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犹药,医愚长智

2019-09-10 07:22李倩
科教新报 2019年31期
关键词:福贵老黄牛药效

李倩

 二十多年以来,终究觉得自己摆脱不了一个“愚”字。愚事折磨愚人的戏码常在自己身上上演,便总想着能有一副良方,为自身医医愚,长长智。还好,这些此消彼长的愚并非不治之症,而这药,是一剂常见药,学名——书,性温、纸质、易得,然而,药效见于坚持。

 最初的药引子,是余华的《活着》。那时的我成天为学业烦忧,担心理想中的“毕业”会因为自己的不争气而变成“肄业”,终日苦大仇深,极端时甚至觉得生无可恋。于是,当读到书中福贵经历家道中落、沦为壮丁的章节时,我会感同身受,毕竟彼此都是受苦之人。然而,当一桩桩生离死别接二连三地落到福贵身上,最终只剩下一头老黄牛与之作伴时,我才觉得余华这个作者残忍得有些变态——世间人的痛苦怎会这般深重?可余华偏偏就这样落了笔,更惊人的是,他笔下的福贵在经历了重重磨难后并没有轻生的念头,而是带着他的老黄牛,自在地活着。

 “怎么可能?换做是我,怕是死了上百次了!”心里这声音猛地响起,我才惊觉,不是余华残忍,而是我太愚昧。我的愚在于偏执地将太多无关的精神、物质要求与“活着”这件事挂钩。余华想要告诫我的,大概正是“人生难免有失落与痛苦,但永不至于绝望”这样一个道理。时至今日,这一剂药仍有疗效。至少,在痛苦面前,我依旧保有抬头往前的勇气。

 而后,托翁的《复活》又成为了使我学会内省的一味好药材。于是,每当告诫学生不能人云亦云时,我的内心不再发怵,我有自信成为身正德高的榜样。我该感谢这样一味味辛药效却强的药材,让我以更锐利的眼光去内外审视。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的愚又不断显现。课堂纪律散漫,我会火冒三丈,考试成绩落后,我又恨铁不成钢,排队生气、就餐生气,临到放学了,还要无端地生上一场气。同事间闲聊,总是离不了抱怨与叹息。问题出在哪里?《薛瑞萍班级日志》帮我找到了症结。

 《人间词话》中曾提及人生三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虽愚,却已然经历过了望而不见、孤独迷茫的第一境。我怀揣着教育梦想,走进人生第二境;数十载后,我能否领略第三境这豁然开朗的风景,无疑还是离不了医治我一身愚病的古今典籍。

猜你喜欢
福贵老黄牛药效
《活着》中福贵的艺术形象审美
药效一整天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血和泪
药效
不爱叫的老黄牛
老黄牛
开捶背店
老黄牛
本是同根生 药效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