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学习模式作为创新型学习方式,将其应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本文分析初中数学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探讨解决合作学习问题的策略,以期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引言
合作学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其实施价值主要体现在提升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形成互相促进和合作的关系,为课程内容的顺利实施提供帮助。因此,分析现阶段初中数学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理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小组成员划分过于随意
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依赖的关系,是保障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主要因素,小组内成员的构成对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就目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现状来看,还存在小组成员划分不合理的问题。大部分教师进行小组成员划分时态度不够严谨,不能科学的考虑小组成员的合理分配,以学生成绩为标准对小组成员进行划分,缺少对不同学生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的了解,导致小组成员结构不具合理性。这种将成绩优异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各自分组的方式虽然较为方便,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在进行具体数学问题分析和讨论时,集中成绩优异学生的小组学习氛围活跃,而集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小组则较为安静,无法得到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长此以往不管在数学学习成绩还是学生能力方面,都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差异,不但会限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顺利开展,还会引发学生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影响课堂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
(二)学生缺乏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
大部分初中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时,缺少对合作学习内容的规划和设计,学生所讨论和探究的问题缺少难度和深度的安排,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过于流于形式,不仅失去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还影响整体课堂的教学效果。另外,大部分初中学生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为深刻,无法在短时间内摆脱传统学习习惯,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意识。究其原因,主要是初中数学知识的难度逐步上升,学生任务量逐渐增多,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期间,教师将过多精力投入到组织课堂纪律和合作学习任务分配方面,对学生缺少关注和照顾,这种情况容易使部分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自信心,长此以往班级学生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影响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升,失去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成员
科学合理的划分小组成员是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也是合作学习活动有序进行的基础保障。为有效减少数学教师分配小组成员的主观性,给予教师充分的数据参考,可先对学生进行调查,应用匿名问卷的方式保障调查的有效性,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行问卷填写,帮助教师更加全面的掌握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在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后,可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划分,组内异质是指小组内成员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不相同,利于小组内形成互补互助的关系。组间同质是指不同小组整體学习能力相同,在进行不同小组竞争时能处在同一起跑线,保障竞争的公平性。小组内成员保持在4人左右为组最佳,可在小组内形成对学的关系,保障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效互动。最后教师可根据小组内成员学习积极性和责任感,在充分结合组内成员意见的基础上,选择一名学生作为小组组长,并引导组长对小组内成员职责进行分分配,让每一位成员都能明确自身的学习责任,充分保障合作学习和探究的有效性,促进小组成员共同进步与发展。
(二)加强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引导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还处在生长发育初期,其自我约束能力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自由讨论和探究过程中,进行有效监督和引导,保障合作学习活动的秩序。首先数学教师需要在课程开展之前对合作学习时间进行规划,在保障学生能够具备充足时间进行问题分析和探索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缩短学生自由讨论时间,避免出现给予学生过多时间而造成浪费的情况。其次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内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根据学生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保障数学课堂内容设置的合理性。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指导作用,对小组成员进行思路点拨,保障学生思考方向的正确性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解题技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以学习“立体图形三视图”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为不同小组学生发放立体模型制作材料,让同学通过小组探究完成模型的制作。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过程中会出现如何制作、怎么确定图形尺寸等问题,这时教师可根据学生讨论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点拨,在学生制作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重新思考,认识到图形在制作过程中不同平面的特征,帮助学生完成课程知识拓展,实现思维能力和空间能力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活动,需要教师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欲望,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所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质疑,并提出自己看法和思路,教师对其看法和思路不进行点评,而是让小组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并得出相应结论在小组间进行交流。以学习《等腰三角形》一课为例,教师可为学生设置“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等腰三角形周长为多少?”针对这种开放式问题,教师可引导小组成员进行充分讨论,大部分学生所得到的问题答案是16或20,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并没有充分结合等要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深入探究,强化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在互相提醒和讨论中寻找正确的答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习惯的同时,不断完善学生思考和学习方法,为未来数学高难度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模式是对传统数学教师模式的改革,也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学创新的主要途径。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需要数学教师在充分掌握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更好地完成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曹翠金.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88.
[2] 杨若云.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农家参谋,2019(16):291.
[3] 曹显凤.试析小组合作学习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127.
作者简介:李英瑞(1990年10月一)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本科毕业,现任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初级中学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