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楠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不断深化改革,羽毛球成为了重要的教学项目,其受到学生欢迎和喜爱,通过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育素养和身体技能,对促使其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大学生由于家庭因素、基础训练、身体素质和运动天赋等原因的影响,在运动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在开展羽毛球教学中,如果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开展教学,难以保证所有学生都得到提升和发展,在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法,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个人能力开展因材施教,进而保证所有学生都能通过羽毛球训练得到发展。
关键词:羽毛球;念动训练;教学
中图分类号:Y42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羽毛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作为趣味性浓、健身价值高、可观赏性高的体育休闲运动项目,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喜爱及追从。不仅如此,目前,全国各大高校的学生对此项运动也是非常地喜爱。不光是专修羽毛球专业的体育学生越来越多,而且羽毛球在高校的选项课中深受欢迎。羽毛球的在全国的风靡,而羽毛球了硬件设施,软件设施的发展滞后。其中羽毛球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的羽毛球场馆的建设还非常有限,尤其高校的羽毛球馆非常有限。这不仅明显没有满足学生从事羽毛球运动的需求,而且给羽毛球教学带来不同程度上的困难。
1在羽毛球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法的积极意義
1.1实现教学创新
以往的羽毛球教学较为单一、封闭和死板,以教师和课堂为主题,按照教材和大纲开展教学,没有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引入分层教学可以突出体育教学的人本理念,以学生实际需求和能力为教学出发点,保证所有学生都可以得到能力和技术的提升,体验羽毛球运动带来的快乐。同时,引入分层教学还有助于提升课堂效率和质量,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体育运动规律。
1.2唤醒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开展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想要唤醒学生参与羽毛球训练的兴趣,教师要调动其学习热情。分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结合不同能力、不同水平的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关注其在学习和训练中的情感差异和认知差异,根据群体特点设定评价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
1.3提升教学效率
在羽毛球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开展因材施教,通过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能够切实提升课堂效率和质量,促使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感受到喜悦、快乐和成就,进而更加积极的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2分类教学的主要原则
2.1主体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在开展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意识,从而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对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在学生身心发展基础上进行问题分析,构建更符合学生发展的师生关系。
2.2因材施教原则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这教师需要针对不同能力和层次学生的分析,认识到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进度方案和教学计划,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学习工作中得到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2.3循序渐进原则
分层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从而制定和学生发展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和工作目标,这样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完成长远学习目标。
3分层教学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制定分层计划
羽毛球作为当前社会较为流行的体育项目,其具有较强的魅力,对运动员的速度、身体和技术要求严格,并且具有一定的对抗性和竞技性。对于普通学生而言,通过短暂的训练能够快速上手,但想要熟练的运用各项技术赢得对抗胜利,需要经过系统性的训练,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制定分层计划。首先,教师需要将分层教学的方法、特点和意义讲述给学生,促使学生接受以及理解,为分层教学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在具体分层中,需要按照学生的运动水平、身体素质以及羽毛球基础进行分层,分为低、中、高三个层级,制定符合各个层级的训练方法和教学内容;最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进步情况对分层计划动态调整,通过调整加护帮助学生树立运动信心,进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羽毛球教学中。
3.2设立教学目标
羽毛球教学的主要目标为促进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的成长、生活和学习提供优质条件和环境。但是不同学生的运动能力、学习能力和体育基础存在差异,教师需要结合不同层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设立教学目标,通过实现教学目标分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首先,针对高层级的学生,其运动能力、羽毛球基础和实战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教师在设立目标中需要从战术以及对抗层面进行科学制定,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对抗能力和竞赛能力;其次,针对中层级的学生,其羽毛球能力和战术素养较为普通,熟练运用各项技术应为这一层级学生的教学目标;最后,低层级的学生运动能力较差,羽毛球基础薄弱,针对这一层级学生,教学目标应为:体验羽毛球运动的快乐,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3.3制定考评方式
由于不同学生的羽毛球基础、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存在差异,教师需要结合不同层级制定科学的考评方式,对学生的训练态度、进步程度和竞技能力进行合理评定,进而激发学生参与羽毛球训练的热情和积极性。首先,对于高层级的学生,需要通过竞赛对其进行综合考评,体现和发挥其技战术能力;其次,对于中层级的学生,要重点考核其关键技术的运用能力;最后,对于低层级学生,需要考核其技术动作的正确性和熟练性。
结束语
学生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本身就存在显著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为了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就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法,确保羽毛球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制定满足现代化教学思想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提升,还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信心,从而在羽毛球学习中逐渐养成终身体育学习意识,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进一步提升对分层教学的关注,实现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德超,宣涛.高校羽毛球课程分层教学改革研究[J].四川水泥,2017(02):328+323.
[2]张永江,李品超.分层次合作教学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5):128-129.
[3]周德超,宣涛.高校羽毛球课程分层教学改革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05):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