初的样子,运用我们的原初智慧依然可以获得生存,并且在当下技术的生存状态中寻得突破。

第二,老新的生活方式顺应了自然。人类的文明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发现了火。于是我们不断进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时候,围湖造田,竭泽而渔,破坏森林,乱排滥放。我们肆意利用自然获得的所谓文明成果便利了生活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使我们退化。有学者指出,现代科技将人类物化的途径有三种,一是用机器运转取代人的肌体活动;二是用人工智能取代人脑智能;三是用各种人造物体取代人的身体。我们越来越依赖现代技术,看似我们已经无所不能,但是这种“便利”实际上使我们却失去了许多基本的生存能力。而老新,不论是在哪一个阶段,他始终敬畏自然,像一个虚心的小学生,他已经不需要甚至想不到现代技术可能带来的便利,他的心中只有生存下去,而顺应自然便是他生存的途径,反观现代文明中人们已经离不开的技术、电子设备,我们在无限的便利中早已忘记我们的生命来源于无私的自然界,忘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生存。

王安忆的《匿名》,不仅是继承了前几部小说对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集中思考,而且利用主人公穿越文明的自然自在的“匿名”状态,证实了生态化生存的切实可行性,是从文学的角度试验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实施,同时为我们展开了比较光明的前景——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利用人类的原初智慧,摆脱技术带来的双重束缚。这是《匿名》给生态化生存方式的乐观的展望。

参考文献:

[1][4][6]王安忆.匿名[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1:70;79.

[2]王安忆、玉裁.写完《匿名》后我很不安[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6,3.

[3]蒋国保.从技术化生存到生态化生存—人的生存方式的当代转向[J].南昌大学学报,2012:75

[5]南帆.痛苦的复活[N].文学报,2016,5.

猜你喜欢
王安忆生态化文明
中秋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悲剧与救赎——谈王安忆“三恋”中的女性救赎之路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对不文明说“不”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王安忆小说病象报告
文明歌
说不尽的王安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